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對於大齡青年李建龍來說,娶妻成家早已經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家中的老父母為了他娶親的事,早早地都愁白了頭。
老父親總是一聲不吭地抽著煙悶頭干農活,看到這個大兒子的時候眼裡又嫌棄又擔憂:「你以後老了沒後人看顧,可怎麼辦啦,我和你娘都兩腿一蹬,走了,留下你一個人……」
那時候,全村的同齡人或者比他小几歲的男青年都已經成家,只有他與另外一個身有殘疾的特困戶家的兒子還是單身。
家人殷切的期盼和失望,村民們的白眼和嘲諷,都讓李建龍抬不起頭來。就連那些不懂事的頑童也會跟在屁股後面嘲笑他。
相比起外面偌大的世界,這個位於湖南攸縣的一個偏僻角落裡的小村顯得那麼微小、毫不起眼。
這裡發生的任何一件芝麻大點的新鮮事很快就會傳遍全村,婦孺皆知。
這一年,「老單身漢李建龍撿到了一個老婆」成了全村的超級大新聞,成了所有人茶餘飯後議論不休的談資。
「這下子老李高興壞嘍,白撿了個兒媳婦……」
「那個婆娘看著很年輕呢,就是不怎麼愛講話!」
轉眼幾年過去,李建龍已經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而就在他認為日子就會這樣平靜幸福地過下去的時候,意外卻正在來臨——妻子突然失蹤了!
幾經輾轉之後,他終於找回了妻子,卻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她的過去,這位枕邊人居然是個外國人!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李建龍後半輩子的人生道路是否從此發生巨大改變?
01 作善降祥
談起與妻子羅艷仔的初見,李建龍至今記憶猶新,一切都好像發生在昨天。
《尚書》里說:作善降祥。李建龍雖然沒上過幾天學,認不得幾個大字,但卻心地純良,從小就銘記父母教他「善惡有報」的道理。
而這個故事開始的原因,正是始於李建龍一次偶然的惻隱之心——當時的羅艷仔滿臉菜色,飢倒在李家門前。
李建龍將她接進家中,給她吃的喝的,並隨之安頓她暫住,這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那是2011年隆冬的一個清早,父母還沒有起身,李建龍起床穿衣之後,隨後打開了自家的堂屋門。
突然,他發出「哎呦」一聲,只見幾米外的走廊上正蜷縮著一道身影。
「當時我就嚇了一大跳,心想怕是個路過的乞丐,那麼冷的天,可能被凍死了!」李建龍回憶道。
就在這時,地上那人被李建龍的動靜驚醒,撐起上半身,朝李建龍看來。
這是個年輕女人。只見她裹著一件灰色舊棉襖,下半身是一條黑色棉褲,腳上穿一雙白色膠鞋。那鞋被穿得太久,早已看不出原本的白色,黃里泛著褐。
看臉部皮膚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年歲不大的女人。但從她蒼白的臉色和發烏的嘴唇看出,顯然是硬挨了一整晚饑寒。
女人的一雙眼睛閃躲著,不敢看李建龍,就像是一隻被人發現的帶傷母獸。
而大齡男青年李建龍老實本分,本就不知道怎麼與年輕女人搭話,對方的突然出現讓他不知所措。
一時間,雙方都愣在那裡。良久,女人咽了一下口水,喉嚨里發出幾個字來。
那是一種晦澀難懂的方言,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的。
女人連說帶比劃,終於讓李建龍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餓了,有吃的東西給我一點吧。
在湖南的農村,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保持著一天只吃兩餐的習慣。在李建龍家就是這樣,早上肯定要炒菜煮飯,與晚飯的標準一樣。
「進屋吧,看你冷成這樣。」李建龍見她那麼可憐,於是邀請她進屋,到了桌邊坐下。
這時候天才剛亮不久,李建龍還沒來得及做飯。他轉身去廚房熱了熱昨晚的剩菜剩飯,裝了滿滿一碗。此外還燒了一壺開水給她解渴。
看見飯菜上桌,女人連連道謝,抖著手拿住竹筷,就埋頭稀里呼嚕大嚼起來。
李建龍看她被凍得不輕,去灶膛里舀來了炭火,放進四方形餐桌下的火盆里。
食物和炭火的熱量讓女人慢慢平靜下來。女人的外地口音讓李建龍充滿了好奇,但雙方溝通不暢,使得堂屋裡的氣氛變得有點尷尬。
這時候,睡在裡屋的父母都聽到動靜,都起床來瞧。
李建龍的父母見家裡突然來了個大姑娘,又驚訝,又欣喜。
「我叫羅艷仔,是雲南人,家裡老人都不在了,與老鄉一起出來打工,走丟了,行李和錢都丟了」。
李建龍他娘是那種精明的老太太,一聽這個情況,心思就活泛起來,熱情地拉著女子的手就套起家常來。這難道就是天降兒媳婦?
