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留學生「流浪地球」17天回澳洲,突然發熱了!

2020-03-23     天津本地寶


導言

「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走完疫情上半場,世界各地上演下半場,中國留學生跑了全場」。雖然是網上的一個段子,多少道出了疫情下中國留學生在全球命運共同體中的獨特感受。最近,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數量逐漸增加,天津也現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是一名23歲的英國留學生。

疫情嚴重國家的留學生怎麼辦?要不要回國避險?有聲音批評他們「千里投毒」,也有人認為不應拒絕他們回國。

今天,我們來看一位天津籍澳洲墨爾本大學女留學生曉維2月初到今天的經歷和選擇,可能比旁觀者更有說服力。

據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公布數據,中國從2001年開始已連續19年成為澳洲國際學生最大生源國,2019學年來澳中國留學生人數為22.9萬人。2月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首次宣布禁止過去14天在中國或者途徑中國的旅客入境,《雪梨先驅晨報》等澳洲當地媒體稱,禁令實施時,約有10.6萬名中國留學生被困在澳洲境外。

23歲的天津姑娘曉維(化名)就是這十萬大軍中的一員,按照學校的開學時間,她原本計劃2月15日從天津取道北京返回墨爾本,但突如其來的禁令打破了一切計劃。

曉維自述

突如其來的禁令,我成了「失學兒童」?

我是曉維,天津人,今年23歲。從2016年起,我就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留學,讀完本科,又讀研究生,今年2月17日開學後就是研究生二年級,12月底即將畢業。這次春節回國度假,節前我已經買好了2月15日回墨爾本的機票。

2月1日上午,我睡醒後如往常一樣先刷一遍手機上的疫情新聞,看到美國宣布禁止14天內到過中國的人入境,我心裡一沉,直覺澳洲可能會追隨美國的政策。吃午飯時,我試探性地跟爸媽商量,想買一張轉天的機票回墨爾本,但他們認為沒有必要。

午飯後,一條新聞在朋友圈瘋狂轉發,我的預感應驗了,澳洲宣布從2月1日起禁止過去14天在中國或途徑中國的旅客入境,政策時效是14天。

澳洲禁令引發了澳洲留學生集體焦慮

我的留學生群炸了,朋友圈也炸了。網上很快有帖子詳細解讀了政策,認為可以在中國以外的另一個國家停留超過14天再入境,也就是從「第三國」曲線返澳。

對這波操作我持懷疑態度,為此我分別諮詢了澳洲幾個部門,教育部門表示可以,但海關說得看情況。我還給學校發了封郵件,萬一真的耽誤了開學,會有什麼後果?學校說我的專業可以享受4個禮拜的網課,3月16日必須返回學校上課,否則就要休學一年。

休學一年,這對我來說是個沉重打擊,也是最後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按時返回墨爾本的最關鍵因素:第一,今年年底我要畢業,若延期一年,我提前為畢業考取的各種證統統過期作廢;第二,按學校規定,5月份要開始4周實習;第三,我租的房子4月底到期,在此之前必須搬走。

爸媽依舊假裝淡定,認為澳洲禁令只有14天,14天過後重新評估時興許可以解除,當時的我也沒有想到疫情的發展會這麼快,禁令會無限延長,越來越嚴。

焦慮中決定「第三國」曲線返澳,所有結果都出乎意料

2月6日,澳洲教育部在發布第一版《新冠狀病毒常見問答——對留學生的建議》中明確指出,所有留學生在離開中國大陸14天後可以被允許入境。這意味著從「第三國」待滿14天再返澳的辦法切實可行。

在分別買了2月15日、2月27日和3月11日國內飛墨爾本的航班機票後,我開始擬定B計劃——從「第三國」曲線返澳,好在有兩個男生可以同行。

我為了返澳搶過的無數張機票

日本、韓國是首選,曾經去旅行過,當地又有同學可依靠,馬來西亞和泰國從來沒去過,感覺很陌生,尤其是泰國2月份發生了2起槍擊案,都不考慮。沒想到的是,日簽不好辦,韓簽的資料大使館乾脆沒有接,此時已經是2月11日,我和兩個同行的男生商議,選擇了馬來西亞。

這個決定遭到了爸媽的極力反對,當時疫情已在多國出現蔓延態勢,寧可讓我休學也不能在外面冒險。我們在家庭會議上激烈地爭吵,多日以來積攢的焦慮以雙方的眼淚告終。但我態度堅定,最終換來了他們的妥協和支持。

馬來西亞的簽證可謂「秒出」,我拿著簽證開心了好一陣後突然發現,馬來西亞簽證分為15天和30天兩種,代辦簽證的人給我辦的恰恰是15天簽證,第三國居家隔離時間必須滿足14個24小時,而簽證時間是:離開的值機時間-到達的入境時間=15天,算上路途和航班時間等因素,15天簽證完全不夠用!

