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秋季腹瀉高發期到來 「一針幾百元」的自費疫苗要打嗎

2024-09-24     第一財經

[ 前述專家共識建議,當前中國已有2種國產RV疫苗上市,但在疫苗種類、疫苗接種策略和/或疫苗組分、保護效果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需進一步推動新一代RV疫苗和含RV疫苗的聯合疫苗開發,同時注重疫苗上市後研究,針對上市RV疫苗免疫後突破感染、效果影響因素、疫苗衍生株傳播、疫苗接種對流行毒株潛在影響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並持續加強AEFI監測和評估,為優化RV疫苗免疫策略和納入NIP提供科學依據。 ]

隨著秋季感染性腹瀉流行季到來,兒童輪狀病毒(RV)疫苗接種率低和接種者發生突破性感染等問題,再度引起業界關注。

根據中疾控近期發布的「2023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當年,「其他感染性腹瀉病」發病數達到1165296例,在丙類法定傳染病中僅次於流行性感冒和手足口病。今年8月,「其他感染性腹瀉病」發病數與流行性感冒相當,達到144594例,死亡1例。

其中,RV是我國兒童感染性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有統計顯示,在五歲以下兒童中,每3~4個感染性腹瀉的病例,就有一例是因輪狀病毒感染引起。與此同時,輪狀病毒也是我國兒童腹瀉住院及死亡的主要病因。

由於尚無特異性的抗RV藥物,接種RV疫苗是目前預防輪狀病毒胃腸炎(RVGE)最有效的措施。去年,國產三價RV疫苗上市,並於今年在全國多省「開打」。但該苗種屬於自費疫苗,目前,RV疫苗接種率和公眾知曉率尚處於較低水平。

與此同時,近年來,在聚集性腹瀉疫情中,存在已接種過RV疫苗的病例發生再感染的情況,這提示疫苗上市後研究、疾病監測等工作仍待進一步完善。

疫苗接種率始終較低

「十餘年來,中國輪狀病毒感染呈下降趨勢,但是兒童的疾病負擔仍然很高。」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副主任曾玫近日在由崑山杜克大學疫苗交付研究創新實驗室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上表示。

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被稱為「秋季腹瀉」,以往的研究顯示我國輪狀病毒腹瀉主要流行高峰期為每年9月至次年2月。RV感染是<5歲兒童急性胃腸炎住院和重症的首位病因,也是嬰幼兒腹瀉死亡的主要病因。兒童對RV普遍易感,尤其在3~35月齡嬰幼兒中RV感染最常見。部分兒童可多次感染不同型別RV,極少數兒童甚至可感染≥5次。除導致腹瀉外,RV感染引起的腸道外症狀(例如神經系統症狀等)也受到關注。

曾玫表示,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資源覆蓋的普及,許多家長在孩子腹瀉後及時就醫,所以在臨床上觀察到的重症腹瀉越來越少。但每年11月到次年的3月,也就是冬春季節,仍是RV感染的高發季節,及時接種RV疫苗仍十分重要。

成人也可感染髮病,特別是養老機構老人和免疫功能受損人群。RV由於傳染力強,傳播方式多樣,可在家庭、托幼機構、養老院、特殊健康人群照護中心等場所引起暴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監測數據,中國位處RV感染高發的西太平洋地區。2022年,東南亞地區的RV陽性率為11%,西太平洋地區達到29%。2023年,西太平洋地區的RV陽性率則進一步提升至30%。

「根據我們在全球收集的監測數據,引入RV疫苗的國家,其哨點醫院監測到的腹瀉住院RV陽性率是顯著低於未引入疫苗的國家的。」WHO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品司的流行病學家Heidi Soeters在前述研討會上介紹。

儘管中國引入RV疫苗已有20餘年,但疫苗接種率始終較低。《兒童輪狀病毒胃腸炎免疫預防專家共識(2024年版)》提到:「雖然RV疫苗對常見流行毒株的保護作用已得到充分證明,但由於適齡兒童或特殊健康狀況兒童接種率仍然較低,RV感染暴發可能繼續發生。」

2017~2021年,中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系統共報告RVGE暴發22起,發病932例,死亡4例,死亡數占所有腹瀉暴發死亡總數的80%。

