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新鮮事物誕生後,被質疑甚至被直接罵,是肯定的。幾千年文壇,也是如此。我們捋一捋李清照的成名之路,就明白了。
16歲左右,還尚未出嫁的李清照寫出了處女作「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當時文壇還沒有大的反響。大概一年後,李清照再次出手,寫下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轟動了整個京師。但據《碧雞漫志》記載,當時男性文人們討論得最多的是另一些事情:為何一個大家閨秀會跑到藕花深處去划船,一個女子為何會寫自己醉酒後的事,太不成體統了。數年後,隨著《一剪梅》、《武陵春》、《醉花陰》、《夏日絕句》的問世,這些「噴子」被打臉了。
李清照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要試著去接受新鮮事物,是對是錯,是好是賴,總會有分曉的時候。在對待余秀華的詩上,咱們正該如此。從一開始的驚艷詩壇,到後來被食指等名家公開指責,余秀華的成名之路不算順利。但市場最終給了大家答案,她的詩集銷量是其他當代詩人比不過的,於是很多人終於肯認認真真地讀一讀這位農民女詩人的文字了。
近日,國內一級作家方方在社交帳號公開讚揚一首詩,她稱這首詩讓自己很感動,想知道是否是余秀華寫的。余秀華第一時間回應了此事,默認此詩出自自己之手,也表達了感謝。這位方方大家可能不算熟悉,因為她為人實在太低調了。方方早年就拿下了「魯迅文學家」、「百花獎」等國家諸多大獎,自己也是湖北作協的主席。但這麼低調的她偶然讀到余秀華的作品時,卻如此高調讚揚。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這首詩到底寫了什麼:
在這首現代詩中,余秀華描寫了自己寫詩的心路歷程,全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原來現代詩也能這麼美!詩可分為4小節,第一節以4個「更」開篇。詩人們總是在長得看不見頭的夜色中,寫出淒楚的美。據路遙的恩師回憶,當年路遙寫完百萬字的《平凡的世界》後,立馬把鋼筆扔出了窗外,爬格子的夜有多美,就有多苦。
既然這樣,為何還要繼續寫?第二節從「能被」開始,第三節從「只有詩歌」開始,為我們講訴了寫詩的目的。是為了不向凡間俗事低頭,是因為方塊字乾淨、純粹,是因為文字的世界裡不需要掩飾。很多人讀余秀華的詩都能發現一種直率的美,寫給歌手李健的4首情詩,嬉笑怒罵的回懟,都是如此。純粹是她飽受爭議的原因,也是她被很多人喜歡的原因。
最後一節從「我們面對面」起句到結尾。在深淵裡懷抱火焰,火不熄,文字不停,熱情之火不滅。這一節連續使用深淵、火焰、風雨等多個朦朧的意象,寫得霸氣十足。
很顯然方方老師之所以會被這首詩打動,是因為它寫出了很多文字工作者的心聲。搞文學的人,若是內心沒有一團火焰,是很難寫出打動人心的文字的,這也是很多老牌詩人早早地結束了創作生涯的原因。而有了這團火後,就讓詩人們看上去與一般人有些許不同。李白狂得「無法無天」、李賀的詩寫盡「牛鬼蛇神」、柳永永遠是「肉麻兮兮」、李清照沒有大家閨秀的樣子,這就是詩人。對詩人,咱們真的該多一些寬容,大家說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