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的妙鴨相機只是「曇花一現」?

2023-09-14     AI狐頭條

原標題:9.9元的妙鴨相機只是「曇花一現」?

原創 | 創業邦

作者丨巴里

編輯丨信陵

題圖丨妙鴨

中國AIGC領域第一個爆火的C端產品,來得比行業預計早得多,熱度降得也快得多。

7月悄悄上市,憑藉著只需「9.9元和20張照片就能生成藝術寫真級的個人美照」的噱頭,妙鴨相機多次登上iOS「應用」排行榜第一,生成的「妙鴨美照」席捲了朋友圈等社交媒體。

「被驚艷到」、「不輸百元寫真」,類似的好評在微博和小紅書隨處可見。在使用高峰,用戶可能要等上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才能拿到屬於自己的作品。也因此,妙鴨相機在阿里雲上的算力需求暴增了數百倍。

不過,這波熱度並沒有持續多久。

七麥數據顯示,8月中旬開始,妙鴨相機排名一路下滑。截至9月12日,iOS「社交」榜單排名20名,「應用」榜單則在283名。

那麼,妙鴨相機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技術壁壘到底高不高?這波AIGC浪潮到底會重構了誰?對於孵化妙鴨的阿里,又意味著什麼?在創業邦主辦的2023 DEMO WORLD 企業開放式創新大會以及2023 AIGC技術應用大會上,多位投資人、創業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01

技術壁壘到底高不高?

三七互娛投資副總裁劉雨表示,AIGC領域在應用層主要有兩大創業方向:

1. 自身掌握模型的底層技術,基於自有模型底層,形成數據閉環的業務場景和數據積累,產生飛輪效應;

2. 調用別人的模型底層,或基於開源模型再去做差異化的商業模式。

他進一步說到,從應用變現的角度而言,兩種路徑都沒有太大問題,主要是基於成本選擇,包括技術、時間的角度去做商業化的嘗試。

「妙鴨很顯然選擇了第二種,它基於阿里雲的算力和算法支撐,同時基於Stable diffusion開源模型研發,因此數據很難在場景里積累和沉澱,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個應用的技術壁壘並不是很高。」

國外很多應用也同樣基於開源模型去做調優,創新主要體現在商業模式上。例如,Midjourney基於自研技術模型打通端到端應用場景,已經有很好的商業化變現,因為它在畫風的藝術風格轉換等方面能夠解決一些場景的應用痛點。

目前,妙鴨可以解決局部的痛點,產品構思到落地也就幾個月時間,從這個角度而言,劉雨認為,妙鴨領先的時間窗口不會很長,後續類似的商業模式也有機會能趕得上。

妙鴨相機首頁

「而像妙鴨這種AIGC項目,我不是很關注,因為不知道它的核心能力、技術壁壘在什麼地方。」

他還談到,AIGC比較大的痛點就在於,當用戶規模增長時,邊際成本是指數級別上升,所以需要在產品不成熟時就開始做商業化探索。

02

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

七麥數據顯示,在iOS端,妙鴨相機APP自7月28日上線以來,短時間內下載排名急速飆升。8月8日,妙鴨相機APP開始霸榜「社交」,13日更是拿下了「總榜」、「應用」、「社交」三個榜單的第一。

不過,這波高峰只維持了一周時間。8月16日開始,妙鴨相機排名一路下滑。截至9月12日,「社交」榜單排名20名,「應用」榜單則在283名,「總榜」更是排不上名次。

圖源:七麥數據

三七互娛投資副總裁劉雨表示,從國內和國外商業模式差異可以看到,海外公司基於底層模型代際更優,應用層跑得更快。ChatGPT僅推出2個月就達到過億的用戶量,妙鴨相機過去兩個月在數據沉澱和用戶下載量上增長也很快,但是否會快起快落還值得觀察。

溫潤投資管理合伙人羅月庭表示,妙鴨相機讓我首先想到了數位相機。當時數位相機剛出來時,成像效果遠比不上傳統膠片機,但沒有膠片成本,且能立刻看到拍攝效果,現已成為行業的主流產品。

所以,創新非常重要,保持對新變化、新趨勢、新技術的洞察力,思考如何與自身的創業領域建立聯繫,也同樣非常重要的。

從用戶視角出發,他認為妙鴨相機是能夠讓消費者以非常低的成本進行嘗新體驗,並為之主動傳播。但對於快速裂變之後的復購率和可持續性,還需要更多時間觀察和檢驗。

羅月庭還指出,作為個人消費者,拍攝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記憶承載,是純線上產品無法取代的。商業創新成功的關鍵,離不開對用戶真實需求的精準把握。

事實上,曇花一現的AI生成圖像現象級產品並不在少數。

Sensor Tower《2023年AI應用市場洞察》數據顯示,隨著DALL-E和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疊代與成熟,Al+圖像應用市場繁榮發展,2023年上半年相關應用超過150餘款,下載量突破1億次。

