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是最容易被利用、誘發、誤導的。
煽情也是糟蹋感情的一種。
該用腦子的時候,我們卻動了感情
文攝:羅西
前幾年四川蘆山地震,微博里出現一條關於搜救犬犧牲的「新聞」,還配發照片……
其實是假新聞。
那條搜救犬與圖片,是真的,2008年汶川地震時,它配合施救人員在廢墟里救出了32條生命,功勳卓絕,最後它犧牲了。
後來,那隻搜救犬照片又在2010年的玉樹地震中被人翻出來,貼在微博里,地點改為玉樹,它「又」救了32人,「又」犧牲了。
再後來的2011年的溫州動車事故,它又「救」了32人,再次「犧牲」。
而那次蘆山的地震,它再次「救」了32人,再次「犧牲」。
來來回回的復活、犧牲,如此「消費」搜救犬很好玩是吧?
記得央視每年都要評個「感動中國」的人物,不少人很愛感動,需要感動,甚至消費感動。
一些帶V的微博居然也造假「騙粉」,很多智商欠費還圍著那些微博哭啊哭啊都昏了過去!
那些「善意造假者」特別無聊無恥,騙眼淚、騙感動與騙感情、騙金錢有什麼區別?
有時,煽情也是糟蹋感情的一種,因為,使之「廉價」了。
有句俏皮話:如果做父母是一份正式工作的話,誰願干這破活兒?
一理性就聰明了,就冷了;可是,一談感情就熱了,熱了就容易脹容易糊。
凜冬已至,但是沒人在乎;因為還熱乎著呢!
「我」想,江湖險惡,但是,拼了還是可以活下去。
「我們」呢?
「我們」這玩意必須就是得騙過自己,才能活得下去。
用啥騙我們?感情。
這不是「內容為王」的年代,這是感情至傻的時代。
在「民智未啟」的地方,或者比較缺乏真相的地方,感情是最容易被利用、誘發、誤導的。
最近有人出來提醒說,培訓若是太「生動」,實為「欺騙」學員。
理由是:生動多是因為「談感情」,學員很容易被煽動,「個體智商」是100,「群體智商」只有50,甚至更低,女學員更感性,更容易被帶進情緒漩渦里。
其次,講師身上有光環,桌上有準備,手裡有話筒……這都是為了能讓受眾激動、「動了情」,一「動了情」就容易失去理智與判斷力,就是變傻。
傻了,就好灌輸。
所以,凡是「群魔亂舞」式的「打感情牌」的培訓、集會、表演……
某種意義上說是「粗暴贈與」,是趁虛而入,是「利用」或「欺騙」了烏合之眾的感情。
一些孩子的作文,語出驚人,貌似無知、缺乏常識,其實也是為了「放大」感情,特別假,有老師讓學生寫一篇反映家裡「經濟狀況」的作文,一學生寫道:
「我家很窮!爸爸很窮,媽媽很窮,司機很窮,僕人很窮,園丁很窮,保鏢也很窮!」
寫拾金不昧作文時,有人寫「我在公園撿到一億元,全是10元錢的,有一本語文書那麼厚!」
還有,「我撿到4張500塊錢還給老大娘……」
胡編亂造,登峰造極,好人好事好像不編就不行!
這都是哪裡來的「學風」與「歪風」!
真情實感最美。
有個段子:一天,天氣非常不錯,爸爸和兒子去山上爬山。
爸爸問兒子:「要是在野外遇到蛇你會怎麼辦?」
兒子回答說:「我會面帶溫潤的笑容撐起一把傘,假裝是許仙。」
還是想騙感情!而不要知識與技術。
路人:鞋墊多少錢一對?
大娘:5塊錢。
路人:我看看。
大娘:都是自己做的,看看這針腳。
路人:3塊錢賣不賣?
大娘:不賣,進貨都有要3元。
顯然,大娘說漏了嘴。
她原來玩的賣點是「自己做的」,有感情的,貌似很感人,想不到,是假的。
感情與人民幣都好用,所以有假鈔與假貨。
感情最怕假,假的也容易露餡。
虛情假意,即騙。
騙即偷。
而我們做那麼多成群結隊甚至轟轟烈烈的錯事、蠢事,常常是因為該用腦子的時候卻動用了感情。
越是荒謬的社會,只要你正常或者說「你不太感情用事」,你就可以鄙視90%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