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10|長春人的老白酒,一段身殘志堅的釀酒路

2023-07-01     每日漢字

原標題:中國酒文化10|長春人的老白酒,一段身殘志堅的釀酒路

走過青蔥歲月,喝過遍地美酒,最難忘的還是家鄉的純釀。

今天帶大家走進一款咱長春人的老白酒——關淳!

還是那個老味道,清醇干冽,讓人回味。

關淳酒,關存釀,故事要從吉林省一家親酒業公司總經理張關存說起。

「五雲南國在天涯,六詔山川景物華」,雲南,處處皆是風景。1972年出生於雲南曲靖陸良的張關存,13歲時因一次事故失去了左腿。高中畢業後,張關存隻身來到昆明濟世之家學習縫紉,並與因意外而致右腿殘疾的丈夫唐立國相識相戀,喜結連理。1994年,張關存跟隨丈夫來到其老家吉林長春。雖然兩人都身有殘疾,但仍瞭然靠雙手努力為生活打拚,夫妻倆做起了販賣水果的小買賣。由於不習慣長春冬天的寒冷,張關存經常被凍傷,雪後的道路常常結冰,這也導致她頻繁摔倒。

1997年,因張關存不能適應東北氣候,夫妻二人又返回了雲南老家。

在雲南,夫妻二人做起了水果批發生意,雖然既苦又累,生活卻有了保障。眼看著日子一天天好轉,可厄運卻不幸降臨。

1998年,他們年幼的兒子因一次意外不幸去世,丈夫急火攻心患上急性肝炎,給兒子和丈夫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外債。為了賺錢還債,也為了離開傷心之地,夫妻倆再次回到丈夫的老家長春市。

張關存說:「失去兒子後,為了離開那塊傷心之地,我不顧家人的再三勸阻,決定陪丈夫回到長春市二道區四家鄉,當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開始了種地的生活。」

然而,第一年種地他們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春旱,家家戶戶都挑水種地。由於張關存與愛人都身有殘疾,不能挑水,只好一桶一桶地拎水,在當地村幹部的幫助下,用車 拉水幫她種地,使她度過了春耕這道難關。這次困難提醒了張關存,光靠種地肯定不行,別說是致富,就連基本的生存問題都很困難。

堅強的張關存並沒有被擊倒,而是越挫越勇。於是,她與愛人經過考察,準備養豬和一些禽類。因為當時,豬和禽類的行情很好,很有市場。他們東挪西湊借了點資金,蓋起了豬圈養豬、蓋起了雞舍、鴨舍和鵝舍。就這樣,他們開始有了一些收入。可以說,養殖業也讓她們賺的了第一桶金。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她們的養殖業越做越順。

經過市場調查,張關存同愛人又決定發展肉牛養殖項目。張關存在老家時就懂些釀酒技術,利用酒糟喂牛,既能轉化糧食又能降低養牛的成本,這可是個一舉兩得的生意。說干就干!在鄉村兩級政府及親朋好友的大力支持下,張關存投入1.5萬元建起了一棟標準化牛舍。把種植的糧食拿來釀酒,白酒出售,酒糟喂牛,牛糞便漚肥灌溉農田,這就形成了一條自給自足的生態產業鏈。

當時,張關存一共購進十八頭肉牛飼養。但每天必須燒三鍋酒的酒糟才能供上牛吃。而每鍋酒至少要四個小時。就這樣,張關存與愛人每天工作都要超過17個小時,長時間的勞作使二人的身體有些吃不消,晚上疼痛腳的兩人都無法入睡。但張關存夫婦倆硬是挺了過來。

雖然她們大部分時間的一天三餐都在牛舍吃。但這些牛在她們精心的飼養下,長的膘肥體壯,她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然而到牛出欄時,似乎命運又來了一個「急轉彎」。一場非典造成牛的價格猛跌,一頭牛賠了900元,這樣一算張關存養牛賠一萬多元。

這次失敗給了張關存當頭一棒,這些錢都是借的,可怎麼還呢?她不甘心,總是在勸說自己一定要堅強,要經得起考驗,不能成為社會的累贅,要自強自立。接下來,張關存和愛人又到周邊比較富裕的地方考察。通過了解得知食用菌產業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的產業。尤其在吉林省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於是,張關存決定在堅持釀酒的同時,發展食用菌栽培。

「搞食用菌栽培後,我與愛人每天早上3點多起床,白天她裝袋,愛人進料,晚上我接菌。那段日子我們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手腳都裂開了一道道口子。」回想起那段日子, 張關存仍非常難忘。經過這樣的努力,張關存的食用菌喜獲豐收,臉上也露出了久違了的幸福和微笑。不久女兒降生了,更給她們家增添了喜慶。

到了後期,由於精力有限,張關存放棄了食用菌項目,一心一意的釀酒。這樣的拼搏精神,感動了一位老人,他是誰呢,張關存,唐立國夫妻兩的釀酒創業路上又發生了哪些故事呢?我們下期揭曉。

全媒體矩陣在這裡哦

關注的人都說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094a8ecd621321eb13c0084ae3c6d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