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試禪心表演拙劣,言行浮誇,漏洞百出,豬八戒為啥還會上當?

2022-10-09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四聖試禪心表演拙劣,言行浮誇,漏洞百出,豬八戒為啥還會上當?

隨著流沙河一戰,唐僧師徒四人終於湊齊了,可是整個團隊剛剛組成後的第一戰卻不是跟妖怪打,而是要通過觀音菩薩的試探。

而這次試探,就是以觀音菩薩為首,邀請了黎山老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組成了考核小組,並香艷無比的四聖試禪心。雖說這個章節的題目就是「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但真正被試探的人卻不是唐僧,反而是二師兄豬八戒。

可是這次試探,黎山老母聯合三位菩薩的表演實在不敢恭維,可謂表演拙劣,言行浮誇,且漏洞百出。孫悟空、沙和尚和唐僧都沒有上當,偏偏最丑的豬八戒上了當,這是為何?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297期:四聖試禪心時,為什麼只有豬八戒上當,你看看孫悟空之前干過啥?

一、

其實四聖試禪心,不像是刻意擺下圈套,專等著唐僧師徒來撞,更像是無意加巧合之下,才湊成了這場試探。

其實菩薩們所在的那座莊院,位置挺偏僻的,在山崖之上,唐僧師徒若正常行走的話,大機率是不會往那裡走的。可惜,在撞進這座莊院之前,是因為唐僧覺得天色已晚,又感覺疲勞,所以問孫悟空今晚咱們住哪裡?

因為唐僧的這麼一發問,引起了豬八戒的抱怨,他跟大師兄有一段爭論。說著說著,怎麼就說到小白龍身上,孫悟空為了顯示這匹白馬確實是龍變的,能跑得飛快,而掏出棒子嚇唬了它一下,結果小白龍就瘋狂奔跑:

「那馬看見拿棒,恐怕打來,慌得四隻蹄疾如飛電,颼的跑將去了。那師父手軟勒不住,盡他劣性,奔上山崖……」

正常情況下,白馬不會往山崖上跑,萬一沒有剎住車掉下去怎麼辦?當然,白龍馬能飛,不至於摔死,但是這一跑一停,就讓唐僧發現了一處人家。

當他指給孫悟空看時,孫悟空就發現,這處莊院不太一般:

「行者聞言,急抬頭舉目而看,果見那半空中慶雲籠罩,瑞靄遮盈,情知定是佛仙點化。」

菩薩們還是比較講究情調的,選擇了一處山崖頂處不遠的地方,孫悟空一個抬頭,一個舉目,也表明了這座莊院所處位置不算太低。

能在此處定居的人家,自然不會是一般人家,這一點,孫悟空看出來了。

二、

這座莊院所在位置比較令人生疑,隨後走出來的那位老婦人更加讓人起疑,因為她開頭第一句話就是:

「是什麼人,擅入我寡婦之門?」

而且還是用的嬌聲,一個寡婦,帶著三個如花似玉的姑娘,一開門還沒等看清對面是誰呢,就開始大喊自己是寡婦,這正常嗎?

我有一個鄰居是空姐,平時家門口總放著一雙男士皮鞋,有一次她叫的外賣放到我門口了,我一看名字還是楊先生。打上面電話確定是空姐時,我都懵了,她告訴我,這也沒辦法,為了安全起見。

雖說,她有點過於謹慎了,但是也恰恰表明,作為女子,放在現實社會尚且如此謹慎。那麼在神魔滿天飛的西遊世界,竟然有女子生怕別人不知道家裡沒男人似的,一開門先喊出來了……

更蹊蹺的地方在於,她見到唐僧那三位相貌醜陋,貌似妖怪的徒弟們竟然一點都不驚訝,還高高興興將其迎進門:

「那婦人見了他三眾,更加欣喜,以禮邀入廳房……」

豬八戒不是沒在人間生活過,他還在高老莊娶了個老婆呢,只不過是以變化後的身子娶的。可是這個寡婦毫不介意,甚至是欣喜,只能說明,黎山老母一開門偶遇唐僧師徒。再一看他身後,三位徒弟齊全了,哈哈,正好聯合幾位菩薩耍他們一番。

想到這裡,她高興地將幾個人迎進了屋子裡,不然很難解釋她的表現。

三、

唐僧師徒「偶然」撞進莊院,黎山老母和菩薩們又「靈機一動」想試探一下他們,於是才有了這場四聖試禪心!

