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支付」,可以說自從商品交換的社會關係確立之後,「支付」這一行為就伴隨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
無論是以前社會的5隻羊換一頭牛,還是現在到商店去買一塊麵包,你需要支付給商家對於的現金,或者採用掃二維碼的方式轉帳支付,這些行為都是「支付」。
支付,當你獲得一件你所需要的東西的時候,你需要付出同等程度的東西,一般為社會的一般等價物,也就是「錢」。
但是,在現如今這個技術發展的社會中,支付的含義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談支付的時候,似乎很少在談現金支付,更多的是說的移動支付、刷卡支付、轉帳支付等。
本文就通過結合央行發布的數據,以及艾瑞網的分析報告,再結合專做支付業務的上市公司拉卡拉,來簡單分析一下當前我國的支付行業狀況。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民銀行支付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 1 070.58 億筆,金額 1 648.15 萬億元。
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3665.54 億筆,金額931.68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00%和 0.12%。
而艾瑞諮詢統計的今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約為110.4萬億元,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交易規模約為12.9萬億元。
從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的同比增速來看,艾瑞認為,伴隨著用戶移動支付習慣的建立以及移動支付場景覆蓋率的不斷提高,我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經結束了快速增長期,進入了穩步增長階段。
另外,央行公布截至今年10月的貨幣總量為195.22萬億。
不用說,就以移動支付行業來說,規模最大的自然是阿里、騰訊兩家旗下的支付寶和財付通。
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在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維持54%左右的市場份額,財付通維持40%左右的市場份額,而其他包括京東支付、蘇寧支付、銀聯支付在內的眾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則瓜分剩下不到10%的市場份額。
從競爭格局來看,可以說這個行業已經是雙寡頭壟斷競爭格局,除支付寶、財付通兩家寡頭外,其他支付平台面臨殘酷的競爭。
當然,作為行業寡頭,支付寶和財付通就會享受行業發展紅利,甚至已經擁有行業定價權。比如,支付寶、財付通相繼開始對用戶收取提現手續費,就是其利用規模優勢的行為。
最後,筆者通過已經在A股上市的拉卡拉的收入、利潤情況,來分析一下支付行業的盈利情況。
以拉卡拉的年報數據來看,自2014年之後,從虧損近2億成長為年凈利潤6億,營收規模從不到10億增長至超過56億,漲幅超過4倍。
公司凈利率維持在10%左右,最高凈利率出現在2017年,達到16.87%。拉卡拉目前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支付業務、商家經營業務、海外業務。支付業務主要以收取手續費為收入來源,商家經營業務以向商家提供各類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為收入來源。
上半年,拉卡拉的支付業務累計交易筆數達36.7億筆,實現交易金額1.7萬億,實現商家經營業務收入1.53億,旗下App用戶數量1500萬。
而半年報顯示的總營收為24.96億元,也就是說,拉卡拉超過90%以上的收入來源於支付業務收取手續費獲得。
綜合以上,本文主要討論的是移動支付領域的現狀,行業規模龐大,達到上百萬億,但市場競爭格局已經基本確立為雙寡頭競爭格局,而支付行業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手續費收入。
所以,以此來看,當支付寶、財付通宣布收取提現手續費後,將會為支付寶、財付通創造一大筆收入。
騰訊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支付平台日均總交易量超過10億次,金融科技收取手續費業務收入688.69億元,同比增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