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亮點紛呈

2023-12-20     寧波晚報

原標題:寧波「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亮點紛呈

構建新平台,促進全域「智治」

2022年1月,浙江成為「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的國家試點。

「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重要論述的實踐落地,是貫徹「國之大計」與「市之先行」的具體行動。

改革重任在肩,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辦公室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錨定「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使命定位,找准數字化改革和「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的契合點,通過共享、整合、優化、拓展等手段,系統性重塑組織、隊伍、管理、運行、保障等治理體系,逐步走出一條「一張清單、一支隊伍、一個平台、一套機制」系統推進的改革之路,縱深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國家試點工作落實落地、實戰實效,不斷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整體智治」執法力量下沉基層

行政執法難,是個老話題,在全國各地都普遍存在。

實施「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簡單說,就是以「整體智治」理念,打破以往部門「各自為戰」的固有機制,逐步消除政府職能分工過細的弊端,解決過去基層治理中多頭執法、重複執法的普遍問題。

破除「壁壘」,構建聯動協作治理體系。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合力比拼濃厚改革氛圍,攻堅破難引領改革深化,實踐創新提升改革成效。

以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組織部長和政府分管領導「雙牽頭」抓改革的工作模式全面建立,兩級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辦實體運行,三級綜合行政執法指揮中心(室)協同高效,「1+8」行政執法隊伍集中辦公,156個鎮街全域實施「一支隊伍管執法」,金字塔型行政執法結構基本形成。

落地「一點一策」下沉方案,助力「一支隊伍」提質增效,推動5300餘名下沉鄉鎮街道執法力量「化學融合」。貫通「大綜合一體化」執法平台,入駐執法主體578家,註冊用戶數2.8萬餘人,執法人員2.5萬餘人。推行「一機通查」模式、「填空式」場景應用、「選擇式」執法文書、「教科書式」檢查表單、處罰裁量「智能提示」,實現簡易程序案件「掌上辦」「當場辦」「碼上辦」。

一體化培訓「教、學、練、戰」,全域化實施多元共治機制。依託97個賦權鄉鎮街道143名法審員、12個「共享法庭」、10處「檢察官聯絡點」,統籌「師資庫、課程庫、基地庫」和「周五雲課堂」建設,培訓「全科型」執法骨幹,打造「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的一體化指揮、全流程協同執法模式,統籌、協調、指揮、監督整體政府執法主體的執法活動,變「單打獨鬥」為「合力攻堅」,執法質效全面提升。

執法隊員整裝待發

全域執法監管釋放改革紅利

「把『關鍵小事』執法權賦予鎮街後,我們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談及「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基層執法隊員的感觸頗深。

鎮海區九龍湖鎮創新實施「長治九安」實景指揮應用場景,實現「一屏」統攬,將全域各執法對象實景監管;「一鍵」派發任務,將網格長、執法隊員有效協同;「一圖」統籌指揮,實現指揮員1分鐘聯絡協調,執法隊員5分鐘到達處置。

九龍湖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劉真愚介紹,立足居民百姓需求,根據鎮域實際,九龍湖鎮推出「執法進網格」、「夜經濟」執法、秸稈焚燒「非現場執法」「執法+管理」等一系列創新做法,九龍湖鎮執法隊執法質效大幅提升,整體辦案量、人均辦案量等指標躍居全市前列。此外,隨著「網格吹哨、鎮隊報到」「說理式執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下沉網格」「全科執法」等改革舉措的落地,「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執法使基層辦案效率有了明顯提升。

「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帶來的不僅是一場關於體制機制、數智平台、治理方式的系統性變革,更是一場思想和理念的變革。寧海縣把「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與基層治理創新緊密結合,頻出新招:創新「行政違法自我糾錯與協同治理工作室」,入選省級改革制度成果;做優「區域協作配合機制」,推行「黨建+執法」,雙雙入選鄉鎮(街道)省級法經驗做法;首創「民商法治診所」,入選省級共富試點;打造「企服通」服務平台,入選全省營商環境「最佳實踐案例」。

寧海縣綜合行政執法辦副主任婁強認為,「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將更好發揮行政執法的服務、引導、規範、治理的價值功能,健全閉環行政執法體系,解決以往監管執法脫節、執法擾企等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增強民生獲得感。

跨部門協同提升執法效率

踐行「增值化」理念提升執法質效

今年,海曙區率先在全市實現了基層執法監督聯絡站全覆蓋。隨著執法監督觸角的延伸,讓廣大市場經營主體真正感受到「法度」與「溫度」,也實現了經濟效益和法治建設「雙贏」。

