已讀不回,是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2022-04-05     娛樂蛙斯基

原標題:已讀不回,是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說每次給喜歡的男生髮信息,都要很久才會回復。

儘管如此,她仍然沒有退縮。因為有人告訴她,女追男,隔層紙,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終究能夠如願以償的。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一條信息回復得這麼慢,絕對不是因為沒有看見。

在這個網絡如此發達的年代,據相關統計說,平均每6分鐘就會看一次手機,一天打開微信的次數約有一百多次。

選擇忽略或者怠慢,並非是看不見,只不過是單純地不想回復而已。

為什麼不回復,說到底,沒有把你看得那麼重要,再無其它任何的理由。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成年人之間的交往,通過微信便一目了然了。

同樣一條信息,有人能夠很快地回復,有人始終裝作沒有看見的模樣,卻在朋友圈裡不斷地刷新和點贊跟評。

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有時候你以為的朋友,對方卻並沒有當真。

在這個被微信充斥的時代,走到哪裡,都可能會添加好友,一頓飯下來,可能桌子上的人連名字或者臉都沒記到,便安靜地躺在你的朋友圈裡。

但那又代表什麼呢?不代表你與對方的關係有多親密,亦不代表你在對方心裡能占據一定的位置。

就像早年互相遞名片一樣,過後誰還知道誰是誰?

儘管每個人都想在社交活動中保持著最基本的禮儀,對於每一位認識的人保持著良好的形象,但有時候面對一些消息時,確實覺得不想回復。

面對這樣的信息,朋友一概裝作沒看見的模樣。她說:「如果真要回復他的話,保不准我會說一連串的髒話。」

所以,索性裝作沒看見的模樣,給彼此保留最後的體面,讓對方知難而退,也是一種拒絕的手段。

可惜,她暗示得如此明顯了,對方還窮追不捨,信息加打電話,圍追堵截。

成年人的體面,其實就表現在「已讀不回」之中。

你的信息,我不是沒有看到,而是因為:其一,你的信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其二,你的信息我想不出來合適的回覆;其三,就是不想回覆你。

說真的,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到這樣的時候。你正在工作,或者做一些事情,對方突然發出兩個字「在嗎」,這種真的讓人左右為難。

因此,如果真的想求助於別人的時候,不妨把事情說得清楚,講得明白。

對方願意幫助你,自然就會回復,對方若一直不表態,其實已經說明自己的態度了,無需再去追問。

每個人都要明白,永遠不要對別人抱有太多的期望,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被對方「已讀不回」的態度所傷害。

畢竟,沒有誰有義務為別人的人生負責任,舉手之勞也罷,費盡心神也好,但這都是別人的事情,別人幫你出自情分,不幫亦是本分。

當你發信息給別人的時候,就要做好兩手準備,對方回復或者不回復。

如果回覆你,就要抱著感恩的態度,如果不回覆你,亦不要有任何的私心雜念,因為這是對方的權利。

你有拒絕別人的權利,而別人也一樣。

對於一個你發了很多次信息,都不回覆你的人,就沒必要繼續再發了。

如果覺得看著對方名字礙眼,完全可以拉黑刪除,這樣你的心裡或許會好受很多,而對方也根本不會知道,更不會在意。

人與人之間的情分,是需要雙方共同經營和維護的,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倘若只有一方傾心澆鑄,根本建立不起來深情厚誼的。

感情,從來都是雙方的事情,不是一個人走了99步,另一個人還在猶豫著是否要邁出第一步。

這樣的關係,留著只會徒增煩惱,只會消耗著你,徒勞無益。

因為對方早已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回復,其實亦是回復。

作家三毛曾說,世間的人和事,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我們只需要把自己修煉成最好的樣子,然後靜靜地去等待就好了。

更不會因為你發給別人的信息,最終沒有得到回覆而陷入到莫名的煩躁之中。

因為你會把有限的時間,用於去做那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浪費在等待之中。

同時,你也可能會看到別人沒有意義或者沒有營養的信息,採取同樣的態度,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d50ab7eb2c0ac48e03277794595e490.html

美因茨 VS 科隆

2022-10-21



熱刺VS埃弗頓

2022-10-15





貝蒂斯VS羅馬

2022-10-13

AC米蘭VS切爾西

2022-10-11




巴薩 VS 塞爾塔

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