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百年故事的開篇如果是你會選擇怎樣開始?馬自達選擇了永不止步的挑戰精神,從軟木工業到汽車工業,從第一台機動三輪車,到如今無處不見的馬自達汽車,這是對造車技藝近乎偏執的痴迷和挑戰,是馬自達品牌堅持百年的企業文化。
松田重次郎於1875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縣安藝郡仁保島村向洋,也就是如今馬自達總部工廠的所在地。當時的向陽還只是一個小漁村,松田家靠著加工海產過活。松田重次郎在家中十二個孩子中排行最後,原本要給他取名叫「十二郎」,結果發現在上戶口時,因為發音過於接近,而被登記成了「重次郎」。
在松田重次郎三歲的時候,作為家中支柱的父親松田和吉因病去世。家中只能靠母親和兄長在外工作勉強維持生活。因此重次郎也必須更早的學會獨立,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幫兄長做事。到了十三歲時,從小喜歡看鐵匠打鐵的重次郎,很早就樹立了想成為一名好鐵匠的理想。於是在1888年離開家鄉來到大阪,決心尋找一份打鐵的工作養活自己。松田重次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叫做「藤孫」的鐵匠鋪學習了四年的機械製造技術。之後重次郎離開「藤孫」,憑藉之前學到的技術,先後在海軍和陸軍的軍工製造工廠工作。
憑藉著在軍工廠的工作經歷,使松田重次郎信心大增,同時也成為同一批年輕人中最耀眼的存在,他決心要開設一家自己的工廠。只是當時的松田重次郎完全是白手起家,啟動資金成為最大的問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一位名叫東屋恆吉的人非常欣賞重次郎,這個人就是原來重次郎工作過的兵工廠里的一個負責人,因此將重次郎招為婿養子。事實上和重次郎一樣,東屋恆吉也是婿養子,他的本家在長崎。恆吉家代代相傳的是來自荷蘭的鑄造技術,因此雖然來到原本開設的是糖果店東屋家,但恆吉依然相信未來是屬於機械的世界,因此放棄了原本的糖果店來到大阪。
可能他從重次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毅然決定幫助這個年輕人。這年,松田重次郎20歲,由東屋恆吉出資,借了一件500平米的廠房,僱傭了50名工人,「東屋鐵工所」正式成立了。然而好景不長,雖然幻想著美好的前景,但由於管理不善,不到一年時間,這第一家工廠就被迫解散了。
第一次創業失敗之後,東屋恆吉不僅承擔了所有損失,還幫助他前往三菱造船廠再次學習機械製造技術。那時的日本三菱造船廠,可謂相當於現在的NASA,水準級別很高,而且松田重次郎的眼光極為毒辣,他前去學習的船廠在未來將會成為三菱長崎造船所,專門建造萬噸級以上的大型艦船,也是集三菱所有「高精尖」技術水準之大成的一家工廠,松田重次郎接觸的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技術。但這時一個幸福的煩惱擺在了他面前。松田重次郎經常收到來自大阪養父的信件,催促他回家。對於有恩於自己的恆吉的請求,重次郎不忍拒絕,但同時他又不甘心就這樣返回東屋家。
最終重次郎返回大阪,向東屋恆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並提出取消收養關係。恆吉在深思熟慮了幾天後,對重次郎說:我知道了,收養關係就此取消,你去實現你的理想吧,不過這次一定要成功!東屋恆吉不僅沒有為難他,還給予重次郎精神上的支持。如此的情深義重,可以說正是東屋恆吉改變了松田重次郎的一生,第一次的失敗經歷告訴他,沒有核心技術的工廠是不會長久的,於是他研究出了一個獨家產品「松田式泵」,自產自銷,並將自家公司「松田製造所」發展成為「松田式泵合資會社」。
1909年7月31日,大阪發生了一場被稱之為「北之大火」的嚴重火災。有1.2平方公里內的超過1萬戶居民受災。而在火災重建過程中,「松田式泵」實現了熱銷,以此為契機,不少資本家盯上了重次郎的這家公司。
由於「松田式泵」良好的銷售表現,為合資公司帶來了高額的收益, 但重度技術宅的松田重次郎明顯不太適合管理公司,接連遭遇內部核心人員的背叛,險些還有牢獄之災!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確實給工業帶來了一次擴大發展的機會。除去實際參與製造生產戰爭用具的兵工廠外,許多私人的中小工廠,也間接為戰爭提供過產品。
1915年,40歲的松田重次郎通過一個機械貿易公司接到一個訂單,要求製造炮彈用的引信。最後發現,訂單的訂購方為俄羅斯政府。俄羅斯歷來製造引信的工廠使用的都是德國工人。一戰開始後,由於處於敵對狀態,原先的工人全部撤回德國,因此生產陷入停滯。當時重次郎接到的訂單,共計400萬個引信,總價值一千多萬日元。這筆訂單的金額對重次郎來說自然是極具誘惑力的,於是重次郎制定了一份詳細且周密的計劃,以保證訂單的順利生產。首先,他在大阪的梅田站後面購買了土地用於建造新工廠。然後,他又在大阪最大的兩個機械批發商聚集地,一天內將所有批發商的庫存工具機都買了下來。就這樣,位於大阪的這座新工廠幾乎在一夜間建成了。松田重次郎如此迅速地完成了新工廠的建設,幾乎震驚了整個大阪的商界。
種種原因造成成功並未延續到經營上。由於員工人數暴增到近四千人,「松田製作所」被改製成為股份公司,當時專注於機械製作的重次郎,和只關心商業利潤的經理人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為此,重次郎在1917年3月辭去本職,從大阪返回了家鄉廣島。
1923年9月1日上午11點58分,再次出現了改變松田重次郎命運的機會,日本關東平原發生7.9級強烈地震。隨後又分別發生7.3級與7.2級餘震,這三次地震合計持續5分鐘以上。史稱「關東大地震」。這次地震對日本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嚴重而深遠的。
災後重建中的日本對兼顧便利性和載重功能的交通工具有著極大的需求,於是松田重次郎便把目光瞄準了能拉貨、能載人的三輪車,並當機立斷,決定生產三輪車!並命名公司為東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一款叫做「Mazda GO」的三輪摩托車,說到這裡有人會問那為什麼叫馬自達呢?據說是因為重次郎崇拜拜火教光明之神Ahura Mazdā,所以取名叫Mazdā,但編輯還了解到另一個說法,個人覺得這個說法比較靠譜,即「Mazda」的發音與松田的讀音「Ma-Tsu-Da」接近,且更為洋氣。
轉眼時間就到了1950年,日本戰敗後國內面臨著運力缺口,這時用來送貨的三輪車肯定沒法用來拉磚和鋼材,東洋工業株式會社再次抓出時間節點,推出了四輪車「Mazda CA」車型,從圖片上來看這就是一個比較原始的皮卡。
一個企業要想打造真正的百年品牌,最關鍵的是傳承問題,此時松田重次郎已經是一個古稀老人,於是他決定將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交給了次子松田恆次,並在第二年逝世。
值得慶幸的是,從父親手裡接過接力棒的松田恆次成為了東洋工業株式會社的出色接班人。很快,馬自達歷史上第一款轎車——R360 Coupe問世,這台可以乘坐兩個成年人的迷你跑車售價為32萬日元,這個價格對於當時的日本國民並不昂貴,所以銷量飛升。
從當初松田重次郎開發「松田式泵」就一直堅持的一個信念,於是松田恆次在公司內部將這個信念作為口號那就是:「技術は永遠に革新である」(技術永遠是革新)的口號,便拉開了轉子發動機神話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