只有最後一個選擇,在馬來待10天後,再輾轉到泰國待5、6天,從泰國飛墨爾本。所有的下下策,全都湧進了plan B。

2月23日,澳洲第三次延長禁令後,我拉上了行李,五味雜陳地踏上了「流浪之路」。


在馬來西亞失眠的第四天迎來至暗時刻,我找了個心理醫生

一上飛機,我就用酒精棉就把座位、扶手、面前的小電視都擦了個遍,一路上我都帶著口罩、眼鏡、手套,為了避免接觸,我提前在貴賓室拿了瓶裝水,自備了吸管,餓了就咬口巧克力扛一扛。飛機上都隔開坐,有人還帶了護目鏡。

2月23日晚上10點多,飛機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由於怕特殊時期通關遇到可能出現的種種困難,我提前就做好了大量準備,為了證明我是來「旅遊」的,我向海關出示了飛泰國機票購買信息,甚至還展示了已經填好的泰國落地簽,得以順利過關。

為了上網課,我們每天在馬來西亞時間清晨起床

因為時差,每天清晨5點,吉隆坡天還沒亮,我們已經穿戴整齊坐在電腦前上學校的網課。上課之餘,我們還要去吉隆坡景點遠遠地打個卡,因為聽說澳洲海關會查手機里是否真的有旅遊照片,當時馬來西亞疫情還沒有爆發,我們還去了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附近一家餐廳吃飯,吃飯的人不多。後來有新聞爆出馬來西亞新增190起確診病例,大部分與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萬人大集會有關,向前推算,我們去的時候正是14天內,好在我們去的時候並沒有看到人群,想來我們是在邊緣地帶,但仍細思極恐。

民宿外風景秀美,身處度假勝地,我天天掰著手指頭倒數隔離天數

在吉隆坡住的第一家民宿非常漂亮,窗外就是高爾夫球場,但我就是難以入眠。

那兩天出現了第三國回澳洲的學生確診,我又慌了,澳洲的政策會不會再變?從第三國回去的會不會也不讓進?

另一方面,國內也出現了新情況,在疫情逐漸向好的同時,開始出現了境外輸入型確診病例,尤其是我的家鄉天津,正有大批韓國人集中返回,遠在千里之外我加倍地擔心家裡的情況。眾多不確定因素聚集在一起,又要同時應付網課和論文,我開始嚴重失眠,那幾天簡直是今年以來最黑暗的日子。

失眠的第四夜,我在朋友圈裡發了條求助,朋友的媽媽熱情地給我推送了一位醫生,我把這些天的經歷從頭至尾給醫生講了一遍,哭得痛快淋漓。

第四夜徹夜未眠

隔離勝利就在前方,澳洲、馬來西亞疫情卻開始蔓延

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一是墨大發政策說是每個從第三國回去的留學生都可享受路費、住宿等方面最高7500澳元的補貼,另一個好消息是我們得知這個15天簽證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辦延期,我們立即辦理續簽,退掉了泰國機票,在馬來西亞待滿16天再從這裡直接飛澳洲。

第10天的時候,我們搬進了另外一家民宿,換了新的住處也換了新的心情,我破罐破摔放棄了寫論文,跟心理醫生的傾訴也起了作用,隨著心情的好轉,我的睡眠逐漸有了保證,仿佛迎來了嶄新的人生。

返澳的時間越來越近,可澳洲疫情突然開始爆發,每天增長几十例。無獨有偶,馬來西亞確診病例也開始增長,而且我們的住處旁邊是一屋韓國人。我又開始陷入深深的憂慮,感覺無論進退都是危險,我們不再出門,吃飯全靠外賣,外賣來了也是兩個男生下去拿,回來後全身酒精消毒。

最後6天靠外賣度日

時間終於來到3月10日,這是我們出發的日子,此時的吉隆坡確診病例已經破百。10日凌晨3點,我們拎著行李奔向機場,吉隆坡機場螢幕上一半都是紅色的,猛烈地提示著大批航班取消的信息,機場人煙稀少,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留學生。幸運的是我們的航班準時起飛,又是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墨爾本當地時間晚上8點多,歷經17個日夜,我終於在海關工作人員問候我們的辛苦聲中,成功返回墨爾本。

