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全面發力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2024-01-15     蘭州新聞網

原標題:甘肅全面發力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甘肅全面發力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開欄的話: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全省上下從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刻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全面系統展示習近平文化思想在隴原大地落地見效、生根結果的生動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新甘肅客戶端即日起推出「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欄目,敬請關注。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 文物保護利用持續加強、文化惠民廣泛普及、文藝創作展演繁榮發展、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全面提升……我省文旅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發力,文化事業產業花繁果碩,香溢四方。2023年,全省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2023年4月18日,全球首個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數字藏經洞」上線。

一方面,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縱深推進敦煌研究院「典範」「高地」建設,「數字敦煌」入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精品案例,「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 助力文物資源全民共享」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點推進慶陽南佐遺址、禮縣四角坪遺址、吐谷渾王族墓葬等項目建設,「南佐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被評為「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入選2022全國優秀文物藏品修復項目。甘肅簡牘博物館建成開館。有序推進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

慶陽南佐遺址現場。

另一方面,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一部手機游甘肅」數字閱讀館上線。頒布實施《甘肅省公共圖書館條例》,下撥「三館一站」免費開放資金1.23億元,推動公共文化場館持續做好免費開放工作。著力建設「書香隴原」,99個社區、200戶家庭、413名個人被命名為全省「書香社區」「書香之家」「閱讀之星」。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四季村晚」「黃河大合唱」等省級示範活動20多場(次),持續開展「隴原兒女心向黨」文藝輕騎兵惠民演出,推進全民藝術普及、才藝培訓、文化活動185場(次),培訓基層文化骨幹1740人次,送戲曲進鄉村5898場(次)。下撥公共文化數字化項目資金1760萬元,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飛閱甘肅」數字閱讀平台上線運行。創新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建成「西北地方文獻古籍善本全文資料庫」「西北地方戲曲劇本全文資料庫」。

白銀市圖書館西區人民廣場分館少兒閱讀中心內書香濃郁。

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文藝創作展演呈現出新時代百花爭艷的新氣象和蓬勃發展的好勢頭。設立1500萬元的甘肅藝術基金,資助33個國家藝術基金立項項目和省內重點創作項目,推出了一批體現時代水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優秀舞台作品,30部作品、24名個人分別入選國家級展演項目,獲得14個展演集體獎項、6個個人獎項,獲獎數量為歷年最多。推進一縣一院團建設,實現省市縣三級文藝院團和政府購買服務推動惠民演出兩個「全覆蓋」。完成甘肅省瀕危劇種戲曲公益性演出項目,南木特藏戲、隴南影子腔、玉壘花燈戲等瀕危劇種生存環境得到有力改善。推動《絲路花雨》《樂動敦煌》《千手千眼》等18場旅遊駐場演藝實現常態化演出。2023年,全省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活動2.68萬場(次),現場觀眾達2992萬餘人次,演出收入2.57億元,開展線上展演活動4124場(次),網絡觀演達7029萬人次。

舞劇《絲路花雨》劇照。

此外,非遺保護傳承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舉辦「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黃河流域九省(區)非遺大集」,開展「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線上線下非遺集中宣傳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動300餘場(次)。慶陽香包繡制、裕固族服飾、臨夏磚雕3家非遺工坊入選66個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認定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41人。實施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程,完成5期國家級中國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培訓班。

非遺過大年之傳統社火表演。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25b382b11b694bdf27fb2087a6922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