該區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辦負責人介紹,比如鄉鎮在開展電動車消防安全隱患集中整治時,可以依託聯絡站安排人員進行執法監督,也可以將監督線索移交給司法部門,手段、方式更為靈活多樣,也更契合實際。「而在過去,則只能由區司法局、區檢察院等部門進行執法監督。」

今年,我市把「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作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通過整合執法資源,切實提高執法效率,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穩步向好,幫助基層減負,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以微服務提升共富感。變「監管導向」為「服務導向」、變「單項管理」為「雙向互動」。從企業難點痛點出發,做深做實每個試點項目,細化工作「顆粒度」,以「小切口」撬動「大場景」。

提升執法手段,深化跨部門「綜合查一次」,對企業、商鋪、工地等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同時,運用勸導警示、首違不罰等柔性執法方式,實現「事前有求必應、事中無事不擾、事後集成幫改」,推行「集成改一次」執法服務模式,著力破除多頭、重複、低效執法等不文明、不規範行為給企業帶來的負擔,延伸提供更多法定職能之外的增值服務,為企業「去負擔」的同時「增授益」。

江北區創新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門受理企業、群眾在政務服務事項辦理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症」,制定下發後備箱商業活動、生活美容服務、寵物店、無人洗車等7類新領域、新業態「監管一件事」實施方案,推動監管從「按行業管」向「按事項管」轉變。該區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區里新建「一站式」案件快捷辦理中心,案件辦理平均時長從10個工作日縮短至2個工作日,提速4倍。

實戰練兵錘鍊一流執法隊伍

臨近歲末,餘姚市衛生監督所與餘姚市文廣旅體局通過運用省「大綜合一體化」執法監管數字應用平台,對該市多家電競酒店開展跨部門聯合雙隨機檢查。

執法人員通過書面檢查、實地核查、現場詢問等多種方式,對酒店的亮證經營、顧客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和保潔情況、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情況、場所內禁煙情況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經營方限期整改。

「像電競酒店這種新業態,需要我們用新的思維和手段進行監管,對基層執法人員來說也是新的考驗。通過實戰化練兵,有助於培養『全科型』執法人才,為下一步實施監管檢查證據互認打好基礎。」餘姚市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圍繞全市「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五大攻堅」及行政執法隊伍「五化爭先」行動,寧波大力加強執法隊伍規範建設,做強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構建金字塔型執法隊伍體系,推進行政執法力量下沉。

全市各級行政執法隊伍緊扣一條主線,堅持黨建統領抓隊伍全面建設,構建「共治同心圓」;狠抓兩大重點,內強素質優「三庫一堂」教育,外嚴督查促形象業績提升,打造「過硬金剛身」;豐富三項載體,打造「楓橋式」「最佳實踐」「一隊一品」中隊示範品牌,吹響「創建集結號」;運籌四類模塊,打好「執法+網格」「執法+服務」「執法+普法」「執法+數智」組合拳,探索「治理新模式」;建優五重保障,向場所全、裝備齊、資金足、培訓精、政策好多向發力,助力寧波執法尖兵建設。

在鎮海區,執法隊員聯合社區物業,設立「社區綜合執法示範工作站」,將私搭亂建、飛線充電、油煙擾民、非機動車亂停放等綜合執法難點問題納入治理範圍,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慈溪市「水陸空」聯動護航群眾一口水,做好水庫「監管一件事」;象山縣實施滷肉食品安全「一件事」集成改革,構建舌尖上的信用監管閉環;北侖區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進口商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服務平台……這些創新實踐,在鍛造一流執法監管「藍盾」隊伍的同時,推動「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走深走實。

2023年,寧波「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縱深推進,不斷疊代升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組建12個區級指揮中心、156個鎮街指揮室、2000餘個社區聯絡站,輻射全市500多個協同部門單位。

梳理1675項綜合執法事項涉及的300多部法律法規,與12個執法事項劃轉部門制訂綜合執法協作配合細則,全年開展「綜合查一次」7.48萬次,減少擾企4.1萬次,聯合雙隨機抽查6.88萬次,跨部門監管率達45.98%。

綜合執法部門全年辦案7.1萬起、涉及22個領域、覆蓋率84.6%,賦權鎮街辦案5萬餘起、涉及21個領域、覆蓋率70%,一批「睡眠事項」得到有效突破。

撰文 余建文 霍衛國 圖片由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辦公室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f27bce2da2734b2e74de68b52fd30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