吉隆坡機場,大批航班都已取消

回墨爾本沒幾天,我發熱了

回來一周,澳洲確診病例從100多漲到了600多,大部分都是從美國輸入。但澳洲居民防護幾乎「裸奔」,政府既不封城,也不禁止活動,只是天天讓大家提高警惕,街上的施工仍在繼續,周末的電音節依舊舉辦,頂多取消個500人以上的集會。

剛回來時,墨大還在維持正常教學秩序,由於我已經在第三國隔離14天,不需要再居家隔離,我開始去學校上課,頂著壓力堅持戴口罩。

一天半夜醒來我突然發現自己有點發熱,沒有乏力等其他症狀,只是覺得臉有點燙,我迅速復盤了從國內到現在的所有時間,都沒有明顯的暴露史和接觸史,可能是這些日子在幾個國家、幾個季節之間來回折騰導致的。早起時熱度已經褪去,可又多了個新症狀,嗓子明顯有濃痰。

我想回國,這是我的第一個念頭,而且極為強烈。這或許也是近期所有留學生的普遍想法。留學生平時在海外生活本就不易,再趕上疫情,個個都成了「驚弓之鳥」。

澳洲醫療雖然技術一流,但醫生和床位不夠用,不像國內能迅速造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或者是方艙醫院去收治患者。如果我是輕症,在澳洲是得不到檢測的,而會被要求居家隔離觀察7天,轉成重症才能去醫院。在國內至少有人管呀,畢竟國內的原則是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慌亂中我打開手機朋友圈發現,已經有5、6個朋友踏上了回國的歸途。

第一反應當然是找爸媽商量回國計劃,但在挨了一頓數落之後我冷靜了下來。的確,我可能就是單純的上火,回國的路也不容易,可能又要四處「流浪」,一路上飛機密閉空間是最可怕的地方,興許本來沒事,折騰一趟反而在路上感染了。

可焦慮依然存在,我在網上淘到了一款指夾式血氧儀,買回來自行檢測看看肺功能指標有沒有問題。還買了些銀耳蓮子自己煮著喝,又吃了一點清熱解火的藥。

事實證明,我確實只是上火了。

自己煮的銀耳蓮子羹


墨大出現確診病例,但我決定了「不折騰」,開始新一輪居家隔離

今天是3月22日,澳大利亞確診病例突破了1000例,其中有2例來自我就讀的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宣布,所有國內的非必要旅行一概禁止。墨大所在的維多利亞州州長正在向內閣提出,要在2天內停止除了超市、加油站、藥店、便利店、物流、外賣之外的所有非必要服務,州長已經宣布所有學校從下周二開始停課。目前,澳洲所有州都已宣布封城。

我有些朋友在美國、英國留學,他們還在接二連三地往國內跑,有的朋友已經改簽了3次機票,能搶到更早的絕不再等,馬上拔腿就走。

其實,澳洲這些政策幾天前就在以小道消息的形式到處流傳,但我反而更踏實了。經歷了許多事後,我明白任何一種選擇都有利弊,綜合分析來看,我要是回國,可能真的再也沒法回來上學。即使封校,網課還在繼續,論文也要交。在這邊踏實住了,家裡有囤糧,有課上,就什麼都不用愁。

季節輪換,澳洲開始轉向秋冬,在國內度過了居家「抗疫」的「上半場」,我要在這裡開啟「下半場」了。

我的囤糧


3月19日,天津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29位在津密接者轉運集中隔離點隔離醫學觀察。3月20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做好個人防護,能有效防止自己在國外被感染的可能,反而是長距離旅行風險很大。

遠在澳洲的曉維看到了來自天津的新聞,更加堅定了不回國的想法。她感覺到,病毒沒有國界,各國都有自己的國情和處置的辦法,國家間應該分享抗疫的經驗,但作為留學生個人,在哪裡都要綜合實際情況判斷情況,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做好自我防護,就是對自己和各所在國最大的負責。「繼續踏踏實實在家學習,別的不想。」曉維如是說。

天津隔離最新消息查詢入口

點擊關注頭條號@天津本地寶,私信發送關鍵字【隔離】即可查看天津隔離最新消息查詢入口。如下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pO6BnEBiuFnsJQVAV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