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全財年利潤目標2200億「元」!下調純電預期

2023-11-03     道哥說車

【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靠著「炮轟」純電動路線屢次登上熱搜的豐田章男在東京車展期間又火了一把,在外界的一片質疑聲中,我們可以忽略豐田章男「實現碳中和一定是全方位技術路徑來實現」的觀點,也可以忽略豐田在電動化方面的緊密布局。

但隨著豐田新財季(2023年7月至9月)財報的發布,有些東西卻容不得我們忽略了。豐田表示,由於日元走軟、供應鏈改善以及車輛價格上漲,上個季度銷售額上漲了24%,達到了11.4萬億日元;營業利潤上漲了155%,達到了1.44萬億日元。

更重要的是,在此次財報發布後,豐田給自己定了個新預期——豐田將2024財年全年獲利預估從3萬億日元上調至4.5萬億日元。這什麼概念,《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大概算了算,按照當前匯率,豐田的新目標約為2194億「元」。放在國內上市車企中,即便是新能源龍頭比亞迪,目前達到這一目標的幾率也十分渺茫。

更值得關注的是,與之並行的居然是:豐田汽車將本財年的純電動車銷量預期下調了,從20.2萬輛下調到12.3萬輛。

別罵了,人家挺能掙的!不靠純電!

此前,國內上市車企陸續發布了三季度報告,比亞迪前三季度凈利潤213.67億元的數據令人眼前一亮,也能代表中國最能掙的車企。然而,這一數據其實尚比不得豐田單季度利潤(1.44萬億日元,約合70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與比亞迪依靠插電混動車型以及純電車型賺錢不同,豐田的利潤大多來自非純電車型。上季度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全球銷量263.4萬輛,其中油電混動車(HEV)貢獻了88.8萬輛,插混車型(PHEV)只有3.9萬輛,純電動車(EV)3萬輛,氫燃料車1千輛。

也就是說,電氣化車型來說,油電混動車才是豐田的王牌。而豐田上調本財年利潤目標的打法也是圍繞非純電車型的。就電氣化車款來看,豐田將今年度HEV銷售量目標自349.7萬輛上修至359.8萬輛、將年增32.3%;PHEV銷售量目標自13.7萬台上修至14.1萬台、將年增60.2%。

至於EV和FCEV(氫能源)則均下調了目標。當然,這並不是說豐田不搞電動化,相反其似乎藏著細膩的心思。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恆治在東京車展期間表示,純電動車不僅環保,還能提供駕駛樂趣和多樣化的體驗,純電概念車將定義豐田汽車的未來。但也強調豐田希望通過多種技術路線實現碳中和,不會過於依賴單一能源。

豐田CFO宮崎洋一對豐田本財年電氣化車款目標調整的說法則更耐人尋味:混動車的熱銷幫助豐田建立了堅實的財務基礎,這樣也為純電動車的研發提供了保障。

親近純電,但不止親近純電 車企們還是想要更多的籃子?

全球汽車產業面向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對純電技術路線的親近幾乎是所有車企的必然選擇,包括豐田在純電方面也有著緊密的布局。但漸漸的,車企們卻開始在親近純電的同時選擇不止親近純電。與豐田的「多元化」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通用汽車放棄了40萬輛的電動車生產目標,福特汽車推遲了120億美元的電動車相關產能投產計劃,還削尖了Mach-E的生產目標。大眾也於近日宣布,由於歐洲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低於預期,大眾暫時不會就第四個電池廠選址做出決定。似乎「All in」純電,被踩了一腳剎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國內市場而言,純電其實也不被當成車企發展新能源的唯一選擇。只不過相比日系品牌看重的油混,國內車企更加看重插電式混動。

比亞迪「自主一哥」的背後固然有強勁的純電動車技術以及銷量,但DM-i混動同樣也是比亞迪崛起的利器。而吉利、長安、長城、奇瑞等也有自己的招牌插電混動技術。其中,奇瑞更是有了將插混作為目前第一路線的意味,按照其規劃,其將在兩年布局24款插電混動車型。

當然,歸根結底,豐田下調純電車型預期是為了鞏固目前的優勢業務,保障財務數據,而對於中國目前很多車企來說,優勢業務已經漸漸偏向新能源車型且包括純電車型。或許在新能源的大變革中,糾結是否「All in」純電,不如想辦法搞定「2200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e8c067c1036f85dcc8f82f7965c37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