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成績慘澹,iPhone 16成為「垮掉的一代」?

2024-09-18     雷科技

截至開售後的首個周末,新機預購量高達3700萬台,放在任何旗艦手機身上,這都是極佳的成績,但對於蘋果來說卻遠遠不夠。按照供應鏈方面的爆料,本月初iPhone 16系列備貨就已達到8800萬台,僅3700萬台的首周末銷量,顯然無法令蘋果滿意。

著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16首周末銷量相較iPhone 15系列同比減少12.7%,需求低於預期是整體銷量不達目標的主要原因,iPhone 16系列出貨時間相對iPhone 15系列也有一定延遲,對銷量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郭明錤總結了iPhone 16系列銷量不佳的部分原因,但究其內核,重點在於消費者面對iPhone 16系列時更加理智,甚至有些興致缺缺。而消費者產生這種心態的根本原因,則在於iPhone 16系列的配置與功能。

創新力不足,蘋果優勢漸消?

自從一代巨匠喬布斯逝去後,網上就不乏批評蘋果「失去了創新力」的聲音,甚至將喬布斯列為「藝術家」,稱庫克只是一名合格的「商人」。iPhone 16發布後,羅永浩、賈躍亭等「退圈」的業內名人也發聲,認為蘋果已經失去了創新能力,成了一家平庸的公司。

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報道稱,儘管蘋果公司各方面狀態良好,但創新能力大不如從前,預計2027年左右才能拿出改變「遊戲規則」的東西。

蘋果失去領導者地位了嗎?僅看旗艦機銷量,蘋果仍然是高端市場霸主,其他任何品牌都無力與蘋果抗衡,但若單純討論產品體驗,奮起直追的安卓與鴻蒙手機廠商,旗艦產品體驗已不落後蘋果。反而是蘋果與安卓手機廠商在系統層面形成了互相學習的局面,微博平台「蘋果變安卓」話題下不少網友參與討論。iOS 18的相冊更是多被吐槽,「還我媽生相冊」話題已有超過4500萬閱讀量。

創新力不足,導致iPhone 16系列各項功能沒有革命性的變化,是iPhone 16系列首銷受阻的第一項原因。更關鍵的是,iPhone 16系列為數不多的大升級——Apple Intelligence,暫時未能落地。

在各大企業狂卷AI技術的今天,蘋果自然也沒有例外,iPhone 16全系配備A18系列晶片,便是為了實現Apple Intelligence加速普及。Apple Intelligence能夠接入Open AI,使Siri可以更自然地解析人類語言,並幫助用戶處理iPhone、Mac、iPad等設備上的任務。

(圖源:蘋果官網)

同時,基於Apple Intelligence,iPhone可以更靈活地幫助用戶處理文案、語音、視頻等文件。受限於晶片性能,僅有iPhone 15 Pro/15 Pro Max和iPhone 16系列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然而iPhone 16系列缺乏首發搭載該功能,預計10月Apple Intelligence才能落地。

iPhone 16未能首發搭載Apple Intelligence,側面反映出蘋果技術研發能力減弱,iPhone 16系列準備略有不足。核心競爭力Apple Intelligence未能即刻搭載,難免令部分有意購買iPhone 16系列的消費者也暫時選擇持幣觀望,從而影響到新機銷量。

另一方面,安卓旗艦不斷成長,體驗已不遜色iPhone,價格卻與iPhone相差較大。除了部分鴻蒙旗艦手機價格較為昂貴,OPPO、vivo、小米、榮耀等品牌的旗艦機型,一般頂配在8000元左右,僅與iPhone 16 Pro起售價相當,而且這個價位足夠買到16GB+1TB的安卓旗艦,卻只能購買128GB的iPhone 16 Pro。

種種原因導致,今年消費者選購iPhone 16系列新機時的更加理智,也產生了iPhone 16系列首批銷售不達預期的情況。不過我們不能因此小看蘋果,首銷數據不達預期,不代表iPhone 16系列最終銷量會落後iPhone 15系列。

不爭一時,iPhone 16要爭一世

單純看硬體配置,iPhone 16系列升級幅度其實並不算太小,甚至可能是進入5G時代後最大的一次。iPhone 16全系標配靈動島,屏占比有所提升,充電功率升級至45W,還有4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性能方面,iPhone 16系列標準版和Plus版本沒有再沿用上一代晶片,而是升級到A18晶片,AI性能大幅提升,為迎接Apple Intelligence做足了準備。整個iOS 18系統也改變不少,儘管有網友吐槽其相冊功能,但大體來看iOS 18更好用了。

