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地溝油!這種油致癌物增30倍,很多家庭還用它來炒菜,再香也別吃!

2024-01-14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堪比地溝油!這種油致癌物增30倍,很多家庭還用它來炒菜,再香也別吃!

春節前,不少家庭會開油鍋

炸煎堆、炸蛋散、炸油角

……

準備各式各樣的過年美食

至於,炸完食物的油

倒掉實在太可惜了

大部分人都會留下來

繼續炒菜用

然而,近段時間

#回鍋油反覆用7次致癌物增30倍#

話題一度被熱議

這是怎麼回事?

在央視的一個訪談節目中,專家指出,反覆使用的回鍋油中存在丙二醛,這是一種有毒致癌物質。

相關研究指出,經過七次反覆使用的回鍋油內,丙二醛的物質含量可增加至30倍以上。此外,食用油的反覆使用還會導致大量反式脂肪酸的產生,人們食用後不僅會增加肥胖的風險,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發生風險

01

哪些食品是回鍋油的重災區」?

一些熱門的路邊攤食品,商家為了提高利潤,常常會將食用油反覆多次使用。這些食品除了存在回鍋油的風險外,還可能有其他潛在問題。

一、烤澱粉腸等加工肉製品

烤制肉製品會產生多環芳烴物質,這是一種具有致癌性的成分。IARC早於2015年就將臘肉、臘腸、火腿等加工肉製品列為1類致癌物,表明已有充分證據證明加工肉製品對人體具有致癌風險。

IARC指出,每日進食50g加工肉類可讓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提升18%,且隨著肉類消費量的增加,風險將持續提升。因此,我們建議人們在享受烤澱粉腸等加工肉類的同時,也要控制食用頻率。

二、快炒海鮮

一些路邊攤的快炒類海鮮,為了降低成本,商家常使用「回鍋油」,並可能以「老兌新」的方式翻新。一般來說,油質明顯泛黃或變黑的劣質油對健康的危害很大

此外,小龍蝦、蟹、鰱魚等水產品中可能存在肺吸蟲。快炒並不能保證將其中的肺吸蟲幼蟲殺滅。而這些幼蟲一旦進入人體,可危及肺部甚至大腦,導致胸痛、胸腔積液、癲癇、失語等症狀

三、超大塊炸雞排

市面上許多雞排店的雞排都是用轉谷氨醯胺酵素(俗稱肉膠)加工製成的。這種肉膠是由豬或牛的血液中提煉得來的,其作用是讓不同的蛋白質成分交聯,充當著「膠水」,將碎肉粘成大塊。

曾有記者將這些肉膠送去機構檢測,結果發現肉膠中含有重金屬鉛、汞等成分,長期食用可能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

02

不止回鍋油,

這些「傷身油」也要少用

一、開封時間過長的油

許多人認為食用油的保質期較長,通常可達18個月,所以即使半年才用完一桶油也無妨。然而實際上,18個月的保質期是指在未開封且避光保存的情況下,一旦開封后,食用油的保質期將大大縮短

開封時間過長的油容易酸敗,而酸敗的油脂不僅營養價值低,還可能威脅健康,引發腹瀉、嘔吐、腹痛等不適。長時間食用此類油脂,可能會加速衰老進程、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罹患風險。

二、土榨花生油

幾乎每年都會有相關報道,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查封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土榨油私人作坊。這些作坊所售賣的花生油往往能檢出黃麴黴毒素B1成分,且含量遠超出食品安全標準要求(≤20ug/kg)

黃麴黴毒素於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天然存在的I類致癌物,共有超過20種衍生物,其中B1的毒性最大,致癌風險最高

此外,土榨花生油的生產流程缺乏標準化、規範化,除了黃麴黴毒素外,還可能存在其他危險成分:

  • 丙烯醛——油煙中含有一種劇毒物質丙烯醛,對人的雙眼及呼吸道有強刺激性。由於土榨油未經精鍊,煙點較低,炒菜時油煙較大,這意味著產生的丙烯醛較多。

丙烯醛——油煙中含有一種劇毒物質丙烯醛,對人的雙眼及呼吸道有強刺激性。由於土榨油未經精鍊,煙點較低,炒菜時油煙較大,這意味著產生的丙烯醛較多。

  • 苯並芘——它同樣是一種致癌物,油脂在高溫加熱過程中可大量產生。為了提高出油率,一些土榨油在炒籽時會把溫度升得更高,這會導致更多的苯並芘成分產生。

苯並芘——它同樣是一種致癌物,油脂在高溫加熱過程中可大量產生。為了提高出油率,一些土榨油在炒籽時會把溫度升得更高,這會導致更多的苯並芘成分產生。

03

四招看食用油質量

為了吃上安全健康的油,建議人們最好前往正規商超購買有「QS」標識的食用油產品。日常鑑別食用油的質量,不妨參考以下4招:

1.觀察色澤:優質豆油應呈現深黃色或淡黃色;菜籽油呈黃中帶綠或金黃色;花生油則為淡黃色或淺橙色。

2.嗅聞氣味:將少量油塗抹在手心,搓揉後聞其氣味。優質油品應具有各自獨特的香味,且不應夾雜異味。

3.檢查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雜質少的油品質較好。優質植物油在靜置24小時後,應呈現清澈透明、無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的狀態。

4.品嘗口感:用筷子蘸取少量油放入口中,不應出現苦澀、焦臭、酸敗等異味。

此外,食用油需避免陽光直射、長時間接觸空氣、高溫及進水。因此,儲存時應採取避光、密封、低溫和防水措施。對於不常做飯或成員較少的家庭,建議選購小規格的食用油。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29歲姑娘乾咳一周確診肺癌,衝上熱搜!警惕6種徵兆......

45-55歲,生命的「高危期」,請記住4件事!

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就藏在你家中!很多人可能天天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