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宋丹丹們身上的「媽味」,齁到我了

2022-07-23     華語娛樂聚焦

原標題:韓紅宋丹丹們身上的「媽味」,齁到我了

請聽題——

由易烊千璽胡先煦羅一舟三人引發的「明星考編」事件中,誰是目前最大的受害方?

答,「娛樂圈報喪鳥」韓紅。

事情還得從三天前易烊千璽發聲這事說起,韓紅只不過是迅速轉發力挺,表達一個長輩對後輩沉甸甸的信任與關愛,不過分吧?

但她沒有想到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網友迅速反應過來這幾年只要是韓紅力挺過的明星,無一例外全員翻車,其中包括不限於,踩縫紉機的凡凡、不可說的小燕子、查無此人的婭婭、彈奏456的山支、名垂千史的rapper VV等等……

如此輝煌的戰績,是易家粉絲和不是易家粉絲的都跟著沉默了。好一位行走的毒奶,目前關於紅紅的詞條畫風已經逐漸走向離譜,是紅紅看了想打人的程度:

紅紅:首先,我沒有惹你們任何人,其次,我沒有惹你們任何人,最後,鬼知道他們都在騙我啊!!

試問,韓紅又做錯了什麼呢?她只不過是代入了母親的身份,把每一個後輩當成是自己的孩子那般疼愛與信任,紅紅,你糊塗啊,這哪是上趕的母愛,分明是閉眼的溺愛啊!

通過這件事,觀眾也徹底意識到,

宇宙的盡頭果然是考編,而中年女星的盡頭竟然是「媽味」。

「媽味」的具體表現形式為,經常對身邊人表達不自知的嘮叨、關切,還流露出一種「都是為你好」的不容拒絕,或者是某種缺少邊界感的指手畫腳,和與「爹味」屬於同一個體系。

韓紅身上所展現的,就是典型的「溺愛型媽味」

事實上,娛樂圈擁有「媽味」的中年女星還真不少,連方式都不帶重樣的。

「說教型媽味」:宋丹丹

一直以來,宋丹丹在綜藝節目中面對小輩時,都是以「媽媽」的身份自稱,原本大家也樂得叫她一聲「媽」,但前段時間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2》開播後,宋丹丹卻因為一系列令人窒息的表現被嘲上了熱搜。

由於第二季成員的年齡層都比較小,宋丹丹就很自然地代入到了「媽媽」的身份。

一上來也甭管跟人家熟不熟,開口就打聽人家的私生活,問宋妍霏找沒找對象:

宋妍霏一臉尷尬:媽,我前男友是您兒子這事您真不知道嗎?

連43歲的董璇都沒躲過宋丹丹的「逼婚」,宋媽苦口婆心地勸說董璇趕緊找一個踏實的人嫁了,董璇內心OS:找過了媽,剛離沒兩年呢。

可能是因為全員中自己資歷最老的關係,宋丹丹總想著要承擔起把全員都照顧好的職責,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只不過她的種種行徑更像是典型的長輩式張羅,即,「你不需要去想你該做什麼,你只要聽我的就好」。

宋丹丹提議舉辦篝火晚會拉近大家的距離,小輩們顯然不吃這一套老派作風,宋丹丹才不管小輩們喜歡什麼,當場就拉著臉「訓斥」,什麼都不會都幹嘛來了:

李雪琴希望大家可以合理分工不要搞得那麼累,宋丹丹又不開心了,教育李雪琴不要帶頭搞事。

汪蘇瀧本想幫著李雪琴說幾句,就又被宋丹丹狠狠教育,言下之意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別人的事用不著他操心:

幾輪battle下來,小輩們哪還敢發表什麼意見,最後宋丹丹才心滿意足的表示,自己就喜歡這種大家都聽話的氛圍,可不是嘛,有這樣一位愛說教的大家長坐在身邊,再多的自我表達都是浪費時間。

「牢騷型媽味」:劉敏濤

《花少4》開播後,很多人表示旅遊中的劉敏濤像極了自己的媽媽,因為她好像隨時隨地都在發牢騷。

因為頭天露營沒睡好,劉敏濤就「淚失禁」體質上身,一個人默默地躲在角落裡哭,抱怨自己血壓高喘不上氣,說自己其實也不想給大家帶去壓力:

大家知道劉敏濤睡不好以後就幫她想辦法解決,但無論是一個人睡還是換房間睡,劉敏濤都是搖頭拒絕,因為她覺得換房間自己的壓力會更大:

後來在楊冪的勸說下劉敏濤選擇妥協,上了房車後又開始抱怨對房車的各種不滿,比如床單是濕的、電風吹是壞的、防墊會睡不好之類的,最後還是丁程鑫幫忙找來了睡袋,劉敏濤才罷休。

講真,不誇張地說這季《花少》播了幾期,劉敏濤就哭了幾期,她總能輕而易舉地找到任何令自己不滿的地方,但她又清楚地知道旅行中不該給大家帶去麻煩,更知道抱怨對要解決的事情根本無濟於事,但還是忍不住要發牢騷,在兩種負面情緒的交織下,這才數度崩潰。

「固執型媽味」:張凱麗

和劉敏濤一起散發「媽味」的,還有張凱麗。

只不過,劉敏濤雖然愛發牢騷,但她內心深處還是願意聽勸的,而張凱麗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中國式家庭中,典型的「固執己見」型大家長,一意孤行根本不聽勸。

比如吃火鍋的時候,因為人數比較多,所以劉敏濤提前洗好了兩個鍋。張凱麗卻一定要用自己喜歡的「鴛鴦鍋」,指揮劉敏濤冒著大雨去營地找鍋。

鍋安排到位了,張凱麗又吵著想吃雞蛋,也不管大傢伙怎麼勸,一炒就是十個雞蛋,火鍋配炒雞蛋這種說法還真是頭一回見,問題是,除了張凱麗自己,其他人並不想吃雞蛋。

張凱麗有點暈車,楊冪為她貼心地準備了暈車藥,然而張凱麗並不買帳,她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由自己來開車,自稱分散注意力就不會暈車了。大傢伙當然覺得這種說法很不靠譜,所以韓東君明確拒絕了她,眼看爭論不過,張凱麗就獨自跑走找攝製組哭去了。

代入一下同行的小夥伴,只能說真的有夠窒息……

「操心型媽味」:伊能靜

有一說一,「媽味」這個詞的創始人就是伊能靜。

兩年前伊能靜上《浪姐》的時候,就讓人感受到了事無巨細的「媽媽型奉獻精神」,她好像把所有人都當成了自家孩子那般對待,無處安放的母愛讓她屢屢操碎了心。

具體表現形式為,隊里有幾個妹妹沒有太多的舞台表演經驗,伊能靜主動地把自己代入了「帶娃」人設中,用堅定的眼神示意自己一定會承擔起把「孩子們」教育好的職責,嘔心瀝血地一對一指導。

由於指導難度太大,伊能靜累到扶牆痛哭,輸出了一連串「我太累了」、「為了幫她們我付出了好多」等熟悉的媽媽式金句,簡直太像自己媽媽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了……

不僅如此,伊能靜還很操心隊友們私下裡的生活,比如糾正她們的飲食習慣:

像人生導師般,勸導她們要對自己有信心等等。

難怪當時網友都說:嗯?咱媽怎麼上節目了?

「自負型媽味」:孫儷

還有一種媽味,雖不太沖,但隱隱約約透露著一種好為人師的意味,比如,孫儷。

眾所周知,孫儷是圈內著名的養生達人,她總在各種平台不遺餘力地宣傳各種中老年粉絲愛看的養生小tips:

曾經還因為帶領過身邊人4個月暴瘦30斤上熱搜,當時有人懷疑這樣減肥會不會復胖,孫儷立馬下場拍著胸脯表示:放心,有我在,不可能胖!

對此,孫儷對於自己的養生之道就更加自信了,面對鏡頭一有機會,就開始大談特談自己的養生秘籍,問題是……雖然孫儷熱衷於養生,但是她每次出現好像都能引發一些狀態不好的討論,這是可以說的嗎?

so,孫儷的養生方法究竟是不是適用於所有人,只能說是仁者見仁了。

綜上所述,「媽味」和「爹味」最大的區別在於,「媽味」的出發點更多的是傾向於「我為了你好」,而「爹味」的核心則是「你必須服從我」,所以和大眾對「爹味」的一致抵制比起來,「媽味」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厭惡,卻還是會令人不適。

這一觀感也對應了現實生活中部分媽媽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媽味」過濃的媽媽往往和孩子之間易生嫌隙,當然我們不是在否定媽媽們的付出,只是希望她們能夠理解,親情也需要遵循互相尊重的基礎。

現如今「媽味」和「爹味」一樣成為了貶義詞,但希望有一天,這兩個詞都能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得到正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9dd1a2192a866c409847de5663999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