02 正中下懷
面對一家三口的詢問,羅艷仔越說越傷心,淚水順著臉龐直往下流。
老家沒人了,人又年輕……
就在李建龍還沒反應過來時,老娘已經做主讓客人暫時留下來暫住一段時間。雖然這與他原本的打算相同,但他沒想到老太太這麼乾脆大方。
羅艷仔聽到老太太願意收留她,「嘭」的一聲就跪了下來,連連道謝。
李父是個老實本分的莊稼漢,向來不敢惹事。對於讓這種來路不明的陌生女子住到家裡,他有點拿不穩主意。
當時就把老伴拉到一旁,低聲表示反對。兒子李建龍是願意收留羅艷仔的,聽到父親出聲反對,一時間卻也不敢插話。
雙方的溝通雖然不怎麼順暢,但羅艷仔很機靈,善於察言觀色。
她在一旁看情形,就發現這老兩口意見相左,連忙說:「行行好吧,我不會白吃白喝,我很勤快,會多幹活兒……」
老兩口的爭論最終沒有持續多久——關鍵時刻,李建龍出聲支持老娘的決定。儘管老頭子還在反對,卻終究沒能拗過母子二人。
這在以往幾十年的家庭生活里,早已經形成習慣。
羅艷仔手腳勤快,性格很好,總是閒不下來,把里里外外的家務活都包圓了。
李家老兩口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到了這個時候,李建龍總算醒悟過來——姜還是老的辣啊,老娘早就打起了收兒媳婦的主意!
日子倏忽而過,很快就是數月。
生活安定下來之後,羅艷仔的面色重新紅潤起來,身姿也直了,臉上手臂上有肉了。
幾個月接觸下來,李建龍早就喜歡上聰明乖巧的羅艷仔。只要一看到那個忙裡忙外的身影,他的心裡就樂開了花。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老李家撿了個兒媳婦的事情,早就在周圍十幾里地傳遍了。
第二年夏天,老李兩口子為兒子與羅艷仔舉行了正式儀式——大擺婚宴。
紅紅的對聯、喜意恣意的紅雙喜,熱鬧的鞭炮聲響徹山村,親朋好友攜老扶幼都來賀喜。
酒酣耳熱之後,大家私下裡開起了玩笑:這年近40歲,眼看就要孤獨終老的李建龍硬是撞了大運,白撿來一個年輕老婆!
這下子可讓同村的那位老單身漢羨慕不已。這就像兩個常年都考倒數第一、第二的同學,突然有一位考進了全班前十名,讓落後的兄弟情何以堪。
酒席上,這位老兄扭著新郎李建龍狠狠地灌了幾杯酒。
有了兒媳之後,老李兩口子的笑容多了,日子更有了盼頭。
李建龍性格和善,是個會疼老婆的,對羅艷仔呵護備至。新婚後的那段日子,兩人蜜裡調油,轉年就生下了大女兒。又過了兩年,二女兒也降生了。
兩個孩子的出生讓李建龍壓力倍增,在城裡工地上再辛苦,他都不會叫苦叫累,絲毫不影響蓬勃生長於他內心的幸福感。
然而,就在他認為會一直幸福下去的時候,一張寫有陌生文字的紙條打破了這種平靜。
一個晴天霹靂「咔嚓」一下,撕破了他的幸福生活——老婆羅艷仔失蹤了!
