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金山這位達人帶你領略指「尖上的四時變化」!

2019-09-23     i金山

今天(9月23日)是24節氣的秋分,

意味著已正式「入秋」。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

本周主打藍天白雲和陽光,

正是暢遊賞景的好時候。

不過,俗話說,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以後金山早晚氣溫略低,

小編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本周金山天氣

中國人常常根據二十四節氣判斷時節、氣候的變化,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補充曆法,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天文、氣象進行長期觀察、研究的產物,其背後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近日,金山剪紙大師吳國盛,創作了「二十四節氣」剪紙作品,一起來看看吧!

立春

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對應十二地支寅月,立春為一歲之首。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

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

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氣候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

春分

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

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萬物「吐故納新」,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穀雨

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立夏

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生長旺盛。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小滿

小滿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徵,小滿江河滿。另有解釋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芒種

諧音「忙種」,芒種前後,我國中部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

夏至

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

小暑

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

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

立秋

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

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白露

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分

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曆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

寒露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

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我國大部分地區即將結冰,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

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開始降雪,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南方有的地區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大雪

大雪前後,漸有積雪,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冬至

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變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寒

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

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部分來源:文暖亭林、i亭林等

通訊員丨張倩

編輯丨陳薇婷

責編丨翁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_1oYG0BJleJMoPMTG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