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敏:中國快遞突破每年1200億件有何信號意義?

2023-12-09     中新經緯

原標題:趙小敏:中國快遞突破每年1200億件有何信號意義?

作者 趙小敏 貫鑠資本CEO

據媒體報道,近日,一件從雲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的快遞包裹,成為2023年第1200億件快件,同時,中國快遞年業務量連續三年突破1000億件。這一組數據包含怎樣的意義,預示快遞行業哪些新發展趨勢?

中國快遞首次在一年內突破1200億件,這一數據出現在疫情過後的一年,這展現出整個快遞物流行業的強大韌性和動力。2022年中國快遞包裹業務量同比增長2.1%,而這無疑為未來兩年的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中國快遞物流業的高質量發展,與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政策是緊密相連的。從消費端來看,2023年以來,全國各地都把促消費作為首要任務來推進,這也說明我們的提振消費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果。從物流端來看,快遞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國內經濟的穩中向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持續推進智慧物流的背景下,快遞業正在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和強大的動力。

在探討中國快遞行業的增長趨勢時,我們注意到中西部的增速明顯,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也開始顯現。此外,各種電商平台推出的促消費政策,也為快遞業的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這些都說明,中國的快遞行業正在從數量向質量轉變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其科技化程度和集中度都有明顯的提升。同時,快遞業正在經歷從初級向更高層次的數字化轉型,尤其是人工智慧的運用,使快遞業從過去的完全粗放型轉變為技術型的綜合性行業。這種轉型將重塑整個快遞業的商業模式,同時也將推動行業的升級換代。而在國際化的趨勢下,快遞業也需要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路線,這將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保障之一。

然而,隨著快遞業務量的不斷增長,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如何處理大量的包裝廢棄物、提高服務質量和消費者滿意度、增強科技化程度、保障快遞員勞動權益等問題都亟待解決。對此,我們需要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靈活性和激勵,同時也需要快遞企業,尤其是行業領軍企業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未來三到五年,快遞業的發展趨勢已經清晰地呈現出來。首先,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重中之重。其次,綠色化和可持續性在整個過程中也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再次,發展路徑也將經歷一次從追求數量到追求質量的轉變,這也可以看作是從過去的單純規模擴張轉向實力增強的過程。同時,行業需要完成三個重要方面的轉變,一是從以價格為主導的市場策略轉向以產品為主導,二是以產品為主導轉向以客戶為主導,三是從客戶主導進一步發展為整個行業的一體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3314f8764d1350b54a3cadc0958ac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