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翻拍大熱韓劇,一直備受詬病。
一說翻拍,大多意味著尺度銳減,處處閹割。
連帶著內核降級,變成了糟蹋原作的雞肋。
但最近,倒出現了一個稀有的反例。
韓劇《走進你的時間》,翻拍自現象級華語劇《想見你》。
原本是今年最受期待的新劇之一。
結果上線之後,引發群嘲。
「終於懂韓國人看中國翻拍韓劇的感受了」
更重要的是,韓版竟然也被閹割了。
什麼情況?
話不多說,咱們這就來審判一番——
《走進你的時間》
너의 시간 속으로
《想見你》原作無疑是現象級的。
它不僅包含燒腦的穿越設定、懸疑推理與愛情相結合的劇情。
還有對家庭議題的探討,和對社會邊緣人群的關懷。
加上播出時間特殊,陪伴了不少人疫情前期的難熬時光。
超83萬人打出9.2高分,一舉將許光漢捧成新一任國民男友。
按道理來講,珠玉在前,照著抄都壞不到哪裡去。
韓版翻拍,也確實延續了原版的故事框架。
幾處經典名場面,也進行了復刻。
比如雨中奔跑橋段,黃雨萱的背影讓李子維察覺了自己的喜歡。
還有多年後,黃雨萱與李子維激動人心的再碰面。
但之所以引發群嘲,正是因為它的「創新」之處。
比如,角色形象。
原版里,許光漢飾演的李子維一角深入人心。
學生時代開朗陽光,有著清新的少年氣。
後來他經歷好友自殺、愛人生離、自己也車禍殘疾。
李子維獨自承受著痛苦,一次次策劃推動著穿越,企圖挽救這一切悲劇。
隨著時間推移,年紀與心智確實都變得更為成熟。
但在韓版里,李子維比起成熟更像邋遢頹廢。
中韓網友聯動吐槽:怎麼成了丐幫版?
再就是刪減。
其實韓版與原版總集數一致,都是13集。
但在翻拍時,卻刪去了許多原版內容。
愛情部分,刪去了黃雨萱對王詮勝細碎的想念。
王詮勝空難兩年後,黃雨萱仍無法接受現實。
她穿著常服參加告別式,掉不出一滴眼淚。
她企盼能再見到愛人,絕望而又迫切。
甚至一反理智,又是相信算命師信口胡謅的話,又是用VR重回記憶。
搜索王詮勝的照片,從而開啟穿越主線,也是「想見你」主題下的符合邏輯的嘗試之一。
但等來的,除了毫無迴音的寂靜,就是愈發確定的愛意。
天人永隔的痛,讓崩潰在四下無人時來得更為猛烈。
韓版省略了這些看來有些荒誕的嘗試。
十分乾脆地讓黃雨萱直接表達自己悲傷的心情。
讓故事加速,更快地進入了主線。
除此之外,家庭關係的探討劇情,也砍去大半。
原版中,陳韻如家本就重男輕女。
父母分居鬧離婚,母親做著一份陪酒工作,弟弟又是家中頤使氣指的霸王。
陳韻如陰鬱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便來源於原生家庭。
但,27歲的黃雨萱穿越到陳韻如身上後。
直率的性格讓其解開了與弟弟的誤會。
多出十年的社會經驗,也讓她能更體諒母親。
這讓黃雨萱成了陳韻如家庭的粘合劑。
但韓版中,只保留了與弟弟的和解。
弟弟遭受校園霸凌的情節,和與母親關係改善的部分,被一一剔除。
這種刪減確實沒有影響主線,但卻埋下了不小的問題。
既然兩版劇集總時長相差不大,那刪除的部分補在哪裡了?
