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涵 編輯|霄霄
《只有芸知道》是一部溫暖而悽美的愛情電影,講述了隋東風與羅芸在異國他鄉相遇、相守的愛情經歷。
影片當中,那句「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過的日子」貫穿於這對恩愛夫妻的一生,看哭了一眾影迷,治癒了一批在愛情里彷徨、掙扎的人們。
正如詩人木心在《從前慢》這首詩中所寫: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隋東風與羅芸就是這樣一對一生只愛一個人的典範夫妻。當我置身於影院,感受著隋東風與羅芸的慢生活節奏,焦慮感那一刻似乎被一掃而空。我想,人們常常嚮往的那種詩和遠方的生活,大抵就是如此。
從隋東風與羅芸相濡以沫的細枝末節里,讓我看懂了好的愛情,不僅需要相濡以沫的陪伴,更需要讓彼此都懂得成長起來。在愛情里,羅芸不同階段的不同內心需求,更是代表了無數女人的共同心聲。
第一個階段:對安全感的強烈需求。
羅芸與隋東風結婚之初,隋東風是一名外賣小哥,赤貧如洗,經濟條件相當窘迫到,連房租都要靠修剪花草的勞動來抵償。這讓羅芸心裡一度產生了嚴重的生存層面的安全感危機。
焦灼之下,羅芸不惜將隋東風婚前賭贏的10萬全部存了起來,不敢放開式地用於生活開支。好在林太的牽線搭橋,介紹他們夫婦二人,利用這筆錢盤下了一個小門面的中餐館,並就近購買了一幢可以安身的房子。
作為過來人,女人最懂女人,恰如林太說的那般「有了生意和房子,女人才有安全感」。
隋東風虛心聽取了前輩的建議,勤心不斷,用一雙勤勞的手,將中餐館的生意打理得風生水起,蒸蒸日上,羅芸自是夫唱婦隨,夫妻店開得有模有樣,餐館收入甚是可觀。
中餐館細水長流的收入,有力解決了羅芸對生存上的安全感需要,讓羅芸的笑容燦爛而篤定。羅芸與隋東風日出共赴中餐館,日落攜手把家還。這樣的生活模式一過就是十五年。
第二個階段:在精神上對追尋自由的需求。
眾所周知,馬斯洛需求定律中提到,人在解決了生存需求後,必然會上升至對精神需求的追尋與探究。羅芸想要看藍鯨,想要看極光。幸運的是,有生之年,羅芸如願以償地看到了美麗的極光。
在共同經營中餐館的最後幾年裡,羅芸對精神需求的熱望是相當迫切的。羅芸曾向隋東風委婉表達過,想要改變一下他們當下生活狀態,然後去嘗試追尋像賽琳娜一樣自由隨心的生活。
然而,彼時的隋東風不願轉讓生意蓬勃中的中餐館,明確表達出想要趁著幹勁十足的年齡多多賺錢的想法。為了安慰羅芸那顆追求自由的心,隋東風煞費苦心,設法弄來了一張藍鯨海報掛在了他們床頭,來博得愛人一笑。
隋東風渾然不知,自由之念一旦發芽,壓是壓制不住的。羅芸在那次極光的許願中,許了一個和極光之間的秘密,羅芸祈求中餐館儘快以一種方式關門倒閉。因為羅芸意識到,中餐館就像一個牢籠,死死地困住了隋東風。
誠然,羅芸是愛隋東風的,但卻無法強迫隋東風遵從自己的想法。當中餐館真的意外失火時,看著隋東風落寞的表情,心疼和矛盾一併洶湧而來,羅芸又感覺自己罪惡感十足。這個秘密是羅芸病逝之後,隋東風經賽琳娜之口才偶然得知的。
頓時,隋東風恍然大悟,他驚覺自己的錯,竟鑄成了羅芸一生的遺憾。因此,隋東風當即動身,帶著羅芸的骨灰,去海上追尋藍鯨的蹤影。
船長被隋東風與羅芸的愛情故事感動,藍鯨亦是如此,幾條巨大的藍鯨用它們壯美的舞姿,奮力彌補著這個美麗姑娘此生未完成的心愿。那一幕,當藍鯨從海面上片翩翩躍起,隋東風倚船而立,情緒無不激昂。隋東風輕輕地向蔚藍的大海里,撒著心頭摯愛之人的骨灰,不禁看得人淚眼婆娑,心肝顫動。
隋東風與羅芸即便深愛入骨,也難免藏下了秘密,留下了遺憾。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女人在愛情里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內心需求和心理訴求,這就需要男人對女人的懂得成長起來。
隋東風對羅芸的懂得一直停留在第一階段。而事實上,他們早已實現物質無憂,平穩過渡到了第二個階段,只是隋東風在第二階段里對羅芸的懂得沒有成長起來,隋東風沉浸於永無止境的賺錢,無法停下匆忙的腳步。原以為來日方長,豈不知道病魔的突然造訪,在手術中帶走了永遠的愛人。
總而言之,第一個階段相對容易度過,只因目標統一,夫妻同心,可以其利斷金。相比之下,第二個階段難度係數相對較高,要麼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懂得,始終停留在第一個階段,認知上十年如一日地處於靜態模式;要麼是明知道對方的內心需求,故裝一副恍若未聞的樣子,在精神追求上你拉我扯,各執己見。
我熟悉的一對夫婦,他們經歷了屢戰屢敗的艱難創業,實現了創業成功的宏偉藍圖。可惜的是,發達之後,雙方在如何利用財富享受生活的觀念上,產生了可以跨越幾個太平洋的分歧。
男方倡導穿金戴銀,名表、名包奢侈品加身,便是他所認為的精神上的極大滿足;女方倡導行萬里路,觀萬里景,方能讓精神得以溫潤和滋養。觀念的不同,時間也無法將二人強融,索性分道揚鑣,實在令人唏噓。
綜上所述,愛漫漫,長修遠。男人想讓女人生活更幸福,必得用心去感知女人當下的內心需求,悅納對方的想法,去平衡、去達成。
一個女人20歲時喜歡阿依蓮的穿搭風格,不代表她永遠喜歡此種風格。日月歲深,女人的處境會變,認知會變,內心需求會變。所以,好的愛情,除了長情的陪伴,更需要彼此的懂得成長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kMxaG8BMH2_cNUg2-7g.html作者簡介:小涵,85後自由寫作者,平凡愛世俗,操心愛叨叨。擅長寫作情感類,娛樂熱點類,職場感受及個人成長類觀點性文章,作品見於多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