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道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10月6日刊登題為《美國總統大選對世界貿易意味著什麼》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20世紀90年代,美國總統候選人爭論的焦點是美國應該在多大程度上開放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但如今,貿易爭論的焦點則是圍繞美國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封閉自己。
唐納德·特朗普無疑是兩位候選人中更為激進的那個,他的關稅願景將使美國的經濟戰略倒退近一個世紀。卡瑪拉·哈里斯雖然沒那麼極端,但她仍然認為,對受青睞行業提供補貼的軟性保護主義對美國最為有利。
對於特朗普來說,前進方向非常明確。在白宮的第一個任期內,他自稱「關稅俠」,認為對外國徵稅是使美國經濟實力最大化的一種方式。他從對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徵收關稅開始,然後轉向鋼鋁,最後與中國展開了貿易戰。而這可能只是他會在第二任期所採取舉措的前奏。
他發誓要對美國進口的所有產品徵收關稅。在競選早期,他曾表示,這一普遍關稅可能為10%;最近,他已將目標提高至20%。他最激烈的言論集中在中國身上,威脅要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他還提議剝奪中國的最惠國地位,這一決定將會打擊已被削弱的世界貿易組織的基礎。
許多共和黨人仍然對關稅的經濟影響持懷疑態度——這是正確的。然而,特朗普會提出一個吸引他們的論點:關稅將有助於為他們想要的減稅買單。問題是關稅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尤其是在其他國家實施報復的情況下。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將使經濟走上一條充滿爭議和風險的道路。
跟特朗普相比,哈里斯對貿易的看法則更加不明朗,這和她對許多其他話題的看法一樣。她當然不是自由貿易的倡導者。與此同時,她又絕對不是「關稅俠」。她經常將特朗普的普遍關稅想法描述為一項全國性的銷售稅,並將其作為批評特朗普經濟計劃的焦點。
至於她將做什麼,哈里斯的立場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拜登總統在兩個方面的貿易舉措上。首先,她呼籲提供補貼來增強美國的製造業實力。其次,用她的話說,是採取懲罰性貿易行動,這意味著她將繼續支持對中國徵收關稅。在她看來,她與特朗普的區別在於,她的關稅是戰略性和有針對性的,而特朗普的關稅則反映出一種混亂、粗暴的做法。
所有這些都應該會讓世界對美國貿易的發展方向產生相當失望的看法。
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將會建立起關稅壁壘。哈里斯不那麼熱衷於建立壁壘,但她也不會搭建橋樑。(編譯/王笛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0510f9ddbf8f95e26baf11c98bc23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