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成績,成了如今很多家長衡量自己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很多家長不惜投入巨額資金,給孩子報各種補課班,吃各種補品。然而家長越是逼迫,孩子的反抗心理卻越重,越不愛學習。
「果樹」變「狗樹」,老師批改卷子笑到手抖,原來學渣都這麼有才!
最近網上這樣一份試卷火了!這個學生在做拼音寫字的時候,把「guo shu」看成了「goushu」,引得老師腦洞大開,在旁邊畫了棵「長滿狗狗的樹」,並留下批語:「寫完後讀一讀,看看合不合理。」
被逗翻的同時,不少同為老師的網友也曬出了自家「糟心」學生的試卷,同樣讓人啼笑皆非。
明明底下就是詩文原句,這個孩子卻寫不出來,老師憤而評論:「你還能再懶一點嗎!」
上句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下句學生居然接到「我欲戀而風不在」,怪不得有老師感嘆,「學渣個個都是段子手」,誠不欺我!
單看段子也就圖一樂呵,樂呵完又回到了大家迫切關心的孩子學習問題,為啥我家的孩子就是學渣,一交作業就「腦洞大開」,不好好寫作業?
童心未泯
孩子生性活潑好動,即便是上了學,面臨學習壓力,他們仍然是開朗而樂觀的,豐富的想像力讓他們不願意循規蹈矩,反而是自己腦洞大開,寫出合自己心意的答案。
厭煩學習
有選擇題就全選C,填空題就瞎寫,反正寫完了一交就等於任務完成,應付老師,也應付自己,罵兩句不痛不癢,一天又這樣混過去了。
希望得到關注
很多孩子渴望通過「特立獨行」來吸引到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尤其是那些長期得不到父母陪伴的孩子,作業不完成,成績上不去,就可以被老師找談話,找家長,讓家長能夠關心自己。
自暴自棄
上課認真聽了,聽不懂,作業寫了,記不住。沒辦法只能自暴自棄,隨便應付,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
所以說,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腦洞大開,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家長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對於童心未泯,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引導他們把想像力運用到正確的地方
想像力豐富,對孩子來說是件好事,在面對這種孩子時,家長不應該苛責他們的學習態度,強令他們規規矩矩的完成作業。而是應該引導他們把想像力發揮到合適的地方,比如寫作,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來發泄自己多餘的精力。
對於厭煩學習的孩子,家長要用合理的方式幫助他們產生學習興趣
沒有幾個孩子是喜歡學習的,因為沉重的課業壓力,父母殷切的期盼,會讓他們感到負擔過重。
父母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導而非強制的形式,讓他們自己提出疑問,自己從書本中尋求答案,從而養成思考和學習的好習慣。
對於希望通過特立獨行取得父母關注的孩子,家長應該更多注重他們的心理健康
有些家長,覺得只要物質條件夠好,孩子的成長就能得到保障,從來不考慮孩子對於愛的需求。
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渴求存在感。即便他足夠聰明成績足夠好,也會在寫作業甚至考試的時候「作怪」,這樣才能讓老師「幫助」自己喊家長。因此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愛,也會幫孩子端正學習態度。
對於自暴自棄的孩子,家長應該鼓勵他們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
有時候不是孩子太笨了,而是學習方法找錯了。
很多時候生搬硬套並不能幫助孩子理解知識點,家長要教會他們融會貫通。如果是孩子真的不適合學習,家長也不應該表現出來對他們的失望,而是應該幫助他們找到合適自己的發展道理。
李玫瑾教授的女兒初中數學成績總是不及格,但是李玫瑾教授並沒有訓斥她,反而跟她商量「選一門不需要考數學的專業」,最終女兒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小學音樂老師,雖然平凡普通,但是她說:「媽媽,我上班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
結語: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儘量不要使用強制手段,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這樣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更加抗拒學習,順其自然,有時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你如何看待孩子腦洞大開在作業上進行「創造」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進行分享。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SSAQHUBd8y1i3sJm3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