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賣孩子的故事,我卻被它打動了

2020-09-16     電影雜誌

原標題:一個賣孩子的故事,我卻被它打動了

最近,有一部小眾的文藝片在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中讓很多觀眾大呼驚喜。

該片除了獲得影展之最單元最受歡迎影片,還獲得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的提名;

同時,導演卡洛·西羅尼也獲得第6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新導演的提名。

然而,獲獎眾多的背後卻是一個「賣孩子」的故事——

《索萊》

Sole

男主埃爾曼諾是一個問題少年,不上學,沒有工作,整天無所事事,白天偷車倒賣,晚上把「賺來的錢」耗在遊戲廳里。

無父無母的埃爾曼諾只有一個叔叔,夫妻倆一直不孕,卻特別想要個孩子,於是找到了還有3周就生產的少女列娜

叔叔想埃爾曼諾和列娜假扮情侶,等孩子生下來以後以無力贍養為由,把孩子過繼給他。

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償服務的,叔叔答應埃爾曼諾,事成之後,他會得到4000歐的報酬,列娜賣了孩子也會有相應的回報。

於是,兩個陌生人開啟假扮新手父母的戲碼。

劇情並沒有戲劇般的跌宕起伏,兩位男女主角甚至連台詞都不多,每次互動都是寥寥幾句,也沒有什麼豐富的面部表情。

但導演卻運用了沉穩而克制的鏡頭語言將演員內在張力十足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像列娜第一次到醫院做B超,雖然嬰兒的心跳聲被刻意放大,但是列娜把頭歪向另一邊,眼神空洞,仿佛事不關己。

彼時的列娜只是把孩子當成一件貨物,一件能賺錢的貨物。

為了迎接不久出生的孩子,嬸嬸把家裡的一間臥室改造成嬰兒房,當嬸嬸興高采烈地拉著列娜參觀時,她輕描淡寫地敷衍了幾句,一臉冷漠。

為了防止列娜逃走,只要埃爾曼諾不在家,他就把列娜鎖在家裡,拿著本應給列娜做產檢的費用花天酒地,錢不夠了又伸手向叔叔要。

由於長期憋在家裡,列娜感到很煩悶,於是謊稱孩子沒了胎心,讓埃爾曼諾帶他去醫院,趁機爭取到一個小時的放風時間。

在這一個小時里,列娜獨自坐在海邊,孩子打鬧著在她身旁經過,她又跑到遊戲廳,學著埃爾曼諾玩遊戲玩的不亦樂乎。

這時候的列娜天真浪漫,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與那個不願多看孩子一眼的糟糕母親,判若兩人。

兩個人的關係開始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

埃爾曼諾主動帶列娜去酒吧,看著列娜在舞池忘我地扭動腰肢,他的內心忽然有所觸動。

但是朋友卻在身旁提醒他,一個連孩子都賣的女人值得你憐惜嗎?

埃爾曼諾若有所思......

很快,列娜又要再一次做B超。

這一次沒有聽見嬰兒心跳聲,但列娜卻有了回應,很明顯這是導演有意而為之的,此時的心跳聲成為連接嬰兒、列娜和埃爾曼諾三人情感的橋樑。

在眾多的電影中,音樂和畫面的結合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有效把情感傳達個給觀眾。

在卡洛·西羅尼的電影中,似乎只需要前者就夠了,只要有背景音樂,情感線索就不表現得很清晰。

譬如本來在去酒吧之前,兩個人的關係已有所好轉,但是回家以後,似乎又回到原點,這時候列娜羊水破了,要準備生產。

背景音樂變成了猶如星球大戰光劍揮舞的音效,伴隨著科幻性質的低頻噪音,孩子出生了。

這部分的背景音樂怪異中帶點迷幻,推進了埃爾曼諾和列娜的感情線,也迅速讓兩個角色成長起來。

觀眾可以通過大銀幕注視人物的細微表情的變化,從而感受到真實的人物情緒走向。

孩子出生以後,埃爾曼諾第一次主動關心列娜,主動要求留下來陪夜。

當埃爾曼諾第一次抱起嬰兒時,他的動作是那麼的生疏,緊張和慌亂。

孩子取名「索萊」,亦是本片的片名,在義大利語中有太陽之意。

由於孩子必須母乳喂養,原定生完孩子就離開的計劃被迫推遲,列娜又向埃爾曼諾的叔叔索要了1000歐的補償費。

新手父母對於照看孩子是茫然的,孩子啼哭,列娜躲在廁所里忙著自己的事情,埃爾曼諾也無動於衷。

影片大膽地採用了4:3的畫面,使得人物始終處於畫面的中心,背景在最大程度上被簡化,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演員的細微表情和導演精簡視聽的呈現。

二人進入電梯的畫面也成為電影中的名場面之一。

簡單的水平中景構圖,海水的背景牆紙在電梯門關上的一刻,猶如二人被淹沒在海浪之中。

當海面的空鏡頭再次出現,完成了一次不同階級間的吞噬和淹沒,海浪過後海面依舊平靜。

後面的故事,相信觀眾也能猜到,埃爾曼諾開始學著做飯給列娜,去汽車修理廠打工,學著承擔家庭責任。

孩子哭鬧不止,他會學著哄娃,甚至開車帶孩子兜風。

同樣,列娜也開始學做一個稱職的母親,會和孩子聊天,給她說笑。

卡洛·西羅尼對電影語言的運用,與敘事策略的貼合都把控得十分精確。

譬如在孩子離開前的一晚,埃爾曼諾和列娜打算給孩子洗個澡。

不巧,屋內停電,藉助微弱的燭光,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在澡盆里,耐心地一點一點擦拭,四隻手交叉重疊在一起,心中滿是不舍與傷感。

看著被毛巾包裹的孩子,埃爾曼諾終於鼓起勇氣對列娜說:「其實你可以不用放棄,我可以照顧你們」。

看著埃爾曼諾真誠的眼光,列娜情不自禁地吻了上去。

隨著來電的光照亮了整間屋子,兩個人迅速推開了對方,那一晚,他們滿懷心事,難以入眠。

故事的結局,不言而喻。

這就是該片最精彩之處,精鍊、老道地展現出了毫無關聯的二人到最後難以割捨的全過程。

不經意間呈現出愛與溫暖,這一過程不是通過人物台詞建立的,而是通過視聽語言所營造的情緒,空間所帶來的氣氛以及列娜和埃爾曼諾的動作。

而這一系列微小的變動精妙之處在於男女主角自身是不自知的。

在刻畫人物的孤獨性上,導演是用心的。

雖然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社會中的邊緣人,但孤獨是相通的。

正如導演曾在映後訪談中談及,「大多電影對孤獨都有文學性的演繹,我想要表現真實生活里孤獨的具體性。」

真正的孤獨,不在於你是否一個人獨處,把自己關在一個空間裡,而是處在沸騰且喧鬧的人海里,心卻像冰一樣冷。

它是對規條的蔑視,也是對世界的不羈與反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0VwmXQBLq-Ct6CZPq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