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這5種夢,多半是大腦在「求救」,科學解釋:做這些夢小心了

2024-07-01     39健康網

「是你殺了我,是你殺了我……」

謝先生常年做著相同的夢。他身邊的人聽說後覺得就是個噩夢而已,勸他別想太多。然而,沒想到有一天,謝先生直接走進了派出所。

「我自首,我殺人。」

原來在17年前,謝先生曾經跟老鄉在柳州犯下了一起殺人搶劫案,因為當年的技術問題,謝先生一直沒有被抓捕。

然而他躲得了警察,卻躲不了噩夢。在那些睡不好的夜晚裡,謝先生總被一個喊著「是你殺了我……」的人纏著。

2020年,忍無可忍的謝先生走進了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像謝先生這樣的,顯然是覺得噩夢擁有神秘力量;還有一些人則認為噩夢不過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值得在意。

那麼噩夢到底是什麼呢?

客觀來說,噩夢沒有神秘能力,但噩夢也跟身體息息相關。而有這5種夢,如果常做多半是大腦在「求救」!

一、花1000塊「化解」噩夢的媽媽

謝先生其實不是個例。

「給我1000塊。」

張小姐的媽媽又來跟她要錢了,張媽媽從去年開始就迷上了解夢,每次做了噩夢都一定要找所謂的大師「化解」。張小姐粗略算了算,媽媽前後加起來都快花了2萬塊了。

張小姐很痛苦,怎麼才能讓媽媽明白這種事情是騙人的呢?

張媽媽的故事並不是個例,很多人常把夢跟現實相聯繫,認為不好好對待這些「警告」將會出大事。

那麼人為什麼會做噩夢呢?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宋崇升表示,做噩夢是偶發感覺,主要是現實生活中的軀體感覺、情緒感知等生理心理因素在夢境中的折射,一般會由應激事件、人際衝突、身體疲勞和疼痛等因素誘發。

簡單地說,人之所以做噩夢其實就是人在白天的經歷,情緒沒有完全釋放,所以延伸到夢裡,引發了噩夢。

因此,噩夢其實也有好處,它有利於宣洩情緒。

但很少人知道,噩夢也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

2019年瑞士日內瓦大學有一項研究,研究者通過腦影像學試驗發現,做噩夢時,大腦內有些和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相關的結構處於激活狀態。

噩夢結束後,接受測試的人看遊戲的恐怖圖片時,研究者驚訝地發現,這時受試者腦內和恐懼焦慮有關的腦區激活程度降低了。

也就是說,做過噩夢後,人們往往沒那麼容易被現實的恐怖嚇到。

該研究還發現,如果人在夢境里感受的恐怖時間越長,那麼現實中面對恐怖就越不容易害怕。

這個試驗表明,噩夢可能是一種對恐怖情境的脫敏方式。大腦用這種方式幫助我們克服、釋放不良情緒,好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現實的壓力。

所以,噩夢不一定是壞事,它也是大腦對自我的一種保護。

二、這5種求救不要再忽視了!

那麼噩夢跟身體健康有沒有關係呢?

答案是有的,2022年6月8日,《柳葉刀》子刊發文表明:做噩夢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

研究發現,常做噩夢的人後來被診斷為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是不常做噩夢的人的兩倍。

早在之前就有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頻繁地做噩夢,後來又有一項研究分析了美國3818名獨立生活的老年男性在12年間的數據,隨訪發現這期間他們共確診了91例帕金森病。

可見,噩夢的確是我們窺視身體健康的一面鏡子,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常做這5個夢,很可能是大腦在向你「求救」。

夢到被野獸追逐: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如果夢見被歹徒或者猛獸攻擊追逐,而自己想跑也跑不動,驚醒後還出現心跳加快、出汗的現象,那麼要小心了,這可能是身體在告訴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夢裡窒息:或呼吸系統病變

如果夢到氣管被卡、呼吸不暢、窒息,這說明呼吸系統可能存在病變。

高處墜落:或有隱匿性心臟病

常常夢到自己從高處墜落,並在墜落過程中驚醒,那麼很可能患有隱匿性心臟病。

聽見奇怪聲音:或聽覺中樞病變

如果在夢裡聽到怪響、怪聲音,那麼很有可能是聽覺中樞存在病變或者附近血管發生硬化。

頭被敲打:或腦部腫瘤

如果常夢到頭部被敲打,或者是有怪物向五官灌水或者灌流質,那麼可能患有腦部腫瘤或神經系統疾病。

三、美國研究:噩夢增加132%的心梗風險

幾乎每個人都做噩夢,但噩夢畢竟是帶有強烈負面情緒的夢境,頻繁的噩夢會導致疲勞、焦慮、煩躁等後果,如果每周做1~2次噩夢就容易導致睡眠障礙了。

美國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更是顯示,頻繁做噩夢會增加51%的高血壓風險,50%的心臟病風險和132%的心梗風險。因此,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還是非常重要的,

這裡有5個辦法可以幫助調理多夢,促進良好睡眠。

1、 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

定時睡覺,養成規律的生物鐘,保持規律的睡眠時間和睡眠環境,睡前放鬆身心。

2、 睡前不玩手機

研究發現,視神經細胞只要收到藍光8分鐘刺激,就會使身體持續興奮超過1小時,而情緒波動容易造成多夢。所以睡前別玩手機,建議泡腳或聽輕音樂。

3、 睡前不吃東西

睡前吃東西不僅容易增加腸胃負擔,增加胃食管反流風險,容易產生腹脹、消化不良等影響,還會刺激大腦產生興奮。所以睡前1~2小時最好別吃東西,若非常飢餓可以喝杯牛奶或吃根香蕉;平時可以喝蓮子桂圓粥、白芍龍骨蓮子粥,能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4、 睡前不運動

劇烈運動會讓人心率增加、呼吸加快、激活人的身體,會讓精神變得亢奮、不利於入睡。所以如果晚上有運動習慣,可以提前2~3小時進行,給自己預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這樣既不會影響睡眠質量,還能助眠。

5、 睡前喝酒

通過喝酒進行睡眠,睡眠質量差、時間短、容易醒,而且酒精有利尿作用,容易讓人整晚想上廁所,醒來後更是會感到疲憊、精神昏沉、難以集中精力。所以睡前不要喝酒,更別想通過酒精提升睡眠質量。

參考資料:

【1】《總是做噩夢?身體可能出了這5個問題!看看你中招了嗎》.科普中國.2024-04-30

【2】《噩夢排行榜前10名,你做過這些夢嗎……》.北方名醫23-09-19

【3】《一個經常做噩夢的人,當心這5種疾病》.生命時報.2024-05-30

【4】《常【做噩夢】帕金森風險高!噩夢提示6種健康問題》.生命時報.2022-06-10

【5】《經常做這8種夢,可能是身體在「求救」》.健康時報.2023-04-25

【6】《改變夢中情緒 緩解噩夢困擾》.中國科學院.2022-11-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be0a994a38a8d7df1323d26616607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