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毀約?拒絕普京後,澤連斯基又簽法令

2022-10-08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美國再次毀約?拒絕普京後,澤連斯基又簽法令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全票通過烏克蘭四個地區的「入俄公投」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正式宣布「不可能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談判」,並簽署了相關法令。當地時間7日,澤連斯基又簽署了一項法令,承認俄日爭議領土「南千島群島」屬日本領土。

「通過這場反烏克蘭、反國際法律秩序、反烏克蘭人民的戰爭,俄羅斯將自己逼入了這樣的一個處境—所有曾被克里姆林宮侵占,且至今仍被置於控制之下的事物,將迎來真正的解放,目前僅存的問題只在於時間」,澤連斯基說。

澤連斯基此舉一出,美方的態度已顯而易見,因為南千島群島的領土權是二戰末期時,美英對蘇聯的承諾,蘇聯解體後,該地區由俄羅斯繼承。歷史考據為1945年的《雅爾達協定》,由美英蘇三國時任首腦簽署。

「雅爾達會議」被認為對戰後國際秩序有著深遠影響,但同時我們應該記得,《雅爾達協定》強行將中國國土分割開來,要求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極大地損害了我國的主權和利益,不僅是大國主義、強權政治的體現,還是美國對我國實施綏靖政策的體現。

既如此,跟烏克蘭又有什麼關係呢?近年來,日本對南千島群島的主權要求愈發強烈,日本稱其為「北方四島」,而美國對日本的要求也有單方面的承認,表面上來看,烏方的想法只是單純的「你讓我『自損』八百,那我就要傷你一千」,絕不讓俄羅斯好受。實際上,卻促成了更多的「理由」讓本不相干的國家參與衝突,讓衝突外溢至整個國際社會。

即便天下再亂,也亂不到美國頭上,但卻能實實在在的干擾到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削弱小國生存空間的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話語權,借澤連斯基之手,美方毀約之勢愈發明顯,畢竟美國有著多次單方面毀約的「履歷」,多一次也就不算什麼了。美方所謂「無意擴大俄烏戰爭局勢」的說法,早已站不住腳。

在赫爾松地區,烏軍又一次突破俄軍陣線,大漲士氣的不僅僅是烏方,更是美西方一眾「好戰者」。遞刀子的是美西方,獻出寶貴生命的是俄烏的士兵,步入災難的卻是整個世界。

每戰勝一次,澤連斯基的「要價」又可以高一分,也意味著這場無休止的戰爭更難以畫上句號。在「核威懾」之下,俄羅斯不可能敗,烏克蘭也不可能勝,唯有及時止戰、和平談判才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案,大家都心知肚明,而澤連斯基卻將這條路也給切斷了。

若「戰爭中沒有贏家」這句話有例外,那只能是美國,能讓美國堅守自己「道義」的,只有利益,不斷地對烏軍援說明了一切。儘管俄美都承諾絕不打響核戰爭,近日局勢還緊張到重啟「紅色電話」,以規避核戰的可能性,但常規戰爭又何嘗不是一種慢性毒物?「施毒者」隔岸觀火,為所欲為,「中毒者」卻陷入兩敗俱傷的境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