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旺季來臨:紡企接單卻顯疲態,中小企業寒氣難抵,還能扛的住嗎?

2022-09-29     道君說財

原標題:傳統旺季來臨:紡企接單卻顯疲態,中小企業寒氣難抵,還能扛的住嗎?

傳統旺季來臨:紡企接單卻顯疲態,中小企業寒氣難抵,還能扛的住嗎?

紡織服裝的出口增速在8月踩了剎車,減少了14.7個百分點。海外消費市場疲軟、東南亞分流訂單,外貿企業已經感受到了訂單的異常。

據悉,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化纖和棉類紡織原料價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8月出口額增速。「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將臨,多位業內人士卻表示對未來市場的謹慎態度。大型企業憑藉更穩定的客戶和東南亞產能,日子「好過」一些。但是中小企業已經明顯感受到「寒氣」。「很多小廠今年都還沒拿到訂單,我們預計提前兩三個月進入空檔期,提早讓工人放假回家了。」一位服裝企業老闆如是說。

紡服出口增速放緩

根據海關數據,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309.76億美元,同比增速由7月的17.58%放緩14.7個百分點至2.88%,其中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速由7月的16.2%轉為-0.23%,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速由7月的18.55%放緩至5.10%。

卓創資訊棉花、棉紗期貨分析師劉傑對財聯社記者提到,國外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美歐央行加息步伐加快,國際市場需求回落;同時,化纖和棉類紡織原料價格下降後紡織品服裝定價下降,導致出口額降低。以上兩個原因拖累了8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增速。

浙江海寧一位紡織外貿企業老闆提到,「公司1-8月(出口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因為去年同期業績實在太差了。今年我們運氣好,開發到一個新客戶,他們原先合作的工廠出現嚴重錯誤,所以訂單轉移給了我們,靠著這個增量,我們今年的訂單量能跟去年持平。」

有業內人士提到,今年紡織訂單轉移至東南亞也對出口造成了不利影響。「東南亞搶走的是國內做基礎款比較多的工廠,相對高端的目前還是停留在國內。但其實對於產業來說,基礎款才是最重要的,雖然利潤薄,但是量大,占比大,可以支撐工廠的生產,保證利潤。」

一位紡織行業分析師表示,行業正在出現兩個趨勢:一是紡織服裝品出口依存度更高了,二是東南亞和非洲市場的紡織服裝產能增長很快,國內紡織出口未來可能會有下滑風險。

東南亞紡織出口的基數偏低,產業結構不是很健全,棉花等原料要依賴進口,生產規模、產業水平、原材料成本方面和中國還有差距,因此訂單轉移影響有限。

「寒氣」逼近中小企業

大公司還能「扛」

近期,中國貿促會針對500多家企業開展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企業當前面臨著物流慢、成本高、訂單少等主要困難,62.5%的企業表示,訂單不穩定,短單小單多、長單大單少。市場低迷、消費意願不足,使得紡織服裝外貿企業獲取訂單的難度增大。

而另一方面,訂單量和出口額的增加,並不直接關聯企業利潤。上述紡織外貿企業老闆對財聯社記者說,即使訂單量有保證,企業利潤仍被多個因素蠶食,「出口日本的紡織訂單,首先面臨日本匯率的波動,再加上日本商店基本上不漲商品價格,這一部分損失就由日本貿易商、中國貿易商、中國工廠三方承擔了,所以我們今年利潤下降特別明顯,再加上國內市場原料價格普漲,包括電費,蒸汽費等上漲很厲害。我們的產品凈利率預估至少下降2-3個百分點。」

服裝業代工龍頭申洲國際(2313.HK)在2022年半年報告中也提到,上半年出口增長包含了原料漲價引起的價格上升因素,並不能全部歸因於出口量的增長。

上述業內人士則進一步稱,有資本實力的公司將產能向東南亞轉移,通過產業鏈布局有效控制成本,但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只能「有訂單就接,沒訂單就停工」。這意味著,行業淘汰在加速。

「歐美市場的通脹對終端消費的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魯泰A(000726.SZ)證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到12月底或明年初時,市場會開始反應,現在我們也不確定。對今年全年訂單基本不會(有很大影響)了,我們三季度訂單環比穩定,到11月的(面料)訂單都接好了,聖誕季的服裝訂單已經在出貨了。」

從出口訂單周期來看,明年春夏季的訂單已到,嘉欣絲綢(002404.SZ)證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10月開始到春節前(公司)將進入旺季,接明年春夏的訂單。」他提到,歐美市場需求回落未對公司出口訂單造成影響,目前外貿訂單仍然持續上半年的增長態勢,訂單充裕。

消費動力不足

行業難言樂觀

數據顯示,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加速下滑,8月已至榮枯線附近,預示著需求即將進入收縮狀態,民眾非必需品消費減弱,令國內紡服出口承壓。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了對未來市場的謹慎態度。有棉紡織企業向財聯社記者提到,「雖說進入到金九銀十的旺季,但國內市場沒有看見明顯的欣欣向榮,國外消費也是一樣。」

越南紡織品出口也在受需求下降的影響。根據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今年前8個月,越南紡織服裝業出口額約30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20%,平均到每個月為37億-38億美元,但預計今年剩下的4個月每月僅出口31億-32億美元。越南紡織服裝集團董事長黎進長預測市場低迷將延續到2023年。

申洲國際也提到:「預期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紡織服裝行業可能遭受因需求不足而帶來產能利用率下降的影響,全球性的通脹壓力將會持續,企業之盈利將繼續承壓。」

從1-8月的紡織服裝出口總額來看,增速仍保持了兩位數,達到同比11%的增速;其中紡織品出口1022.7億美元,增長10.2%,服裝出口1180.3億美元,增長11.6%。

即使旺季不旺,但仍然是旺季,增量會有所保障。「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到來,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額仍有望逐漸放量,環比增速有望轉正。面臨需求好轉、庫存下降、成本止跌反彈等利多支撐,加之人民幣貶值提升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紡服出口形勢有望好轉。

來源:財聯社 、化纖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cd039b379535bc1ec543bfaa0e7f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