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通、要素通、灣區通,解碼深中通道的超級「連通」意義

2024-07-01     金羊網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穿雲跨海,於6月30日下午3點正式「上崗」。歷時7年建設,這座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迎來通車,成為珠江口又一重要東西向通道。

深中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全長約24公里,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1公里,起自深圳機場互通立交,向西跨越伶仃洋海域,通過萬頃沙互通與南中高速連接,在中山市馬鞍島登陸,與中開高速對接。通車後,從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將從2小時縮短至30分鐘。

一橋通,道道通。深中通道的通車,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出行,也利於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高效暢通地流動。深中通道和其他跨江通道形成超級通道群,共同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

通車後的深中通道。

民生「通」

「以前要先往北經過虎門大橋,再往南才到深圳,大概需要2個小時。」中山人邱先生有時會開車前往深圳會友,車程2小時是常態。

深中通道通車之前,珠三角珠江口東西兩岸主要過江通道為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1997年通車的虎門大橋設計車流量為日均8萬標準車次,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通車後的車流量早已遠遠超過設計標準,單日最高時曾接近20萬車次。南沙大橋的建成,分擔了虎門大橋的車流量,2023年,南沙大橋車流較通車初期增長120%,遠超10萬車次/日的設計流量。兩座橋的高車流量也說明,珠江口東西向跨江通道還未飽和。

翻開地圖,可以看到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都處在珠江口北端,從虎門大橋到港珠大橋60公里的範圍內,此前沒有一座直連通道,珠海中山與深圳東莞互通,需先北上過江再折道南下。深中通道的通車改變了這一現狀,其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31公里,這也就是說剛好在60多公里的水面上架起一座橫跨珠江口的通道,中山深圳之間半小時可達。

深圳中山之間架起直通通道,不僅只是深圳、中山兩地居民受益,大灣區多個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便利,不少交通運輸行業企業調整行駛路線。粵港汽車運輸聯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深中通道開通前,中山市民如需到達香港市區,車程在3小時以上。開通後,粵港直通巴線路調整為行經深中通道,中山2小時以內即可抵達香港市區。

藉助深中通道帶來的便利,珠江口兩岸的城市投入更多資源豐富出行方式。比如,深中兩市開通跨市公交,中山投入運營深中航空港,每天開行多巴士往返中山博覽中心和深圳機場的。同樣,江門也同步運營深圳機場江門航空港,這是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在江門、珠西地區的延伸服務點,為深江對接提供一站式異地值機、機場專線服務,深江空港快線也開始投入運營。

深中通道。

要素「通」

深中通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串聯起了前海、南沙、橫琴、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聯通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兩廊」,不僅帶動交通運輸的高效運轉,也使得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得以在大灣區更加高效暢通地流動。

廣東財經大學大灣區雙循環發展研究院教授矯萍認為,上述平台之間的物理距離,隨著深中通道的開通,就將被大大縮短。未來四大平台將作為粵港澳合作的主戰場,在發展經驗的互通有無和借鑑、協同創新等方面,將迎來較大發展的空間。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陳池表示,深中通道的貫通完善了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運輸體系,將進一步促進深圳、中山、廣州和江門等區域多城聯動,有利於持續釋放灣區發展勢能。他認為,各地可以以深中通道通車為契機,打通要素市場,引導廣州、深圳及香港創新資源在珠江口西岸開花結果,為打造創新灣區添磚加瓦。

大灣區多個城市已開始積極謀劃,搶抓深中通道帶來的機遇。通過南中高速萬頃沙支線與深中通道聯通,廣州南沙未來與深圳車程有望縮短至20分鐘,與中山縮短至15分鐘。為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南沙將謀劃「深中通道」片區。「深中通道」片區,主要是指萬頃沙北至15涌、南至18涌,大概8平方公里的區域。根據規劃,「深中通道」片區作為南沙港後方產業腹地,未來重點發展健康研發智造及高端醫療服務業,與深圳、中山等周邊城市產業差異性化發展,打造「廣深產業融合示範區」。

為了承接深圳的創新和產業輻射,珠江口西岸的中山,則已做了許多準備工作。比如在深中通道登陸點旁的馬鞍島東部,由深中兩地國資平台聯手打造的深中產業協作示範園區——灣區未來科技城,建設工作進入收尾階段,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園區將致力於打造成「深圳研發+中山轉化」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示範標杆。深圳、中山的牽手還遠不止於此,中山還提出打造深中經濟合作區,探索「深圳總部+中山製造」「深圳鏈主+中山配套」「深圳研發+中山轉化」的產業聯動新模式。

灣區「通」

實際上,深中通道不僅為經濟要素、創新要素流動帶來便利,更被寄予厚望,希望借通車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水平。

此前,深圳市、中山市兩地公積金管理中心共同簽署《推動深圳市中山市住房公積金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標誌著深中住房公積金互認互通、一體化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目前,深中兩地公積金在提取、貸款政策方面逐步協同。兩地公積金管理中心深入探討、多方聯動,已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互聯互通,同時雙方設立「深中辦事專窗」和專項服務熱線,實施「一對一」定向服務,「同城化」辦理深圳和中山繳存職工購房提取、退休提取、租房提取等20多項業務。

公積金只是深中兩地「同城化」的一個案例,隨著深中通道的通車,未來將有更多城市、更多領域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教授靳文舟指出,深中通道的通車是大灣區一體化進程中的一道東風,對珠江西岸的城市而言有著積極影響。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劉江華建議加快深中通道連接區域內的同城化建設,在醫療、社會保障和教育等領域率先探索解決方案,為投資者、創業就業群體營造業居平衡的良好環境。

深中通道通車後,與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加快形成「一小時通勤圈」。不僅如此,珠江口還在規劃和建設更多通道,包括蓮花山過江通道、獅子洋通道和深珠通道,這些通道未來將「組團」構成珠江口的超級通道,進一步點燃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引擎,助力形成世界級活力灣區,推動大灣區城市群產業創新資源對接共享,深化營商環境、文化旅遊、民生事業、社會治理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在更大範圍內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

采寫:南都記者蔣臻 實習生鄭子璇

圖片由粵交集宣提供

編輯:鄭健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8ecf8a3e85b6edbdc758d97e9393c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