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山這位老師,教書育人半輩子 退休返鄉治村子

2022-05-10     家在硯山

原標題:硯山這位老師,教書育人半輩子 退休返鄉治村子

·····················以上廣告······················

「前半生獻給了教育,後半生獻給了家鄉。」這是對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盤龍鄉法土龍村小組黨支部書記李加護的真實寫照。

2018年,李加護從教育的崗位上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為家鄉鄉村振興出謀劃策,退休不褪色,老來顯擔當,讓村裡的群眾看在眼裡、暖在心裡。

李加護從事教育工作36年,村裡90%以上的年輕人都是他的學生,甚至很多家庭里的兩代人都是他的學生,在村裡頗有名望。2021年村「兩委」換屆,在村民的擁護和推選下,李加護高票當選硯山縣盤龍彝族鄉法土龍村黨支部書記、村小組長,從老書記手中接過擔子,以一名退休黨員身份服務群眾、回饋家鄉。在選舉大會上,李加護當著全村人的面表態 「我生在法土龍、長在法土龍,現在退休了,回到法土龍,是村裡的一員,我有責任接下接力棒,為鄉村振興盡一份力,絕不能辜負了大家的期望」。

在盤龍鄉法土龍村大夥都喊李加護為「五書記」,一提到他,人人都贊口不絕。

線上「喊話書記」

喂、喂、喂!垃圾不要亂丟,放進垃圾桶,我們天天對著廣播喊話,有些同志就是不長記性,還要亂丟嗎?」。李加護每天都會來到村小組活動室進行喊話,打開視頻智慧監控系統,時刻關注村裡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對於亂丟垃圾、家畜糞便清理不及時、隨意粘貼小廣告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喊話勸導,提醒村民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時,還會通過「雲廣播」及時將「上級政策宣講到戶、支部決議傳達到戶、公益活動發動到戶、意見建議徵求到戶」,切實做到「村裡的事村裡人要做主,黨員要帶頭,群眾要知道、要參與」。

治亂「紅臉書記」

法土龍村位於「文硯同城化」中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土地平坦寬闊,環境衛生問題依然是最大短板。李加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上任後先是組建了老年協會、黨員突擊隊、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5支隊伍」,每天組織班子成員開展1次村內道路、河塘溝渠、環境衛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村民整改,對屢教不改的群眾就按村規民約進行懲罰,直致整改為止,使全村人民群眾個個都形成了「雞要關狗要拴,放牛出門帶鏟鏟」、「村規民約你不理、出門辦事不理你」等共識。

帶頭「致富書記」

「只有群眾富了、腰包鼓了,集體經濟上去了,村裡才有錢幹事,群眾才會服你,」李加護說。他上任後,先是對全村的集體資產、資源等摸得一清二楚,從盤活閒置荒山林地、河塘等「沉睡」資源入手,通過承包經營、資產租賃等方式,讓「死資源」變「活資產」,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全村累計對外租賃集體土地300畝、魚塘10餘個,每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0餘萬元。此外,他抓住清水灣康養旅遊區落地村內建設契機,大力開發鄉村旅遊,充分挖掘服務潛力,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增收益。目前,法土龍村累計集體資金已突破200餘萬元,成了全鄉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新潮「遙控書記」

作為教師出生的書記,李加護善於學習和運用新科技,積極爭取新技術項目,籌措資金10萬元,在全村各大小路段、背街小巷安裝監控攝像頭47個,在全村4個村小組安裝「雲廣播」,實現了整村全時段監管、全覆蓋監測、可視化管控。同時接入雲智慧監控系統,村幹部只需一部手機就能適時查看村內情況、了解村民動態,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通過語音模式提醒群眾,切實增加了村民監督管控和村內治理便利度。在法土龍村,無論村幹部在何時何地,只需一部手機就能讓群眾聆聽到黨的聲音、感受到黨的溫暖。

善抓「文藝書記」

李加護非常重視村裡的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村裡老年社團作用,明確1名婦女委員專門負責文化工作,組建了4支文藝隊,在壯族「三月三」、「嘗新節」、「重陽節」等節日,舉辦各類民族文化演出活動,持續加強鄰邊村寨的團結共建,著力維護各民族和諧相處,多年以來,法土龍村及鄰邊村寨文化交融、和諧穩定,從未發生過各類民族矛盾問題。

通過李加護的身先士卒和人民群眾的積極主動參與,如今的法土龍,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村子變得乾淨、整潔、漂亮,路燈、休閒廣場、環保公廁等設施一應俱全,人民群眾的生活過得越來越滋潤。

來源:視聽文山,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家在硯山

01

聯繫我們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硯山平台

留言區抖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5103ca9cd2f5057bca279324e35ee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