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禁播,內娛就缺這國產狠片

2023-11-06     獨立魚電影

原標題:差點被禁播,內娛就缺這國產狠片

反腐題材,向來是國產片尺度敏感區。

國慶檔票房之首的反腐片《堅如磐石》,就屢被提及刪減問題。

但實際上,影片所謂的尺度,不過是高層犯罪帶來的視覺奇觀。

這些官員為何墮落至此,片中隻字未提。

許多關鍵人物甚至成了背景板,故事全靠觀眾腦補。

如此一來,所謂的尺度淪為噱頭,對權力的墮落與濫用沒有任何反思。

最終遭到了無數觀眾的吐槽。

題材屢屢碰壁,也讓網友不禁產生懷疑:

難道,國內真的拍不出好的反腐電影嗎?

魚叔想起一部私藏已久的國產老片。

由於對特權階級的惡行揭露得過分直白,當時一直沒有製片廠願意投拍。

好不容易拍攝完成,卻又被卡著難以上映。

趁著這個機會,今天就來看看這部43年前的「大尺度」反腐片——

《法庭內外》

本片提名了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那個時候,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國電影金雞獎,分量還是很足的。

切實遵循了「六親不認,只認作品」的評獎原則。

不少重要獎項,如果評委覺得沒有合適的得獎者,直接「空缺」不頒。

第一屆金雞獎影帝空缺

而這部《法庭內外》,正是當年的三強之一。

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一起,受到了高度認可。

電影的主演之一,是大家的老熟人,陳佩斯

提到他,想必不少人都會想到春晚上,那個嬉皮笑臉的「小光頭」。

搞笑的肢體動作,准能戳中觀眾的笑點。

「隊長,別開槍,是我」

但在本片中,他卻拋棄了「喜劇人」形象。

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好逸惡勞、欺男霸女的反派小流氓。

喜劇演員演惡人,這反差多少讓人感到驚喜。

電影開場,就是一起交通肇事案

體操運動員姜燕燕訓練結束,準備回家。

漆黑的夜晚,她獨自走在小路上。

就在這時,一輛黑色轎車向她駛來,徑直將她撞翻在地。

沒有絲毫要停車查看的樣子,當即揚長而去。

等到警察趕來,姜燕燕已經沒了呼吸。

沒想到,肇事司機竟然主動投案。

他是市革委機關領導的專職司機,姓許

當天執行任務時,因為失誤,不小心撞到了姜燕燕。

而且天黑霧濃,睡眠不足又喝了酒,當時沒注意。

這樣一來,案情似乎很快明晰,司機難逃責罰。

然而,等到開庭當天,審判結果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法院宣判,許司機雖然構成交通肇事罪,但介於他主動投案,認錯態度良好,且一直以來工作認真負責,沒有其他犯罪記錄。

所以,免於刑事處罰,不予追究。

顯然,這個結果完全不符合法律邏輯。

憑什麼高官的司機撞死人,就能無罪釋放?

很快,這起案件就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身為中級法院院長,尚院長同樣注意到了這點。

她當即攔下這起案件,決定重新審理。

就在這時,法院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許司機沒有壓死人,他無罪。

院長索性就先順著這條線索查下去。

很快,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雖說是許司機的車,但當天的駕駛人絕對不會是他。

案發的時間段,他有非常明確的不在場證明。

害死姜燕燕的真兇,另有其人。

追問之下,司機終於道出實情。

說當天晚上開車的,是一位叫做張志鵬的青年。

對方倒也毫不遮掩,將所有的罪行都認了下來。

他和領導的兒子夏歡,關係很好。

所以可以借到機關里的車。

但,事情依舊不合邏輯。

張志鵬是一個無業青年,為何許先生要替他頂罪。

而這其中,夏歡的身份最為引人注目。

由於兩人當時都在車上,尚院長決定同時提審夏歡和張志鵬。

果不其然,漏洞出現了。

當問及被害者是被哪個部位撞到時,兩人的答案出現分歧。

而夏歡,是回答正確的那個。

真兇是誰,答案呼之欲出。

無奈之下,張志鵬只能坦白。

之所以出面頂罪,是因為夏歡媽媽承諾給他安排個好工作。

另一邊,得知真相敗露的夏歡卻絲毫不緊張。

氣勢洶洶地看著審判員,脫口而出——

就是我撞的,又怎麼樣?