目前,中國是RVGE支出成本最高的國家。前述專家共識提到,按每年RV腹瀉病例1210萬例推算,中國用於RV相關疾病負擔的年度總直接成本、年度總社會成本和年度自費支出分別高達2.71億美元、3.65億美元和2.90億美元。

防控仍有這些堵點

相較於另一個引起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體——諾如病毒,RV感染是一種疫苗可預防疾病。接種疫苗是預防RVGE,特別是重度RVGE最為經濟的手段。目前,RV疫苗已被WHO列入「建議納入每個國家免疫規劃」的十種疫苗之一。根據WHO估計,在2000年前全球<5歲的兒童中,每年因RV感染導致52.8萬例死亡,在RV疫苗大範圍接種後,2016年已降到12.85萬例。

中國自2000年開始上市首個單價RV疫苗,目前市面上共有三種RV疫苗可供兒童接種選擇,分別是默沙東的進口RV五價疫苗,蘭州生物的國產RV單價和三價疫苗。

隨著多款疫苗上市,我國RV疫苗批簽發量也穩步上升。2018年批簽發594萬支,到2020年批簽發量已突破1000萬支。

國產三價口服疫苗LLR3於2023年12月28日首次獲得批簽發。第一財經注意到,2024年以來,同廠商生產的單價RV疫苗已在河南等地區逐漸退市,取而代之的是價型更高、保護力更強的三價RV疫苗。

曾玫表示,在6~13周齡的健康嬰兒中,國產三價RV疫苗LLR3對任何型別所致的任何程度和重度RVGE的保護效力分別為56.6%和70.3%,顯著高於過往國產單價RV疫苗的保護效力。

國產疫苗的上市,降低了接種成本。然而,RV疫苗在我國仍屬於自願自費接種的非免疫規劃疫苗,其疫苗覆蓋率在各地差異較大。

2019年一項覆蓋10個省份的RV疫苗接種率研究顯示,上海地區首劑次接種率為47%,覆蓋率最高,但仍不到一半;同年的全國平均接種率僅為20.3%。

曾玫提到,前述研究開展時期,正值進口五價RV疫苗上市一年。今年以來,國產三價RV疫苗已經上市,但價格的可負擔性影響了新疫苗的推廣。特別在我國西部地區或者農村,很多家長不願意為打一針疫苗支付幾百塊錢。

不同地區疫苗採購價有所區別。北方某地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國產三價RV疫苗單價為212元/支,進口五價RV疫苗為320元/支。這也意味著完成全程免疫(三針),家庭對RV疫苗的支出在600~1000元。

除了疫苗接種率低以外,監測難度大,病毒的變異、重組或重配等進一步加大了RV感染的防控難度。

一方面,RV與其他病毒性胃腸炎難以依靠臨床表現進行鑑別,RVGE病例報告受限於是否開展病原檢測。而由於RV感染相關疾病目前並非單列作為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其相關監測工作仍待完善;另一方面,疫苗覆蓋擴面會影響RV流行的高發模式,帶來更大的監測難度;與此同時,隨著疫苗保護效力減退、流行型別的轉換等現象的出現,接種者可能會遭遇突破性感染。

上海市浦東新區疾控中心相關研究人員去年在《中國病毒病雜誌》發表的一篇題為「一起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腹瀉事件調查分析」的文章稱,在該區某幼托機構報告的一起聚集性腹瀉中,經病原學檢測為A組RV感染。該起事件中,10例病例中有5例曾接種過RV疫苗,6例A組RV陽性病例中2例接種過RV疫苗。

「接種RV疫苗是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但本次事件接種過RV疫苗的病例再次感染RV,可能是由於接種時間較久遠,保護效力已不足。」該研究稱。

但在曾玫看來,儘管疫苗保護效果存在一定的衰減,但其能有效預防和減少重度RV感染性腹瀉。

前述專家共識建議,當前中國已有2種國產RV疫苗上市,但在疫苗種類、疫苗接種策略和/或疫苗組分、保護效果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需進一步推動新一代RV疫苗和含RV疫苗的聯合疫苗開發,同時注重疫苗上市後研究,針對上市RV疫苗免疫後突破感染、效果影響因素、疫苗衍生株傳播、疫苗接種對流行毒株潛在影響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並持續加強AEFI監測和評估,為優化RV疫苗免疫策略和納入NIP提供科學依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c2ae972a2e955a7b880dd152fa1c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