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時的「斤兩」,與智商成正比關係?這項研究要客觀看待

2022-05-12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寶寶出生時的「斤兩」,與智商成正比關係?這項研究要客觀看待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醫生的一句「母子平安」,無疑是對寶媽最大的安慰。

但大家發現沒有?醫護人員除了會報出寶寶的性別外,往往還會大聲說出寶寶是「幾斤幾兩」。

對此,有些老人會認為「寶寶體重越高,智商也越高」,覺得寶寶體重越高越好,希望寶媽能生個「胖娃娃」。甚至有一些年輕人,也認為孩子出生時的體重跟智商之間存在某種關聯。

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寶寶出生時的體重,跟智商到底有什麼關聯?

為什麼醫護人員會報出寶寶的出生體重?

1.方便父母分辨

寶寶們在剛出生時,都是「小小一隻」,五官也「皺皺巴巴」,家長們第一次見面,往往很難進行分辨。

而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大多不盡相同,醫護人員報出寶寶「幾斤幾兩」,更方便家屬來辨認自家孩子。

另外醫護人員會將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信息,記錄到手環上,這就相當於他們的第一張「身份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家長抱錯娃。

2.準備後續的監測記錄

寶寶從出生開始,一直到6歲左右,醫生都會要求家長帶娃按時體檢。

而孩子的體重、身高變化,是判斷他們發育情況的重要依據,醫護人員記錄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也是在為後續監測孩子的發育情況做準備。

3.初步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態

在寶寶出生前的整個發育過程中,各個器官的生長、增重是相對平衡的,所以通過寶寶的總體重,我們可以初步判斷其發育情況、健康狀態。

從醫學上來說,寶寶的正常體重為2.5-4kg,如果不足2.5kg,會被認定為「低出生體重兒」,而超過4kg,則會被認定為「巨大兒」,兩者均屬於高危新生兒。

寶寶出生時的體重,與智商有啥關係?

關於寶寶出生體重與智商的關係,很多科學家都曾進行專門研究。

比如英國醫學研究協會理查斯博士做過這樣一項調查,他對3900名1946年出生的不同性別孩子,進行長時間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出生體重確實與智力成正比,但有一個前提是,出生體重要在正常範圍內。

即在刨除了低出生體重兒、巨大兒之後,出生體重越高的孩子,長大後總體表現是智商更高。

乍看上去,這樣的研究結果似乎與我國的說法不謀而合。

但科學家們還表示,影響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很多,出生體重僅是很小的一個方面,而且這項研究樣本較少,且不具備代表性,不足以用以判定寶寶出生體重越高、智商越高。

所以我們一定要客觀看待這項研究結果,那些一心想生出「胖娃娃」的准媽媽千萬要注意,寶寶體重並不是越高越好處在正常範圍內才是最佳狀態。

一旦生出巨大兒,不僅分娩時會更困難,增加潛在安全隱患,而且寶寶在長大後,會比正常體重的孩子更容易肥胖,患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機率也會更高。

如何控制寶寶的出生體重?

1.注意自身孕期自重變化

正常情況下,孕媽整個孕期體重增加平均值應該在12.5kg左右。

孕早期時,由於孕吐反應嚴重,前3個月時間裡,大部分孕媽體重增加只有1-1.5kg,甚至有的孕媽體重還會不增反降,都是正常情況。

等來到孕中期(4-6個月)後,胎兒快速發育,准媽媽的體重會進一步增加,一般每兩周增加1kg左右。

等到孕晚期(7-9個月)時,胎兒發育速度進一步加快,准媽媽的體重上升速度也會加速,直至生產前,會增加5-6kg之多。

我們要想控制好寶寶的體重範圍,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體重變化,如果孕中期、晚期體重「瘋長」,就要在飲食上多小心了,以免生出「巨大兒」。

2.控制飲食

孕期的營養補充關鍵在於全面均衡,而非一味地加大營養攝入。

我們在孕期的飲食上,應該儘量做到少食多餐,減少油脂、高糖、高鹽食品的攝入,只需保證寶寶充足的營養供給即可,防止暴飲暴食。

3.關注胎兒發育情況

無論是對準媽媽自身,還是肚子裡的寶寶,每次產檢都非常重要,我們在一定要按時完成,關注胎兒的發育情況,判斷寶寶發育速度是否正常,一旦發現過快或者過慢,都要及時就醫,確保寶寶的體重處在正常範圍內。

老苗結語:

寶寶出生體重過高或者過低,都不是好事,准媽媽在孕期一定要多注意。

尤其在飲食方面,大家要儘量做到「少而精」,切忌大補特補,只有在攝入充足營養的前提下,控制好自身的體重增長,才能生出一名健康的寶寶。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出生時體重是多少?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2c49dacd3d65000befb45b62aaf6b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