看到這裡,案情似乎並不複雜。

懸疑點也很快揭露,後面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事實上,電影精彩的部分才剛剛開始。

案件有所突破,本該是件值得喜悅的事情。

但對於尚院長而言,卻不盡然。

比案件本身更難處理的,是官場中的人情世故和盤根錯節的權力關係。

於私來看,尚院長和夏歡一家,淵源頗深

戰爭年代,她就受到了夏歡的父親夏主任的諸多關照。

動盪時期,丈夫蒙冤,憤恨而亡。

多年以來,也是夏主任幫他反覆申訴。

這才終於讓她丈夫有了平反的可能。

甚至現在當上法院院長,也是承蒙對方的提拔。

對此,尚院長一直心懷感恩,希望能有機會報答對方。

如今,讓她將恩人的兒子親手送進監獄,確實有些難以下定決心。

再加上,夏歡的母親三番五次想要說服她從輕處理。

憑尚院長現在的官職,完全有包庇夏歡的能力。

但問題是,如果自己徇私枉法,又該如何向受害者的母親交代。

於公來看,官官相護的大環境下,舉步維艱。

中級法院剛剛介入案件時,就有同事勸說她不要介入太多。

哪怕是為了自身仕途,還是儘量避免和高官的案件有所牽扯。

區級法院之所以會那般判決,一定是存在「人情交易」。

當夏歡的罪行坐實後,前來找她談話的領導幹部更是多不勝數。

紛紛以「關係」為由,希望她能網開一面。

口頭處罰堵住大家的嘴就行了。

在道德和情感,公平和私慾的拉扯下,尚院長越發難以下定決心。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對的並不是簡單的刑事案件。

要抵抗的,是長久存在的特權思想。

就在這時,一個意料之外的人敲響了辦公室的大門。

步履蹣跚的夏主任,推門走了進來。

沒有過多言語,簡單幾句對話後,留下一句「法不徇情」便離開。

簡單的四個字,讓尚院長回想起第一天當上法官時,前往夏家拜訪。

身邊這個男人,曾經給自己的忠告——

你要執法如山

俗話說,法不徇情啊

現如今,他在這種情況下,再次說出這四個字,無疑是對她最大的鼓勵。

很快,新一輪庭審如期而至。

案件的真相也終於得以揭開。

身為高官子弟,夏歡自幼深受母親的寵溺。

不管犯了什麼錯,反正總有家人幫他兜底。

漸漸地,他變得越發肆無忌憚,整日在街上調戲漂亮姑娘。

一旦得手,立馬棄之腦後,換個新的。

死者姜燕燕,就是他的目標之一。

起初,他冒充記者潛入體操隊。

想要以此為契機,拉近關係。

卻不料,女孩一眼看穿計謀,並將他拒之門外。

欺騙不成,索性開始糾纏。

可姜燕燕非但不接受,還對他冷眼相向。

從小被寵著長大的夏歡,哪兒受過這種委屈。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

趁著姜燕燕訓練結束回家,借來父親的車攔截女孩。

趁著夜黑風高,想要強上。

但,女孩反抗激烈。

混亂之中,趁機在夏歡臉上猛抓一把,下車逃跑。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夏歡。

惡向膽邊生,踩下油門就撞死了姜燕燕。

人證物證俱全。

最終,夏歡因強姦未遂和故意殺人罪,被法院判處死刑。

正因此,電影公映後,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田華飾演的女法官形象過於深入人心,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青天女神」。

