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倩
近日,針對「夸克」平台和「網易CC」直播平台破壞網絡生態問題,國家網信辦指導廣東省網信辦依法約談相關平台負責人,對「夸克」平台實施50萬元罰款處罰,責令「網易CC」暫停「舞蹈」版塊信息更新7日,同時責令兩家平台立即全面深入整改,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這兩家平台之所以被查處,是因為未依法履行信息內容安全管理責任,傳播色情內容,破壞了網絡生態:「夸克」平台搜索結果呈現大量淫穢色情信息,並向用戶推薦色情低俗關鍵詞;「網易CC」直播平台的多個帳號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存在言行低俗、打色情擦邊球等問題,而平台未對此進行有效整治,反而在首屏「娛樂」頻道「舞蹈」版塊等重點環節呈現。
平台本應堅持主流價值導向,加強信息內容管理,對宣揚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依法採取處置措施,但出於博取流量、謀取利益等「現實因素」考慮,一些平台對違法有害信息往往選擇性忽視,甚至充當不良有害信息的推手,實屬方向性錯誤。
平台以身試法、知法犯法,被監管部門依法懲處,是玩火燒身、咎由自取。近年來,網信部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依法管網,查處了多家觸碰法律紅線、逾越法律底線的知名平台或公司,得到廣大網民支持。此次查處「夸克」平台和「網易CC」直播平台雖是個案,但也是近年來我國網絡生態治理的一個縮影。
為構建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有關部門加快網絡立法步伐,推動出台了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明確網絡信息內容傳播規範和相關主體的責任,為治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公共利益、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諸多亂象提供了法律依據。在執法層面,相關部門深入開展「清朗」「凈網」等系列專項行動,通過執法約談、責令整改、下架、停更、罰款、通報等手段,全面整治「飯圈」亂象、流量造假、網絡「黑公關」等突出問題,依法查辦了一批大案要案。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有關部門共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5430餘萬條,處置帳號680餘萬個,下架違法違規應用程式2890餘款,關閉網站7300多家,對不法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懾,有力維護了網民合法權益。
當前,網絡生態治理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離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比如,網絡詐騙、網絡色情、網絡暴力、網絡個人信息和數據泄露等問題依然突出。這些亂象背後的深層次問題比較複雜,既與不法分子愈發呈現職業化、團伙化趨勢,且隱蔽性強有關,也與個別平台企業法治意識不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有關。對此,有關方面要拿出「啃硬骨頭」、打攻堅戰的決心和韌勁,做到嚴厲打擊和引導規範並重,亂象治理與權益保護並舉。同時,也要注重治理創新,進一步發揮規則制定、技術升級、功能調整、產品優化等手段在管網治網中的關鍵作用,推出全鏈條、體系化治理措施,一抓到底、標本兼治。
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共建網絡美好家園,平台需要承擔起主體責任,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網民的心聲。網絡平台上充斥各類真假難辨、造謠傳謠、謾罵撕裂的內容,說到底還是平台把關「失守」,還是「重流量,輕管理」的底層邏輯在作祟。有鑒於此,網絡平台要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摒棄蹭炒熱點吸粉引流「走捷徑」的錯誤觀念,不斷健全帳號註冊、運營和關閉全流程全鏈條管理制度。同時,對於排查梳理出的各類違法犯罪線索,要依法及時通報相關部門,讓網絡違法行為難逃法律嚴懲。
隨著網絡生態治理進程向縱深推進,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相關平台抱著僥倖心理「走捷徑」的做法,將越來越難以行得通。對網絡平台來說,唯有加強網際網路內容建設和管理,始終沿著法治軌道健康運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才能真正做到行穩致遠、流量「長紅」。(法治日報)
[ 責編:王宏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31c6a9911cf1bdc957e28145fd456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