在失蹤之前的頭一天晚上,她對丈夫說「明天我去縣城買一點衣服鞋襪……」
03 老婆居然是外國人
一個大活人,說不見就不見了。李建龍多次撥打老婆羅艷仔的手機,卻一直未能接通,只要那冷漠的電子女聲一直提示「你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
李家的大大小小5口人全都心急如焚。李建龍每天將兒子交給鄰居阿婆幫忙照看,與父母分頭尋找,但都沒能尋到羅艷仔的蹤影。
一些熱心的親朋鄰居也都加入尋人的隊伍中來。幾天過去了,仍然沒有失蹤者羅艷仔的消息。無奈之下,李建龍跑到鄉派出所報了案。
直到她失蹤的2016年,羅艷仔已在李家生活了5年。嫁給李建龍之後,兩人感情很好,接連生下兩個女兒。
關心則亂。幾天的忙亂之後,李建龍逐漸冷靜下來,不再像一開始那樣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
在父母的提醒下,他開始回憶妻子失蹤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
李家大娘仔細回想之後,找到一個疑點:那幾天,兒媳婦表現得有些心思不寧,有好幾次燒飯時坐在灶膛前愣神發獃,被婆婆看到。菜都燒煳了好幾次。
婆婆關心羅艷仔是不是身子不舒服,後者回答說:「沒什麼大問題,就是有點頭痛,多休息一下就沒事了。」
「我以為她是身體不舒服,現在想起來,她是不是想老家了?」李大娘提醒兒子。
「沒有聽她提過老家,再說,她老家都沒什麼人了。」李建龍一臉不解和愁悶。
後來回想起來,羅艷仔提出獨自進城買東西,可能不那麼簡單。
這並不能引起李建龍的懷疑。長達五年的時間生活磨合,羅艷仔早已融入了這個家。她獨自進城買東西也不是一兩次了。
李建龍趕緊來到裡屋仔細清點妻子的物品,發現除了她經常戴的耳環和戒指,只少了一套常穿的衣服。
這讓李建龍更加不敢相信妻子不告而別!而隨後的一個重要發現,讓這件事更加撲朔迷離。
那就是——在臥室的枕頭下面,李建龍找到了一張寫有幾行文字的紙條。
他仔細一看,那是一種與方塊漢字完全不同的,卻又與漢語拼音很像的一種陌生文字。它們從未出現在李建龍40多年的人生里。他更不可能認識它們。
李建龍馬不停蹄就去了縣城,拿著妻子羅艷仔的照片去農貿集市、超市、車站到處打聽。
接待的民警見到李建龍拿出的紙條之後,通過上網查詢,很快就確認紙條上寫的是越南語。
而據李建龍陳述,他不清楚羅艷仔的具體年齡,也從未見過她的身份證;只是聽她自己說自己26歲了,是雲南人。
當被問到戶口本和結婚證,李建龍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原來,當年餓暈在李家門口的羅艷仔從來沒有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明,因而也就未與李建龍辦理結婚手續。
辦案民警完全有理由懷疑,羅艷仔疑似被拐賣到當地,嫁給了李建龍。
近年來,作為專業人士的民警對這類案件多有耳聞。「買媳婦」這種事經常發生在偏僻的山村,案件的主角往往是一些單身大齡農村青年。
面對民警嚴肅的追問,李建龍慌了,這才將如何遇到羅艷仔,兩人又是如何過到了一起,竹筒倒豆子一般,一下子倒騰明白。
民警對李建龍的陳述存疑,馬上去當地進行走訪調查。紙包不住火,村裡人對李家的事情都很清楚,當年的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
事實證明,李建龍並未撒謊。雖然在婚姻合法性問題上存疑,但他們二人已經是事實夫妻,也有了兩個孩子。
辦案民警暫時放下了對李建龍的懷疑。然而,最重要的人證——羅艷仔卻一直沒被找到,只憑李建龍的自述,肯定不能結案。
而對於李建龍來說,「羅艷仔很可能是越南人」這個重大消息如同當頭一棒,給他帶來巨大的打擊。
她離家出走是不是拋棄了他和兩個孩子,回越南去了?自己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兩個孩子沒了媽,以後可怎麼辦?