那麼這四聖試禪心,究竟是試探誰的禪心呢?

這位婦人將唐僧師徒領進屋子後,寒暄並飲過茶之後,直奔主題,向唐僧介紹了自己家的情況,同時還有三位女兒待出嫁,要同時招師徒四人入贅:

「小婦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我(楊角風)估計,當時唐僧就懵了,這到底哪跟哪啊,就借個宿而已,咋還借出來個四門親事?

四聖試禪心,不用說,肯定是試探唐僧師徒四個,或者是四個中的幾個或某個。但這種試探又處處透露出邪性,如果說大家在加入取經團隊之前,取經項目負責人觀音菩薩帶著三位好友來試探,說得過去。

可是此時四人取經團隊已經正式確定,而且這四個人都是觀音菩薩自己指定的取經人,這時候你再帶著三個不相關的人來試探,這就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萬一要是真試出來問題,比如唐僧答應入贅,那麼觀音菩薩的臉往哪裡擱?

就算試探,也得觀音菩薩自己偷偷來試探,咱們都是取經團隊的一員,關上門來說亮話。萬一有同志意志不夠堅定,那也是咱內部解決,可是拉上了其他人一起來試探,頗符合事出異常必有妖的真理。

四、

那麼這次試探,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誰被試出來了呢?

其實就一個豬八戒被試出來了,畢竟這頭豬不挑食嘛,不管老的少的,都想要。可是,豬八戒是啥德性,觀音菩薩不是不知道,想當初他被貶下凡,就是因為控制不了下半身,導致蟲子入腦,一時犯錯被貶當豬。

就算是當豬,他也沒閒著啊,不是在福陵山入贅到卵二姐家。而且,後來都皈依佛家了,也聽從觀音菩薩的囑咐,這小子還敢跑到高老莊娶妻呢。所以,你用美色來誘惑他,他要是不上當,這些菩薩都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有人說,這個試探啊,也有敲打的意思,就是敲打敲打一下豬八戒,讓他以後啊別這麼貪色。關鍵是這個敲打也沒起啥作用啊,這豬八戒看到白骨精,兩眼睛都冒綠光的。見到嫦娥下凡,連師父都不顧了,非要上天跟人家再耍耍去……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豬八戒本就是這麼個人設,去試探他的人設,這是打算篡改作者的設定嗎?

有人說,那應該是試探唐僧,只不過他沒中招,豬八戒中招了而已!

唐僧雖然有時候不講理,還招人恨,肉眼凡胎的,不識好人,但是人家不傻啊。要是傻的話,也當不上大唐高僧,也跟唐王李世民拜不了把兄弟。

就黎山老母那拙劣的演技,都沒等到三個菩薩扮演的女兒上場,人家唐僧就要離場了。

五、

就算唐僧真有那麼一點點凡心,也會在這次漏洞百出的演出中,被消磨殆盡。

一見面就要嫁給人家,還一口氣要嫁四個,關鍵還不嫌棄豬八戒丑,這是正常人家嗎?你讓唐僧怎麼想,他估計心裡已經有很多羊駝跑過去了,這個老婦人要麼是妖怪,要麼就是神經病:

「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

這已經超出了唐僧固有的三觀,這種問題沒法回答,不管回答行或者不行,都是錯,他只能裝聾賣啞,裝沒聽到唄。

等到老婦人又講自己家有多少錢,有多少田,還有多少牲口,唐僧的表現更無語:

「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無言……」

唐僧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就這點家財能吸引住他,他的那件袈裟估計都能頂這半處莊園了吧?況且之前他在觀音院吃過炫耀寶貝的虧了,怎麼敢跟老婦人比富,故只能繼續裝聾賣啞。

等到老婦人提出,自己嫁給唐僧,讓自己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時,唐僧更驚呆了: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

唐僧的這種表現可不是心動,也不是嫌棄老婦人年長,也敢配自己。而是不敢想像這個老婦人葫蘆里賣的什麼藥,就他這三個徒弟的模樣,竟然能娶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子?

