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這種不良妊娠,北京尚且2/3漏診

2019-11-14     科學網

文 | 張思瑋

伴隨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世界各國的糖尿病(DM)發生率都在迅速增長。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有1.14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中,僅有49.2%的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每年的11月14日為「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防控糖尿病,保護你的家庭」。

「關注糖尿病人群,一定不能忽視妊娠合併糖尿病,它關係著一個家庭、一個民族的健康繁衍。」

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楊慧霞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我國二胎政策放開後,高齡、孕前超重或肥胖等高危孕婦比例增加,孕前糖尿病孕婦比例也進一步增加。

女性孕前空腹血糖受損和糖尿病,均與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顯著相關。

就在前不久,楊慧霞團隊與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馬旭教授團隊,聯合展開了一項大樣本的人群研究,用詳實的數據證實了上述結論。相關研究發表在PLOS MEDICINE上。

圍孕期血糖水平控制欠佳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副教授魏玉梅表示,當前我國孕前糖尿病孕婦普遍存在孕前知曉率低,特別在農村地區。此外,即便已診斷為妊娠合併糖尿病,孕婦圍孕期血糖水平控制情況也不盡人意。

「因此,孕前孕期加強血糖檢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對於改善妊娠結局非常重要。」楊慧霞說,先前研究已證實,通過孕期有效的血糖管理,其不良結局風險明顯降低。

但是,基於孕前血糖水平對妊娠結局影響的研究較少。

血糖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呈正相關

孕婦將孕期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範圍內,會明顯降低母兒不良結局的發生風險。

在做全國多中心大樣本研究之前,楊慧霞團隊已經在北京地區15家醫院進行了前期調研。他們發現,僅有1/3女性能在孕前得到診斷糖尿病,2/3是備孕前被漏診了。

「北京地區醫療條件相對比較好,對妊娠合併糖尿病認識尚且如此。那麼,農村地區會不會更差。」楊慧霞說,最終研究結果驗證了他們的研究設想。

「從政府的決策上來說,應該加強這種孕前糖尿病的篩查,也就是說,在孕前或者早孕期的時候,孕婦就要做一個空腹血糖的篩查。」

「未來,我們還將就這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楊慧霞團隊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建立了我國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及干預方法。她呼籲,全社會都應該關注孕產婦孕期血糖水平,進而減少我國孕產婦和新生兒成為「糖媽」「糖寶」的風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292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6B8aG4BMH2_cNUgd8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