辦案民警隨後對羅艷仔的信息進行了系統查詢,卻沒能找到任何與其相符的資料。之前的猜想有了一個有力佐證。
而據李建龍說,羅艷仔一開始確實不會說當地方言,而是講一口難懂的外地話。過了半年之後,她逐漸學會了當地話,口音變得沒那麼怪異了。
04 水落石出
就在李建龍一家陷入絕望之中時,羅艷仔主動打來了電話。她問了孩子和家裡的情況,沒說幾句就嗚嗚地哭了起來。
這可把李建龍急壞了,連忙安慰她。
良久,羅艷仔終於平靜下來,並告訴李建龍一個地址,讓他去找她。
因為有了辦案民警一再叮囑,一旦接到羅艷仔的電話,就要馬上報告。
警方覺得,如果涉及到拐賣,那麼失蹤後的羅艷仔很可能面臨人身危險,或許早就被控制了。
李建龍在掛斷電話之後,馬上將這個「地址」告知了警方。
羅艷仔並沒有走遠,李建龍找到她時,她正借住在一個女老鄉的租房裡。
「你去哪裡了啊,怎麼就拋下我和孩子,是不是要跑回越南去?」李建龍激動地問羅艷仔。
羅艷仔紅著眼睛說不出話來。而那位女同鄉早已知道一切緣由,拉著李建龍和民警解釋起來。
原來,出生於越南一個深山小村的羅艷仔家裡很困難,為了弟弟妹妹有上學的機會,作為大姐的她只能放棄上學的機會,輟學回家務農。
一個衣著光鮮、看起來發達了的大姐回到老家。
大方地為她們介紹工作:去中國的雲南打工,那裡的工資比越南當地高好幾倍,只要存上幾年錢,就可以回家翻修房子,存上一筆嫁妝錢……
飽含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幾個女孩就這樣跟著這個「好心」大姐踏上了雲南的土地,卻轉眼就淪為貨物,被層層轉賣給了不同的「買家」。
羅艷仔最終被一個農村老單身漢用二萬元買下,做了人家的「老婆」。
她的運氣實在不怎麼樣,這個年過四十的粗漢喜歡喝酒,還帶有輕微智障,總是動手打她。
那家人為了防止她逃跑,總是將她鎖在屋裡。
那是羅艷仔的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她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孤獨、恐懼、暴力威脅讓她瑟瑟發抖、夜不能寐,只能窩在被子裡哭泣。
為了少被打罵,也為了尋找逃跑的機會,聰明的羅艷仔主動提出下地幹活,表現得十分順從。時間久了,那家人終於放鬆了警惕。三年之後,她生下了一個男孩。
因為有了孩子,那家人對她的警惕放鬆了許多,她終於成功逃脫了。
再後來,在一個讓她饑寒交迫的隆冬清晨遇到了李建龍,那個後來愛她、疼她的男人。
嫁給李建龍之後,羅艷仔也沒有減少對父母親人的思念。鄉愁逐漸成了一種病,一直折磨著她,直到她在進城購物時遇到了越南老鄉。
結語
「我想回家看看,然後再回來。」羅艷仔對李建龍說。因為捨不得丈夫和孩子,羅艷仔最終沒有一去不返。
李建龍反覆思考之後,決定支持妻子羅艷仔回老家探親;而為了幫助她尋親,他找到了當地電視台的一檔尋親節目求助。
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羅艷仔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家人,順利回到了老家。李建龍不放心羅艷仔一個人回去,也跟著去了一趟越南。
他們終於辦理了結婚證,這樁跨國婚姻合法了,也完整了。
李建龍用真誠和真愛留住了羅艷仔的心,也挽救了自己的家庭和婚姻。兩個女兒隨後也到了入學的年齡,在當地有關部門的關心下順利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