(圖源:蘋果官網)

至於創新不足,放眼整個手機行業,近幾年有多少大創新?無非是硬體年復一年地升級,其次則是探索新的設計,例如摺疊屏,其他企業宣傳的拍照摳圖、文字識別等功能,iPhone幾年前就已加入。顯而易見,整個手機行業已陷入瓶頸期,功能升級與突破有限。

甚至各大手機廠商大力宣傳的AI Agent(AI智能體),能夠為用戶實際體驗帶來多少提升猶未可知。AI Agent已是近幾年手機行業的最大變革,蘋果Apple Intelligence與AI Agent概念相似,或將成為iPhone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早前路透社就報道稱,蘋果放棄汽車業務後,將許多員工轉到了AI部門,大力推動生成式AI技術研發。布局汽車十年,蘋果投入了大約100億美元,可見財力之雄厚,生成式AI得到了更多人力資源後未來可期。

當然,不少人依然質疑,從蘋果官方的介紹來看,Apple Intelligence並非從0到1的突破,所支持的諸多功能,其他手機和一些生成式AI軟體也能辦到。在AI領域,蘋果的發力時間並不比其他企業早,自然難以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圖源:蘋果官網)

進軍汽車業務,蘋果血虧100億美元後無奈放棄,Apple Vision Pro雖曾一時間熱度奇高,但慢慢變得無人問津。對於今天的蘋果來說,重要的已不是引領行業發展,而是從1到100,把功能和體驗做好。

創新能力減弱的蘋果公司,不能再依靠新奇的功能爭一時,需要憑藉雄厚的技術與財力底蘊打磨新功能,在體驗方面戰勝對手,去爭奪長久的勝利。現階段Apple Intelligence尚未落地,但iPhone 16系列開售之後,一個月內蘋果應該就會通過OTA升級,為iPhone 15 Pro/15 Pro Max和iPhone 16系列適配該功能。

在Apple Intelligence的加持下,小雷相信,iPhone 16系列雖然首銷數據不太亮眼,但生涯銷量數據大機率可以超過iPhone 15系列。

風波將歇,蘋果依然是冠軍

雖說iPhone 16系列當前的風評較為一般,首銷數據也不夠亮眼,甚至連社交平台的討論度都有些不如從前。但從各電商平台搶iPhone 16系列首銷預訂的火爆程度來看,這代iPhone還是承載了不少平台的希望。比如餓了麼,此次首發支持在線購買iPhone 16系列機型,最快30分鐘內就能將手機送到消費者手中,而且支持免息分期,能夠大幅縮短消費者的等待時間,提升購機體驗。越來越卷的服務下,很難不讓人看好iPhone 16系列的後續銷量。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整體趨勢向好,小米、vivo、三星等品牌銷量上升的情況下,蘋果手機銷量略有下滑,國內市場更是跌出前五,動搖了蘋果的影響力和地位。iPhone銷量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現在除了iPhone 16系列發布,還有iPhone 15系列降價,以及可能明年發布的iPhone SE4,這些因素和新品都可能成為iPhone銷量增長的有效助力。

更重要的是,不久後就是國內兩大購物狂歡節之一的雙11,雙11之後還是規模稍小一些的雙12。或許5999元起的iPhone 16系列難以打動部分消費者,但狂歡節期間可能降價500到1000元甚至更多的iPhone 16系列,大機率能夠引起更多消費者的興趣。

(圖源:蘋果官網)

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蘋果份額略有下滑,但除卻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蘋果地位依然沒有手機廠商可以撼動。等到Apple Intelligence落地、電商平台將iPhone 16系列加入「百億補貼」,以及雙11、雙12等購物狂歡節的到來,預計iPhone 16系列將迎來一波銷量大爆發。

風波與動盪雖在,但第四季度國內和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冠軍,大機率還是蘋果的。

IFA100,雷科技報道團凱旋而歸!

9月6日到9月10日,IFA100(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在德國·柏林拉開序幕。

期待在下一屆IFA,在CES、MWC和AWE等世界科技展會大舞台,我們再度相逢!

IFA100,雷科技報道團凱旋而歸!

9月6日到9月10日,IFA100(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在德國·柏林拉開序幕。

期待在下一屆IFA,在CES、MWC和AWE等世界科技展會大舞台,我們再度相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115281652944d8451d6e88d32f3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