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體質者如何度過夏天?

2022-07-21     小哥哥說事

原標題:陽虛體質者如何度過夏天?

目前,由於多種原因,陽虛體質的人非常多。陽虛體質者可借夏天來改善體質。具體來說,應該如何做呢?

(一)陽虛體質的特徵

所謂陽虛體質,是指由於陽氣不足,失於溫煦,以形寒肢冷等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徵的體質類型。其特徵是:多形體白胖,肌肉鬆軟,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象沉遲。

我們可以自己對照身體的症狀和體徵來判斷是否屬於陽虛體質:面色白,目胞晦黯,口唇色淡,毛髮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長,平素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濕邪。

總之,陽虛體質者若發病,多為寒證,或易從寒化,易病泄瀉、陽痰、腫脹、痰飲。其性格多沉靜、內向,不愛運動。

(二)陽虛體質的養生原則

《內經》重視陽氣,貴陽而賤陰。《內經》有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在陰陽的關係中,《內經》認為陽氣是主要的,陽氣不足,百病乃生。

陽虛體質者素體陽虛,更容易滋生百病。所以陽虛體質者的養生原則是:養陽、溫陽、扶陽、通陽。

夏季是養陽的好時節。因為夏季天地之間陽氣最旺,天氣最熱。此時養陽,即是借天地之陽,也養人身之陽。

(三)陽虛體質的夏季養陽方法

夏季養生的總原則是:「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對於陽虛體質來說,在此基礎上,還要有自己的特色。

一則,精神調養。

陽氣不足的人往往情緒不佳,善恐或善悲,或缺乏自信,或因天氣變化而情緒波動。

陽虛體質者要重視養心,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比如,常思己過;多認錯;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多懷感恩之心;助人為樂;快樂起來;多些微笑……

二則,環境調攝。

夏季養生,要注意培補陽氣。方法是「無厭於日」,即在夏季多曬太陽。太陽為人身陽氣的源頭,曬太陽即可以養陽通陽。

夏季雖然炎熱,建議不可終日處於空調環境,不妨多多享受夏季的炎熱。炎熱雖然會讓我們感覺不舒服,但炎熱能宣透腠理,使汗透出,能調和營衛。當然,陽虛體質者出汗不可過多,需及時補充水分。

三則,體育鍛鍊。

陽虛體質者一定要加強體育鍛鍊,尤其是夏季,因為運動可以宣陽通陽,可以使氣血和暢,可以改善陽虛體質。

夏季可採取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運動項目。陽虛體質者運動不可過量,出汗不可過度,尤其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四則,飲食調理。

夏季陽熱盛於外,伏陰潛於內。此時腠理疏鬆,容易感受寒邪。而寒邪入體,容易傷陽。

就飲食而論,不可過於貪涼。越是天氣炎熱,越要吃些溫性的食物。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夏天陽氣在外,中陽不足,所以要吃溫性的食物,比如,生薑、羊肉、荔枝等,都有助於溫運中陽。

五則,冬病夏治。

夏三月是人體氣血最盛的時期,此時通過外用或內服溫陽藥物,或施艾灸,都可以扶正祛邪,溫陽宣陽,不僅能改善陽虛體質,兼可驅除蘊伏於體內的寒濕痰濁等宿邪,起到化陰和陽的效果。

我臨床觀察到,夏季採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甚能祛除宿邪,和順氣血,使頑疾自愈。

六則,艾灸扶陽。

我重視在夏三月用臍部施灸以改善陽虛體質。因為「臍通百脈」,肚臍穴具有培補元陽,回陽救逆、養生延年之效,臨床上廣泛應用於元陽不足,臟腑虛損的各種相關疾病。

我常用的方法是:肚臍隔附子灸。其法:生附子適量,研極細末,加白面少許調勻,用黃酒調成一元硬幣大小的薄餅,中間扎數孔,曬乾備用。可先用細鹽填滿肚臍,上蓋附子餅,再用綠豆大艾柱施灸。肚臍隔附子灸法能借附子與艾火之力以溫通陽氣,能固攝腎氣,溫通氣血,扶正祛邪,改善體質。

肚臍溫灸法用於養生存在已久,源自彭祖「煉臍」養生延年。《內經》記載肚臍禁針,後世便創用了多種臍灸療法,如隔鹽灸、隔姜灸等等。

《類經圖翼》記載:「神闕行隔鹽灸,艾灸至三五百壯,不惟疾愈,亦且延年。」《醫學入門》中提及:「用艾熏臍防病,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針灸大成》記載有蒸臍治病法:「置臍上,將前藥末以二錢放於臍內,用槐皮剪錢,放於藥上,以艾灸之,每歲一壯……諸邪不侵,百病不入,長生耐老,脾胃強壯。」這些都反映了古人將神闕灸用於治病防病以達到養生延年的成功經驗。

小結:

#百里挑一#(董洪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04ef943af549a29ca4803cc5a61da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