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海
在我的老家,後山上有山泉,百姓稱之為「滴水泉」。
泉如其名,水流很小,小到幾乎可以視而不見,只是有小水滴日夜不停從高大的岩體上,很均勻地落下。
小的時候,禮拜天我總喜歡去後山上,坐在一塊石頭上靜靜地看山泉。倘若天氣晴好,陽光充足,小水滴從岩體上落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一顆顆散落的銀珠子,閃著五顏六色的光芒。一滴、一滴、一滴又如跳動的脈搏,很有規律地落在地上的一塊青石上,發出叮咚、叮咚、叮咚的聲響,聲音雖然很微弱,但在寂靜的山谷中,依然清晰悅耳。一陣風吹過,小水滴會不受控制被風吹散,風過後,小水滴依然回歸正常,落在原地,周而復始。
走到石岩下,會發現堅固的青石被水滴日夜滋養,已經黝黑髮亮,水滴落下的地方有一個很深的凹坑,也正是從那時起,我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
其實,小水滴的力量很小,小到滴落在手掌心都無太大的知覺,小到無法抗拒風,一陣輕風吹過,它就會被吹散。然而,它卻毫不在意,總是那樣的不緊不慢、不急不慌地緩緩落下,風吹散了,總有停的時候。甚至有山羊從山岩上途經,踢落的碎石都能使它支離破碎,但瞬間它又恢復如初,「叮咚、叮咚……」重新如銀珠般落下,這讓我想到一句話:「既然無法預知,請允許一切發生。」
人生如長跑,只有放輕鬆,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最好的人生,往往活得很鬆弛,就如滴水泉,這種鬆弛感其實是一種內心的平和,是一種生活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的糾結、痛苦、彷徨,更多的不是來自外界的壓力,而是內心的束縛和不自信,在面對壓力時,很容易就陷入焦慮之中。人活著難免經歷風雨,需要學會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共存,需要和世界展開真實的相處,請允許一切發生,不論好與壞,不管是驚喜還是意外。
當然,這種鬆弛感並不意味著躺平擺爛,更不是無所事事、無欲無求,而是一種能夠坦然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會習慣於用別人的尺子來丈量自己的路,但又需要懂得自己應該走的路,是一種坦然面對生活的狀態,是一種心有目標,能夠面向目標從容不迫走下去的自信。
請允許一切發生。就如很小的滴水泉,總是那樣的從容,那樣的悠然,看似弱不禁風,只要不慌不忙,鍥而不捨,同樣可以穿石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