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紅)8月5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獲悉,為促進功能性出生缺陷、先天性結構畸形患兒早診斷、早治療、持續性治療,減輕困難患兒家庭醫療負擔,符合條件患兒可根據病情實際申請3000元~30000元不等的專項醫療救助。
據介紹,功能性出生缺陷、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由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組織開展,這一救助項目主要針對發病率相對較高、有成熟干預技術、治療手段明確的功能性出生缺陷、先天性結構畸形疾病,為患兒提供醫療費用補助。涉及神經外科相關的30多種疾病均在救助範圍內。
按照規定,申請救助的患兒需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年齡在 0歲~18 周歲(含)之間;臨床診斷患有神經系統納入救助範圍的功能性出生缺陷疾病。救助病種共有31種;家庭生活負擔重,能夠提供低保證明、低收入證明、特困證明或村(居)委會等開具的家庭經濟情況說明;在鄭大三附院神經外科接受診斷、手術、治療和康復;醫療費用自付部分超過3000元(含)。依據每個患兒的不同情況,救助標準也不同,其中,功能性出生缺陷疾病患兒分3000元、5000元兩檔標準予以補助。先天性結構畸形疾病患兒將根據實際一次性給予 3000 元~30000 元不等的醫療費用補助。
政策規定,功能性出生缺陷疾病,2025年以前每名患兒最多可申請4次救助。上一次救助完成(指患兒收到救助金)後,可申請下一次救助(需重新提交申請資料和按序排隊)。先天性結構畸形疾病患兒,對同一患兒同一疾病分次申請救助的,或同一患兒不同疾病分別申請救助的,項目只補助一次。醫療費用補助範圍包括:藥費、床位費、診察費、檢查費、放射費、檢驗費、治療費、康復費、手術費、輸血費、護理費、材料費、輸氧費等。申請醫療救助時,需由患兒法定監護人通過「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微信小程序按要求提出申請,經初審、複審、基金會覆核公示後,會為患兒撥付救助款項並進行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