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也分陰陽,防治大不同

2022-06-23     上醫仁家

原標題:中暑也分陰陽,防治大不同

近日,中央氣象台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我國多地將迎來高溫天氣。其中,河北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北部局地可達40℃以上。高溫天氣下,預防中暑就成為了頭等大事。

中醫把中暑分為陽暑、陰暑、暑厥、暑風四類。以前夏季是中陽暑的人比較多,但隨著空調的普及,現在中陰暑的人反而越來越多

中暑的分類

1、陽暑

常見於環衛工人、建築工人、高溫作業人員等,症狀表現為:頭暈、噁心、口渴、出很多汗、皮膚通紅、呼吸急促,嚴重的甚至會神志不清。

此時要趕緊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補充津液,可以吃西瓜、綠豆湯等,藥物可選擇仁丹、十滴水等。

2、陰暑

常見於久吹冷風、貪飲納涼、經常泡在水池中、晚上睡地上等人群,症狀表現為:全身發軟、頭暈、發冷、噁心、全身不出汗,嚴重的還會拉肚子。

陰暑就不適合喝綠豆湯等來解暑了,需要用熱藥,常見的藿香正氣液就很合適。

3、暑厥

主要表現為:不省人事、手足痙攣、高熱無汗、胸悶氣促等,是暑熱侵入營分、蒙蔽心包的危重證候。

4、暑風

表現為:手足抽搐、牙關緊咬、唇色青紫、高熱神昏等,是暑熱極盛、風從內生的表現。

暑厥和暑風這兩種中暑最為嚴重,可危及生命。建議:一旦出現這兩種情況,及時就醫,不要耽誤。

如何預防中暑?

1、做好防暑防曬準備

應避免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長時間工作、生活或運動,若有噁心、頭暈等症狀,要立刻脫離現場,轉移到涼爽通風的環境下休息;

夏季進行戶外運動時,應選擇輕便、寬鬆、淺色衣物。若天氣炎熱,應儘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早上或者晚上;

戶外活動時應備好遮陽帽、太陽鏡等,並建議在外出前30分鐘塗上防曬係數適宜的防曬霜。

2、科學飲水,合理飲食

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尤其是出汗較多的時候,還可以在水中加適量食鹽或者口服補液鹽,以補充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體內水電解質失衡。

飲食要合理:一方面,選擇清淡爽口、易於消化的食物,如荷葉粥、綠豆粥等,西瓜、水蜜桃等夏季瓜果也是很好的選擇。另一方面,不宜過多食用熱性食物,如牛羊肉、辣椒、花椒、白酒等,冰鎮汽水、冷飲等雖然讓人感覺涼爽,但也要適量。

3、掌握急救措施,常備防暑藥物

應學習中暑相關疾病的症狀和體徵,以及如何治療的方法。同時常備防暑藥物,如仁丹、十滴水、清涼油、風油精、暑症片、夏桑菊顆粒等,有解表、祛濕、解暑的作用。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f73ae5b0bc61b76d1427c4067a8b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