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大山深處藏有罕見暗河,中法探險隊勘查多年,現為避暑勝地

2023-08-30     蘇丹卿

原標題:重慶的大山深處藏有罕見暗河,中法探險隊勘查多年,現為避暑勝地

都說重慶是火爐,如果去了一趟奉節縣興隆鎮,你就會發現「火爐至深處」居然藏著這麼一個避暑勝地,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興隆鎮的「避暑之旅」是一場暢遊山林的自駕之旅,當地所打造的自駕環線就是其中的特色之一。

沿途有天坑地縫、旱夔門、金鳳雲海、三峽天坑鄉村公園、大坪森林公園、濕地花海露營基地等,包括龍橋河景區也是這條環線上的重要景點之一。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這個龍橋河景區——它不僅擁有絕佳的自然風光,還以奇特、神秘的地質景觀為勝,是一個令人對重慶地理環境有著重新認識的地方。

雖然瞿塘峽很險峻,夔門很壯闊,三峽之巔很震撼,天坑地縫很神秘,但將我實實在在「淹沒」在山林湖川之間,感受22度夏天的清爽和神奇地質奇觀的還得是龍橋河。

景區所在位置的平均海拔約150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7%,主要地貌以峰叢峽谷為主,不僅有暗河系統,還有溶洞、龍橋奇觀等。

其中,景區內總長約3.7公里的龍橋河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長暗河系統(長達50公里)的一部分,也是此次旅途中的精髓。

別看它只有3.7公里,一路所串起來的山山水水都是精華,猶如山水畫廊,令人嘆為觀止。

龍橋河的「源頭」位於鎖龍柱的懸崖之下,它形成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滋養著大地萬物,造就出勃勃生機,猶如一條絲帶將景區內的美人瀑、龍橋、閨女瀑等美景穿起,然後進入雲龍洞中不知所蹤。

這個雲龍洞在科考圈赫赫有名,從1995年起,龍橋河暗河的探險考察被列為中法兩國的重大洞穴研究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中法聯合的探險隊曾先後4次欲尋找到龍橋暗河出口,都沒有成功。 這也使得龍橋河暗河系統愈發出名,增加了雲龍洞的神秘感。

雲龍洞的洞口十分寬闊,遠遠望去猶如密林山間張著一個巨型大口,洞裡有什麼,那像是一個迷,吸引了不少遊客想要一探究竟(目前此山洞未進行旅遊開發,建議不要擅自闖入)。

洞前怪石嶙峋,龍橋河靜靜流淌著,周邊全是茂密林野,鳥啼不斷,流水中還偶見小魚暢遊,不論你是突然大聲喧譁一聲,還是靜靜呼吸,都能感受寂靜環境所帶來的「壓迫感」,令我不禁想到「原始」二字。

通過無人機的慢慢推入拍攝,只見洞內有間歇噴泉、不明水生動物等,隨著拍攝畫面的不時跳動,可見裡面還有亂象氣流。由於擔心無人機會因此失去信號而墜落,不得已快速結束了這一次的機器探索。

經過這一次的「冒險」,我再一次深深的佩服科考人員、探險家的冒險精神和對真理的追求。

2004年,中法聯合探險隊對此地的勘察再次啟動,經過數天勘探,終於在歷經17年後,於湖北恩施板橋鎮找到了出口,並測量了其準確的長度為50公里。至此,龍橋河被世界公認為全球發現的最長暗河系統之一。

對此,曾有網友調侃,如果將雲龍洞進行旅遊開發,沒準兒可以進行重慶奉節至湖北恩施的徒步路線及挑戰。

當然,除了雲龍洞的神秘,龍橋河景區的還有「龍橋」的神奇與壯闊。

它是一座天然的「石橋」,當地人稱之為「天生橋」,意指大自然所創造的橋樑。橋頂部高度為1522米,底部高度為1475米,橋洞高20米,寬10米,遠遠望去,蔚為壯觀。

有時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不按套路出牌,人類所見的大多是震撼景觀。在此之上,進行合理運用後,便是完美。

眼前的天生橋是便是如此,橋下是河,河上泛舟(現有竹筏體驗);橋上是路,路上自駕。

天生橋自古就是川、湖兩省的運輸的要道,在今天已是當地公路交通的重要組成——奉節縣至湖北恩施市公路。如此將「天生橋」作為公路橋樑正常通行在世界範圍內還是比較罕見的。

題外話:我的第一次無人機「穿橋」運動就是在這裡完成的,實在驚喜。

龍橋河景區的奇觀還遠不止這兩處,它還有幽幽峽谷、古怪岩石、秀美瀑布,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常有猴群出沒(但並不靠近人)。但因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分享,頗為惋惜。

該景區整體環境非常幽謐,最大程度保持了山林的原始風貌,令人在輕鬆徒步(該景區無爬山過程,全程平坦)的同時,還能享受到對大自然的探幽樂趣(看山、戲水、坐竹筏等),遊玩時間建議寬鬆至3-4小時,邊走邊玩才能盡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b5a657e03e83acc570e8db2c518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