六、

不管怎麼說,唐僧對自己的相貌還是很有自信的,讓自己娶老婦人,這怎麼看都不像是試探哦。

況且,如果真想讓他們入贅,把唐僧師徒四個單獨試探,比如一人關一個房間,三個女兒挨個出現。也比四個人在一起試探要強一些吧,畢竟當師父的,臉面總得要吧?

就算是豬八戒,當著師父的面,他也不敢應下來不是,還跟猴哥爭辯呢:

「哥啊,不要栽人麼,大家從長計較。」

真要試探唐僧,也不能弄個老婦人,還穿得嚴嚴實實的,還當著人家三個徒弟的面試探。應該像《青蛇》裡面的小青誘惑法海那樣,跟他肉貼肉,看看他還能不能扛得住?

而且自始至終,唐僧就沒見過老婦人的三個女兒長什麼樣子,人家就已經嚴詞拒絕了老婦人的提議。只不過唐僧的直接拒絕,惹怒了老婦人,老婦人一發飆,唐僧就有點怕了:

「三藏見他發怒,只得者者謙謙,叫道:『悟空,你在這裡罷。』」

其實這已經表明了唐僧的態度,他是很清楚猴子的為人的,是斷不會留下,所以才會第一個提議讓孫悟空留下。

孫悟空不可能留,隨便找了個理由就推辭了,隨後這猴子好捉弄豬八戒,又提議豬八戒留下,豬八戒當著大家的面不好說話,只能給了個模稜兩可的說法,從長計議。

至於沙和尚,這傢伙剛加入取經隊伍,寸功未立,況且這傢伙對女色天生牴觸,怎麼可能留下?

七、

有人說,人家豬八戒會辦事,明知道前面有坑,還故意往裡面跳,目的啊,就是為了替唐僧趟雷。

這純屬無稽之談,因為唐僧根本就沒這想法,況且,當時的談話都談崩了:

「那婦人見他們推辭不肯,急抽身轉進屏風,撲的把腰門關上。師徒們撇在外面,茶飯全無,再沒人出。」

其實到此為止,對唐僧的試探就已經結束了,而且人家也交了滿意的答卷,按理說觀音菩薩等人就該撤了。但是豬八戒不滿意啊,嘴裡嘟嘟囔囔的,一個勁地埋怨師父:

「師父忒不會幹事,把話通說殺了……似這般關門不出,我們這清灰冷灶,一夜怎過?」

豬八戒說這話就有點無理了,師徒四人哪一天不是風餐露宿的,今天即使人家不管飯,但好歹不用露宿了吧?大不了,師徒四人離開這座莊園就是了,唐僧又沒說啥,哪裡來的豬八戒替師父擋刀一說?

難道是豬八戒看出了眼前的一切都是考驗,他打算以身試法,幫菩薩們完成考驗。畢竟大領導們下來考察,結果一個個都查不出毛病來,那麼她們這些領導是吃飽了撐得嗎,面子往哪裡擱?

如果當領導的菩薩們,降低了身段來陪大家玩遊戲,結果一個人都沒騙到,是諷刺她們演技差呢,還是表明自己牛?所以,必須得讓人家查出點不傷大雅的問題啊,到時候整改起來也容易,領導面子上也有光。

八、

確實,用這套理論來解釋豬八戒後面的行為,也能大體解釋得通。

比如豬八戒主動要求去放馬,結果從後門溜到丈母娘那裡去繼續談判了,而且一開口就解釋了師父和猴哥以及沙和尚為什麼會拒絕入贅:

「他們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違君命,不肯干這件事。」

話題一轉,雖然他們不能上門,但自己可以啊,而且自己種地、蓋房子是好手哦。咳,畢竟在高老莊實踐過,豬八戒也算輕車熟路了。

丈母娘一開始嫌豬八戒丑,隨後又說哪個女兒嫁了,其她的都不會滿意。結果都被豬八戒一一化解,甚至提出可以同時娶了連丈母娘在內的四個人:

「我幼年間,也曾學得個熬戰之法,管情一個個伏侍得他歡喜。」

這下子丈母娘高興了,也算是不虛此行,作為報答,唐僧和孫悟空、沙和尚也吃上飯了,只拉著豬八戒去撞天婚去了。

你看,豬八戒為了讓大家吃上飯,把自己豁出去了,多麼偉大,多麼高尚,這不就是故意跳坑,讓菩薩高興,讓師兄弟們也高興?

