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司法廳是《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牽頭起草單位。11月22日,記者對省司法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張國安進行了專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張國安表示,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制度安排,如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產權保護等,但眾多方面的制度安排最終都匯聚到同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即「法治」。依法而治、良法善治是一流營商環境的精髓要義。
「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價值所在、活力所在。張國安告訴記者,條例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本省實際,制定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制度舉措。
涉企政策調整,事關企業等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護,體現了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的信賴保護準則。條例明確規定「制定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政策措施,應當為市場主體留出必要的適應調整期,涉及國家安全和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施行的除外」,將進一步規範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涉企政策制定工作,進一步保障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條例還依據上位法,總結我省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經驗,完善政務誠信制度,進一步加強政務誠信建設。
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鑑定、調解、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推動法律服務資源集聚,打造專業化、便利化、國際化的法務區。條例對標長三角、學習借鑑上海等地先進經驗,創造性提出了「推動法律服務資源集聚區建設」的要求,為我省營商環境建設助力賦能。此外,條例還進一步規範查扣凍財產行為,加強對協助調查的企業及其經營管理人員、股東的合法權益的依法保護,保障市場主體合法經營。
徒法不足以自行。「省司法廳將站在深化全面依法治省實踐的高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切實抓好條例的貫徹實施工作。」張國安說。
學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張國安表示,省司法廳將緊緊抓住「關鍵少數」,把條例納入我省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學習條例的模範帶頭作用。強化學習培訓,深刻掌握條例的精神實質和內在要求,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並自覺接受監督。各地、各部門要將條例納入行政執法培訓內容,作為行政執法人員的必修課。
「要將宣傳條例納入『八五』普法規劃學習內容。」張國安表示,各地、各部門要廣泛深入宣傳條例,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引導各方面監督行政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形成「人人都重視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時時處處都講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要按照「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要求,落實普法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主體責任,深入開展以案釋法活動。
條例有效實施,需要對配套舉措進行細化和完善。張國安說,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條例要求,及時清理與條例不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以及有關政策文件,研究制定配套制度,確保條例落地落實,不斷增加企業等市場主體的獲得感,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皖美篇章」。
信息來源:安徽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ec651a8fffb44236da164b8b3438c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