其中,「Lensa AI」自2022年11月下旬一經推出,應用下載量隨即迅速攀升,12月下載量突破1700萬次。僅過了一個多月,「Lensa AI」的下載量就直線下滑,下載量跌破了200萬。

針對熱度下降的情況,妙鴨也在探索下一步的創新方向。

一位接近妙鴨相機方面的人士向媒體透露,以AI重構形象設計、提供定製化的生活服務將是妙鴨相機團隊下一階段的主攻方向。

妙鴨相機上線「髮型設計」功能

最近就有用戶發現,妙鴨相機上線了一項新功能:髮型設計。點進妙鴨相機App首頁,螢幕右側即「髮型設計」頻道,用戶可以從給定的髮型、發色中進行選擇和搭配,再結合已生成的個人數字分身製作出不同髮型的寫真照片。

同時,妙鴨也正在布局B端。

此前8月17日,阿里大文娛CTO鄭勇接受採訪時介紹,妙鴨相機的B端工作站已經上線,並邀請行業內的攝影師、設計師參與模板設計內測;此外,聯合攜程打造的環球旅拍寫真模版也在前一日啟動上線,用戶足不出戶便可擁有全球九個城市的旅拍寫真。

那麼,作為一款工具性屬性明顯的AIGC產品應用,妙鴨能否通過持續創新擺脫用戶「用完即走」、使用場景單一的宿命只能拭目以待。

03

妙鴨到底重構了誰?

儘管國內媒體用「百模大戰」來形容當前現狀,但一位入局大模型的資深創業者表示,「百模大戰」從未發生,用「百用大戰」來形容更加貼切。

他進一步說到,國內真正在認真投資源做底座的大模型公司不會超過20家,但應用層能看到很多機會,未來應用層的繁榮是必然,未來甚至能長出上百上千個應用,會出現非常多有價值的應用,甚至是未曾涉及的空白領域,並且存活率會很高,可能更多需要的是耐心。

妙鴨相機9.9元包含的權益

尤其是,與SaaS更多解決的是公司問題不同,這一波生成式AI切實解決的是個人問題,因此用戶付費習慣天然會變好,這就為應用的存活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很多東西都在重構,最典型的就是妙鴨其實是重構了美圖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類似的機會還有特別多。」

他認為,若是把大模型當成某種類型的IaaS,在中國能夠真正掙錢的IaaS廠商只是極少數,但是在IaaS之上卻能夠長出抖音、滴滴等無數個殺手級應用。

雲計算廠商甚至不敵這些應用公司的估值,所以,大模型應用層的機會完全不可低估,是一個真正能夠大批量產生機會的地方。

04

對於阿里意味著什麼?

據了解,妙鴨是阿里大文娛孵化的內部項目。

8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拆分後的首份財報。2023年第二季度,阿里大文娛(包括優酷、阿里影業和大麥網)扭虧為盈,營收為53.81億元,同比大增36%,經調整凈利潤為6300萬元,去年二季度凈虧損9.07億元。

而在未拆分前,阿里大文娛多年來都存在盈利難的問題。這也不免讓人將二季度阿里大文娛能實現盈利,與阿里巴巴集團的「1+6+N」改革聯繫起來。

據悉,孵化妙鴨項目的是一個僅有五六個人的興趣小組。從有想法到爆紅,妙鴨相機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

今年2月,妙鴨相機創始人張月光拉上幾名同事建了一個「AIGC破壁小組」的內部群,用1個月的時間討論出了「寫實人像」這個項目方向,再用 3個月的時間打磨出了妙鴨這個具體的產品。

鄭勇提到妙鴨相機爆紅的三個原因:用戶思維、極致產品和敏捷組織。其中,他就坦言「1+6+N」對妙鴨相機的幫助非常大。

「妙鴨相機在IOS端的APP從決策到開發上線只用了4天。這種敏捷度在『1+6+N』之前是具備不了的。阿里大文娛作為獨立的業務集團發展,為創新產品的誕生提供了組織保障。」

隨著妙鴨的爆火,這一產品在阿里體系內部,權重也大幅度提升。

剛剛退位阿里巴巴董事長和CEO崗位的張勇,此前就直接就以妙鴨爆火,在一個月內帶動阿里雲上的算力需求暴增數百倍為例,指出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模型訓練和推理場景,對AI雲服務的需求非常旺盛。並表示「隨著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和各行各業的結合,阿里雲將長期從中受益。」

8月23日,張勇牽頭組織在杭州西溪濕地舉辦了一場名為「西溪論道」的面對面閉門交流會。這場被稱之為大模型半壁江山的盛會中,張月光也被張勇拉來,與一眾大佬坐而論道,侃侃而談。

無論是對於阿里大文娛,還是剛從集團分拆的阿里雲智能,都需要靠妙鴨的爆火,來為自己講新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d3553d0ecc450f58d2abcb408a110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