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房企前十月耗資萬億拿地:中海新增貨值2127億成「掃貨王」,前十無民企

2023-11-02     搜狐財經

原標題:百強房企前十月耗資萬億拿地:中海新增貨值2127億成「掃貨王」,前十無民企

出品|焦點財經&搜狐地產

作者 | 王迪

雖然房企銷售及拿地規模仍延續下調趨勢,但是並不阻礙國央企大手筆擴儲。

據中指院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0107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10%,降幅較上月收窄7.9個百分點。從新增貨值來看,中海地產、保利發展、華潤置地占據榜單前三位,新增貨值分別為2127億元、1644億元和1551億元。

從TOP10企業來看,2023年前10月新增貨值總額12569億元,占TOP100企業的42.6%,強者依然「恆強」。TOP100企業新增貨值門檻為107億元。

對於前十月房企拿地的特點,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指出,在拿地力度方面,頭部央國企側重以銷定產、量入為出。如華潤、招商等多家房企提出堅持「以銷定產」、「量入為出」原則,以保持投資效率和經營穩健。 在拿地布局上,頭部央國企聚焦核心城市。10家頭部房企中,基本都提出投資聚焦核心城市。

拿地金額前十無民企,房企巨頭多次豪擲百億拿地

疊加政策鬆綁效應,高總價地塊及頭部央國企積極拿地,加上上月低基數影響,房企在10月拿地規模創7月以來新高。

中指院數據顯示,2023年10月,50家代表企業拿地總額環比增長59.6%。

只是,搜狐財經發現,就拿地金額來看,房企前10月TOP10已經沒有民營房企。中海地產、保利發展、華潤置地、建發房產、綠城中國、招商蛇口、中國鐵建、萬科、越秀地產、華發股份分獲權益拿地金額位次前十。

(來源:中指院)

分企業來看,中海、華潤、保利、鐵建等央國企拿地規模較高,10月拿地金額超90億元,綠城、龍湖、大家等混合所有制企業和民企亦有投資。

以中海地產來看,其憑藉三次百億拿地成為名副其實的「掃貨王」。

今年10月,中海攜手國資鏖戰上海灘,以240個億拿下今年上海總價地王——徐匯濱江綜合體地塊。今年9月,中海地產以總價127.9億元實現第二次百億拿地。此前在6月底,中海地產還在深圳摘得「百億地王」深圳灣超總地塊。

除了側重大宗土地交易之外,以前喜歡聯合體拿地的房企,逐漸傾向獨立拿地。

中指院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50家代表房企招拍掛權益金額占比均值為84.4%,較上年同期上升5.8個百分點,50家代表房企招拍掛拿地權益金額占比均值略有上升。

與去年同期相比,TOP10陣營企業拿地權益金額占比上升3.8個百分點,TOP11-30陣營企業拿地權益金額占比上升7.6個百分點,TOP31-50陣營企業拿地權益金額占比上升了4.1個百分點。

二線城市拿地占比超六成,以銷定產成房企投資模式

就前10月土地市場來看,一二線核心城市仍是央國企拿地的焦點。只是,二線城市拿地占比超六成,長三角熱度持續。

中指院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10家頭部房企中,7家房企前十城市拿地金額占比超過95%。從出現頻次看,一線城市中,上海和北京出現次數較多,分別為10次和6次;二線城市中,杭州、南京、西安分別出現7次、7次和8次。

(來源:中指院)

從布局城市等級來看,50家代表房企2023年1-10月在二線城市的投資面積占比最高,為62.8%,一、二線城市占比合計近九成。從布局區域來看,企業熱衷於在長三角拿地,占比達到40.5%。

此種拿地布局結構,也呼應了房企們的投資策略。

前10月新增貨值排名第二的保利發展,其2023年的拿地策略是聚焦「核心城市+城市群」;近兩年,中海地產強攻一線、強二線城市,2023年的拿地策略是聚焦主流城市、主流地段。

華潤置地則是堅持以銷定產,聚集高能級城市;招商蛇口同樣堅持「以銷定投」原則,持續更新優化並運用好「強心30城」、「核心6+10城」分檔、板塊地圖與競企對標等策略工具,重投核心城市。

(來源:中指院)

經濟實力的強弱向來影響房企拿地積極性。

就前10月來看,房企流動性分化顯著,短期償債壓力略有緩解。國央企的現金優勢為其拿地提供了資本。

據中指院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央企、地方國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均值同比增長8.8%、7.1%,短期有息債務均值同比下降4.1%、8.1%;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均值同比下降33.3%、24.5%,短期有息債務均值同比下降20.5%、16.2%,短期流動性改善不明顯。

此外,在外部政策端層面,今年9月底,自然資源部已給各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下發文件,內容包含:建議取消土地拍賣中的地價限制、建議取消遠郊區容積率1.0限制等。

此前,成都、廈門、濟南、合肥等一些城市已經對地價限制做出調整。有專家稱,取消地價限制或帶動一線、強二線樓市復甦,對土地市場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濟南來看,今年10月,濟南迎來取消土地最高限價後的首次土拍,10宗地塊中4宗溢價成交,6宗底價成交。鳳凰北路以西、商貿城路以南組團地塊被中電建以總價6.95億元收入囊中,成交樓麵價9296元/平方米,溢價率達53.1%。

對此,某位常年關注土拍市場的業內人士對搜狐財經指出,預計後續其他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很快也會落地執行「價高者得」措施。各地原有的競配建、競自持、「競品質+搖號」等限制市場活躍度的土拍政策,也會階段性的退出市場。地價和房價都不限價,市場重新回歸到2011年之前充分市場化的階段,預計今後各類城市將更加充分發揮地價和房價的市場調節作用,進而激活土地和銷售市場的活躍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ac8c9e87248d2423c1e2c40ad9f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