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古代人物之間的關係是十分錯綜複雜的,更別提皇室之間了,宮廷可是多得不能再多了。
而且歷年來,每一任君王易主時都要有一場腥風血雨的明爭暗鬥,人人都緊盯著那把皇位,妄想自己即將榮登大寶。
無論是君王的直系兒子們,還是皇親國戚們,又或者是遠在邊境的將士們,他們都想在這個風雨飄零的年代裡。
趁亂坐一坐那把夢寐以求的帝位,可見權利的中心對於人們而言,誘惑力是多麼的大。
在亂世下,在朝代的更迭中,在詭譎的朝堂上,趙匡胤黃袍加身,一下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
但,他是篡位的,也許是出於內心的不安,也許是還有些許的良知,在答應了原君主柴宗訓的訴求後,事後又後悔不已,所幸他始終信守承諾。
那麼到底是什麼事情,讓趙匡胤這個篡位者能夠答應?
自古以來,託孤就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有可能會在忠誠的朝臣手中繼續將國家發揚光大。
但是也有可能會被他人爭奪,從而江山易主。很顯然,柴榮的江山就是這麼沒的,不過,正好給了趙匡胤一個機會。
柴榮突發疾病去世後,只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孩子治理國家,當然,這麼小的孩子根本不會處理朝政,所以大部分都是他的母親和大臣們在管。
但是那時的這個朝代已經是岌岌可危了,更何況君王的年紀太小,於是就有很多敵國想要吞併後周。
這時,作為驍勇善戰的將軍趙匡胤就出馬了,他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如今混亂的局面。
他恢復了國家的統一,結束了民不聊生的生活情況,讓百姓們都安居樂業,不用再到處漂泊、無家可歸了。
就這樣,他贏得了民心,眾所周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了百姓們的愛戴,再加上軍營里士兵們的擁護。
所以趙匡胤自然而然地就登上了帝位,而且幼帝深知自己如今的能力是抗衡不過趙匡胤,也主動地退位,不過多的為難趙匡胤。
就這樣,趙匡胤毫不費力地就成為了新的君王,並且建立了宋朝,成為了宋朝的開國皇帝。
在他即位後,對曾經遺孤柴宗訓也是十分優待,給了他們一生的榮華富貴,還下詔不得對柴氏家族用刑。
除此之外,趙匡胤也是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是一位英明又仁慈的皇帝,短短几年,就開創了盛世。
對比之前那個兵荒馬亂的朝代,趙匡胤如今所治理的國家呈現出來的繁榮景象,更加讓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上了一層樓。
要說這柴宗訓也實在是可憐,他的父親在朝代動盪不堪,最混亂的時候就撒手人寰了。把偌大一個國家,都丟給他一個還不到8歲的小娃娃身上,這簡直是最「坑娃」的爹了吧。
這還不算,上位後人們都欺負他們孤兒寡母的,誰要想爭一爭這個皇位,讓柴宗訓這麼小年紀的孩子就日夜睡得不安慰。
隨時擔心有人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算是不幸,也算幸運的是,皇位還沒坐熱幾天,就被趙匡胤給攆下來了。
那時的他沒有自己的權利,也沒有外臣的支持,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屬於柴家的江山被奪去。
還擔心自己的小命會被新上位的帝王趙匡胤給奪去,於是他只能請求趙匡胤給柴家一條活路。
而趙匡胤也爽快,不知是出於愧疚,還是出於自己的好名聲,立馬就下旨不許任何人傷害柴家一族。
但柴宗訓也沒活到最後,年僅20歲就暴斃而亡,他的五個兒子也相繼死去,這下,柴氏一族徹底被覆滅了。
由此可見,生活在我們現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沒有那麼多朝堂上的彎彎繞繞,性命,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儘管生活的壓力很大,但至少過得坦坦蕩蕩,不用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還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但是古代就不一定了,普通老百姓要隨時經歷戰爭的磨難,只要國家動盪,就會過上民不聊生的生活。
皇室之中一旦爆發什麼戰爭,受苦受難的依舊是老百姓,「草芥人命」也不過如此了吧。
而柴宗訓生在皇室,也依舊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稍有不慎,也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對於趙匡胤的上位,有些人表示他名不正言不順,白白撿了個皇帝做,而有的人則誇讚他將國家治理的如此好。
其實不管哪種看法,趙匡胤在歷史上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的出現,確實結束了風雲萬變的局面。
也確實完成了統一,讓百姓們都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不管出於何種原因篡位,不管用於什麼心計。
他的登位加速了朝代的統一,確實比當時的幼帝柴宗訓能力要強,如果要等柴宗訓長大,那一切又有著怎樣的變化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分化會更加嚴重,人們的生活也會隨之而更加困苦;也許會好,但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時間上。
在那種情形下,等時間的驗證,只會白白損失一個王朝,損失數千萬的百姓和將士們,這種後果不是柴宗訓能夠承擔的。
所以對於趙匡胤當君主是好是壞,我們看他所做出的歷史成就,就可以判斷出來,不能因為一次的過錯就否定這個人的全部成就。
歷史上像趙匡胤這樣登上大殿的人還有很多很多,譬如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政治卓越,深得民心。
所以不是只有正統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管理國家,沒有能力,只能面對國家的毀滅,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把它交給更需要的人來完成。
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與他的信守承諾,都證明了他是一個英明仁慈的君王,在位期間也是勵精圖治,將國家治理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而且當時要統一後周的難度非常大,趙匡胤相當於是臨危受命,死馬當成活馬醫,最後憑一己之力,開創了大宋盛世。
所以不管這個人有功有過,他都是當時最合適的皇帝人選,面對柴宗訓的訴求也是毫不猶豫地答應,可見趙匡胤的心胸開闊,心中有大志的人,又怎麼會成就不了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