甚至接連收到很多觀眾寄來的伸冤信。

影片和現在諸多主旋律電影最大的區別在於,塑造尚院長這種正面形象時,也沒有忽略刻畫她的猶豫和搖擺。

而是將她面臨的難處,全部攤開在觀眾面前。

對於反派,電影也試圖探索了其惡的形成過程。

夏歡之所以如此蠻橫霸道、目空一切的性格,與他的經歷有關。

早年間,夏歡的父母也曾被打倒。

他一度生活拮据,處處受人白眼,甚至連一份臨時工也找不到。

那時,他和一幫社會上的流氓混在了一起,逐漸開始墮落。

等到父母重新掌權,他繼續過著吊兒郎當的混混生活。

而父母深知兒子因為受到自己的牽連,吃了太多苦,就一味地寵溺,疏忽了教育。

致使夏歡變得越來越肆意妄為。

此外,在懸疑探案的背後,電影也映襯出了時代之下的官場眾生相。

夏歡的母親柳主任,是特權階級的典型代表。

得知兒子肇事逃逸,她的第一反應是找人背鍋。

深諳官場套路的她,當即開始打通各方關係。

在尚院長面前,反覆提及夏家此前的幫助,試圖道德綁架對方。

後來事件敗露,法院這邊咬死不放。

她又向其他官員施壓,希望能夠以官壓官,迫使案件無法推進。

出於對兒子無底線的寵溺,仗著官職妄圖影響公平。

甚至,想要拉著無辜的人下水。

這種被特權思想荼毒的母愛,成為導致兒子犯罪的直接動因。

柳主任的秘書,特權階級的走狗。

庭審結束後,他前往受害者母親家,送上「慰問」。

希望她不要繼續追究,並承諾以後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幫她解決。

許司機之所以會頂罪,也是由他出面說服。

先是打情感牌,稱對方能有現今的生活,全靠夏主任提攜。

如果夏主任的兒子被抓進去,領導的臉往哪兒擱。

眼瞅著對方上套,他仍不忘添柴加火。

稱夏歡肇事傷人的錯,全是因為司機把車借了出去。

一來二往,這鍋怎麼都該司機來背。

顯然,為領導「擦屁股」這種收買人心的事情沒少干。

為謀求官職,他們趨炎附勢,對上司溜須拍馬。

這類人,正是陰暗事件背後的真正執行者。

再者,就是尚院長的同事,老金。

按理來說,同為法院工作人員,如何維持公平才是首要任務。

然而,他從一開始,就不停勸說維持原判。

在他看來,正義遠沒有人情重要。

當夏歡成為嫌疑人之後,他立刻以生病為由,告假回家。

目的,不過是為了不得罪人,以免日後仕途受到影響。

可悲的是,官場之中,這類在官威之下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屬實不少。

編劇之所以選擇寫這樣一個故事,也是受到現實中三件真實事件的啟發

第一件,發生在農村廣播站。

編劇遇到流氓冒充招兵的軍官,欺騙並強姦農村姑娘的案子。

由於當時犯人是某幹部的兒子,所以案件不了了之。

第二件,是他了解到的一起車禍案件。

文工團的女演員被汽車撞死,肇事者正是上一起案件肇事者的兄弟。

沒有駕照,車也是借來的。

但法院的最終判決卻是從輕發落。

原因,盡在不言中。

最後一件,是他認識的法官在審案時,犯人父親的手下請他網開一面。

交換條件是對方會在畢業分配方面,照顧他的女兒。

社會發展至今,此類事件仍然層出不窮。

從「我爸是李剛」,到李天一。

足以見得,無論什麼時代,體制內的強權都在暗潮湧動。

執法者失職,投機者鑽空子,都有可能造成權力的失控,特權級的為所欲為。

如此一來,談何公平和正義。

普通人的權益,又該由誰來保護?

其實,電影的製作在當時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

編劇就曾說起,當時有人傳達意見,要把電影的故事背景改到76年以前。

但最終,編輯和導演都頂住了壓力,堅持不做修改。

因為如果不這樣,電影就不具備對當下時代的批判性,也不利於法治社會的發展。

魚叔還是相信。

黑暗中的惡行,或許可以短暫地被掩蓋。

但只要有人還在堅持。

總會有雲開見月的一天。

正如片中尚法官所說的那句話——

法律是無情的

沒有法治,就不能成為一個國家

有法不依,等於無法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85b049cd908460c514bcd27b376d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