愛情線。
原版中,黃雨萱與李子維命中注定的愛情讓人動容。
因為「想見你」,2019年的黃雨萱穿越到1998年的陳韻如身上。
同樣為了見到愛人,2003年的李子維穿越到2010年的王詮勝身上。
二人穿越時間空間,透過名字長相,找到對方的靈魂,並與之相愛。
韓版深知《想見你》備受觀眾喜愛的部分,便將其他旁枝末節砍去。
並且有意識地加以側重,拉長了愛情部分劇情的占比。
比如不同於原作,韓版開場就亮明了戀愛箭頭。
陳韻如早在二人相遇前,就開始暗戀李子維。
李子維也不再是原作中有些臭屁、成績拉胯的頑劣學生。
而是成績優異的年級前五,用來給黃雨萱補課時施展魅力。
青春里,為了喜歡的女孩並肩打過的架。
也變成了李子維一個人展露霸總氣質的舞台。
原作里,主角之間的愛情糾葛確實是一大看點。
但附帶的青春明麗氣息也讓人感覺到美好。
主演身上的少年氣,讓糾葛也變得純粹。
但韓版改編後,男二號莫俊傑只好淪為旁觀男女主戀情的單薄工具人。
韓版男女主角的愛情綁定確實更緊密了。
甚至還附贈了原作中沒有的李子維的正式表白。
但卻讓原本豐富的劇情,慢慢變成二人戀愛的獨角戲。
愛情題材,確實是韓劇的核心科技。
營造奇怪的浪漫,也是韓劇長項。
但可惜的是,這些手法在此處失效了。
愛情固然是《想見你》的核心魅力之一,但卻並非獨立成因。
它與其他劇情彼此勾連,互相成就。
比如原作中,李子維對黃雨萱動心的一個重要節點,便是她幫弟弟解決霸凌問題。
黃雨萱在這件事上展現的獨立成熟,是她與陳韻如最大的區別。
而獨屬於黃雨萱的人格魅力,又剛好是李子維愛情的根基。
但這部分的省略反而削減了二人之間的羈絆,和這份愛情的分量。
雖然穿越的故事大框架還在,吸引著觀眾眼球。
但細節上的降級,同樣讓這份愛情失去了可信力。
像是二人之間的相處,原版幾乎冒著冗長的風險事無巨細地進行堆疊。
在一件件小事中,體會到李子維對於黃雨萱來說是多麼不可替代。
韓版倒是簡單許多,用結果代替過程。
不展現李子維有多好,只讓黃雨萱來說李子維有多好。
觀眾無法代入,自然無法在二人生離死別時,產生共情的遺憾與心痛。
那劇集最動人之處,也就無法成立了。
細節上的縮水,以及愛情部分的套路感,讓《走進你的時間》在中韓雙雙口碑撲街。
但翻車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內核的降級。
原版里的穿越,有一個悲傷的前提。
那就是王詮勝的死去,和陳韻如的自殺。
而阻止命運惡性循環的突破口,也正是改變陳韻如的決定。
可現實中,對邊緣人群的關注和理解從來都不夠。
這從陳韻如自殺時,彈幕的不理解也能窺見一二。
編劇有意編織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為的恰恰是吸引更多人將目光投向角落裡的他們。
像是王詮勝的故事並未出現在主線中,但原版中處處伏筆。
來暗示他在李子維穿越來之前的孤獨狀態。
王詮勝的死因,是性向被喜歡的人拿來當成傷害自己的利器。
不為世道所容的處境,迫使他絕望地投向大海。
但在韓版中,王詮勝是在定情現場,因違反安全駕駛規則車禍身亡。
意義完全更改,甚至有點好笑。
而陳韻如的命運處理,也重新掉入刻板印象中。
原版里,引發陳韻如自絕的誘因是來自年齡、家庭、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
到最後,她已經處於疾病狀態。
比起歇斯底里,她更接近絕望,所以她沒有多少眼淚。
面對莫俊傑焦急情形下的告白,她短暫地動搖過。
期間微妙的情緒轉變和表演空隙,被演員精準地把控了出來。
觀眾被帶領著開始思考角色狀態,完成去刻板化的體認。
但韓版陳韻如,更接近發瘋狀態。
加上對面韓版莫俊傑眼看喜歡的人要輕生卻無動於衷。
這場讓人物成立的自白重頭戲,變成了一場鬧劇。
韓國愛情劇的工業化改編的確讓作品在完成度上挑不出毛病。
但對原版的閹割與「創新」卻側重失誤。
這也是為何,有人會評價韓版改編是:
「去精華版想見你」
說到這,還是讓人疑惑:
韓版到底為什麼要這樣「降級」?
顯然不是審核原因。
更多的是創作邏輯上的顛倒。
原版《想見你》,主創是有意不去迎合市場的。
光是打磨劇本,就花了三年時間。
拒絕修改任何內容,也拒絕為穿越時間線增加更「易懂」的文字說明。
還堅定選擇了35歲的柯佳嬿出演有中學生階段的女主。
這並不符合以往台灣偶像劇的路線。
來源:澎湃新聞
而韓版,本身就是IP效應的產物。
減少嚴肅議題,增加愛情戲,也是為了所謂的擴大受眾。
值得注意的是,本劇由網飛出品、獨家播出。
首周拿到140萬播放量,位列全球非英語劇集第7位,雖不驚艷,但也算能打。
此外,播出一周後,電影版《想見你》也大張旗鼓地宣布上線網飛。
某種程度上,這是網飛又一次玩轉大數據。
把一部作品當成一個產品去開發利用。
從這個意義上,的確很像是內娛翻拍劇的邏輯。
都說翻拍輕鬆,但韓版改編卻再次提醒了觀眾。
一部好劇的成立,依靠的不僅僅是一個絕妙的故事骨架,又或形式、設定。
用來填充血肉的每一個鮮活細節、更深層次的話題考量,以及演員表演、視效音樂,方方面面缺一不可。
而失敗的經驗也不限國別,不僅這次。
《想見你》已是四年前的故事,用心之作經得起時間考驗。
但也諷刺地說明了,四年過去,竟然還有退步的餘地。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