先不說豬八戒知不知道這是一個坑,就算是他知道,那麼他不跳的話,其他人就必須得跳嗎?豬八戒這是想幹嘛,難道其他兩個師兄弟故意等著看唐僧笑話,自己不跳的話,師父就會出醜?

其實不管豬八戒跳不跳這個坑,唐僧、孫悟空和沙和尚都不會跳的,也不會有人故意看師父笑話。

九、

其實豬八戒跳坑,並非是因為他看出來這是坑,自己主動跳。也不完全是因為他本身就好色,性格使然,見了美色挪不開腿了,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那就是挑擔子和功果的問題!

大家看豬八戒剛入伙的時候,前面我也提到過了,比如第一次遇到妖怪——虎先鋒,豬八戒是爭著去打的,還不讓孫悟空插手:

「八戒丟了行李,掣釘鈀,不讓行者走上前,大喝一聲……」

後來那個虎先鋒確實是豬八戒打死的,還有流沙河那裡大戰沙和尚的時候,也是豬八戒搶先跑過去對戰的,後來被孫悟空攪合了以後,他是暴跳如雷啊:

「氣得個八戒亂跳道:『哥啊,誰著你來的!那怪漸漸手慢,難架我鈀,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

本來以為收了沙和尚之後,豬八戒就可以卸掉擔子,專心作為降妖主力去打妖怪了,結果被孫悟空給潑了一盆冷水,弄得八戒叫苦不迭:

「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輕省,那裡管別人累墜?」

後來便是豬八戒跟孫悟空爭辯行李之重,言外之意八戒想讓猴哥主持公道,把挑擔子的活給沙和尚,結果孫悟空裝聾賣啞:

「呆子,你和誰說哩?」

豬八戒又不能說跟沙和尚說,只能打哈哈說給你說,那孫悟空可不管那一套:

「錯和我說了,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

十、

可以說,自從豬八戒加入了取經隊伍後,他過得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以前的行李是三個人的,後來又加了一個沙和尚的行李,全都是豬八戒一個人挑。這一路走來,猴哥對自己是非打即罵,降妖的事不讓自己上,乾重活全找自己。關鍵是自己都喊肚子餓了,師父也不理解,猴哥還要舉棒子揍自己:

「呆子,你這般言語,似有報怨之心。還象在高老莊,倚懶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

在高老莊過慣了入贅的好日子,結果這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以後剩下的全是苦難,換你是豬八戒,你不抱怨?

唐僧去取經是因為答應了人家唐王,且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發了重誓的,取不到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孫悟空去取經,是因為他被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去取經就得回去受罪;沙和尚答應取經,是因為他每天都在承受苦難,動不動就會被飛劍穿心……

人家豬八戒可是好好的自由之身,連烏巢禪師讓他當徒弟,人家都嫌不自由。取經對他有什麼好處,不去取經,又能把他怎麼樣?

所以,後來豬八戒被吊到樹上後,唐僧是這樣說的:

「那呆子雖是心性愚頑,卻只是一味蠙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還看當日菩薩之念,救他隨我們去罷,料他以後再不敢了。」

而豬八戒是怎麼表態的呢?

「從今後,再也不敢妄為。就是累折骨頭,也只是摩肩壓擔,隨師父西域去也。」

大家看,他們談話的重點根本就不是好美色,而是挑擔子。就算是挑擔子把骨頭都給壓折了,也不敢有怨言了,請願跟著師父走到西天。

所以,四聖試禪心,其實不是試探唐僧、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的色心,真正試探的是豬八戒的懶惰之心。這也是後來豬八戒根本不吸取教訓,還是我行我素,甚至在濯垢泉還跟蜘蛛精們瀟洒了一回。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fa0db521796c812859d26230c23ad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