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醫話 | 以為「月經不調」,竟是癌症先兆?!

2023-11-08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女科醫話 | 以為「月經不調」,竟是癌症先兆?!

【開欄語】

呵護健康,綻放美麗!女性防病治病及護顏養生,自有獨特之處。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向東方教授帶領團隊開設《女科醫話》專欄,定期推送女性疾病的預防、識別、治療和康復,以及女性養生保健知識。力求合於經典、切於實用,為女性朋友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案例一:

19歲的小敏(化名)從13歲月經初潮以來,就一直不太規律,要麼連著好幾個月不來月經,要麼一來就得來個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都不幹凈。小敏生性內向害羞,又聽說年輕女孩子上學壓力大,月經不調很常見,就一直沒告訴父母。18歲考上大學,月經情況更糟糕,持續淋漓基本很少乾淨,多處求醫用藥一年多不見好轉。後來輾轉來到我院,經短期用藥觀察、結合病史和超聲檢查,建議內膜活檢,她聽從醫生意見,結果被確診為……

案例二:

27歲的陳小姐(化名)很鬱悶,婚後備孕這兩年,她原本挺正常的月經開始不太對勁,雖然來的日子還挺按時的,但是每次都拖拖拉拉,淋漓不盡,一來20多天是常有的事,但工作繁忙的她根本無暇到醫院就診。過年回家,著急抱孫子的婆婆帶她看了鄉下的老中醫,抓了幾劑中藥,當月月經從20多天縮短成了10多天,陳小姐喜出望外,接下來的半年,她便一直堅持喝中藥調理,可是情況時好時壞,甚至開始常常頭暈眼花、胸悶氣短,丈夫看不下去,勸她到正規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

案例三:

72歲的張姨(化名)絕經快20年了,早年喪偶的她從沒得過婦科疾病,而且聽人說女人絕經以後就不會得婦科病了,她便再也沒有做過婦科體檢。直到72歲這年的一天,她突然發現自己竟重新開始來「月經」了?張姨意識到大事不妙,立刻到醫院就診,一查竟然是……

以上三位女性,分別處於青春期、育齡期和絕經期三種截然不同的階段,出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可是,她們的診斷卻出奇的一致——她們都患上了子宮內膜癌!

01

什麼是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即發生於子宮內膜的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平均壽命的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和年輕化趨勢。我國報道子宮內膜癌2015年發病人數約為69000例,死亡16000例,發病率10.28/10萬人,占女性惡性腫瘤發病人數的3.88%。作為繼宮頸癌之後第二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約占婦科惡性腫瘤的20%~30%。

02

哪些人容易得子宮內膜癌?

生殖內分泌失調性疾病:如無排卵性月經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徵、無排卵性不孕等。

內膜癌三聯征——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體重指數(即BMI:身高/體重2)>35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3.7倍。糖尿患者或糖耐量異常者患病風險比正常人增加2.8倍;高血壓者增高1.8倍。

遺傳因素:約20%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建議50歲前進行基因檢測和遺傳諮詢。一級親屬患子宮內膜癌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約增加1.4倍。林奇綜合徵患者發生結腸以外惡性腫瘤的風險增高,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胃癌等。

生活方式:與子宮內膜癌相關包括飲食習慣、運動、飲酒、吸煙等。

服藥史:如長期服用單一雌激素類藥物。他莫昔芬是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有研究表明,長期服用可導致內膜增生,發生子宮內膜癌危險性增加。

其它:如初潮早與絕經晚、不孕不育、產生高雌激素水平的卵巢腫瘤如: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等。

03

哪些症狀需要警惕內膜癌?

除了極少數患者無明顯症狀以外,大部分內膜癌患者在發病初期已有相關症狀:

陰道出血:90%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為各種陰道流血,如絕經後陰道出血、月經紊亂,尤其是圍絕經期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的改變,因此,絕經一年以上再次出現陰道出血,千萬不要以為是「返老回春」!

陰道異常排液:早期可為少量漿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晚期因腫瘤體積增大發生局部感染、壞死,排出惡臭的膿血樣液體。

疼痛:多為下腹隱痛不適,可由宮腔積膿或積液引起。

其他:晚期患者可觸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宮,可出現貧血、消瘦、發熱、惡病質等全身衰竭表現。

04

如何確診是否得了內膜癌?

經陰道或經腹部超聲檢查婦科超聲可以監測子宮內膜厚度及異常情況,對於早期識別內膜癌有一定的指導價值,但病理活組織檢查方為確診的金標準。宮腔鏡下可視化的分段診刮術是臨床上最常用、最推薦的方式,所以,在疑診內膜病變時,宮腔鏡檢查尤為必要。以往,無性生活史的女性無法在不破壞處女膜的情況下進行宮腔鏡等陰式手術操作,一定程度上延遲了內膜病變的診斷。但近幾年來,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婦科開展了無創免窺器宮腔鏡檢查,使得無性生活女性在長期月經異常需要宮腔鏡檢查時,有了不損傷處女膜減少創傷的可能性。

無創的宮腔鏡診療手段使得子宮內膜癌得到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術後配合中醫藥特色療法貼敷、艾灸,力求無嘔、無痛、舒適!

正常宮腔所見

內膜癌宮腔鏡所見

05

確診子宮內膜癌怎麼辦?

子宮內膜癌並不可怕,因它所導致的症狀往往較為明顯,如患者能在出現症狀時及時就診,確診時大都仍處於早期,規範的治療可以使早期內膜癌的5年存活率達到90%以上。具體診療方案需結根據具體病理診斷、組織學類型、年齡、生育要求、全身狀況、有無手術禁忌症等,進行個體化選擇,並根據病理結果、病灶範圍、結合危險因素等綜合決定是否需要接受放化療、靶向治療、激素治療等。

最後,提醒每位無論處於青春期、育齡期、抑或絕經期的女性,都需要特別重視以下兩點:

一、如果您屬於上述內膜癌的高危人群,如長期內分泌失調、患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或有相關家族史,要密切進行婦科彩超等常規體檢,警惕內膜癌變;

二、關注陰道出血情況,不論何種年齡段,如出現月經改變或非經期的異常陰道出血,請儘快至正規醫院就診,聽取醫生的建議,及時、規範診治。

專家簡介

梁雪芳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婦科大科主任,主任中醫師,醫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師從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全國中醫名師司徒儀教授。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圍手術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擅長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科腫瘤、不孕症等婦科疾病的中西醫診治及婦科腫瘤等各級腹腔鏡手術。研究主攻方向為子宮內膜異位症,主持和參與包括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課題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編、參編多部婦科學專著的編撰,培養碩士研究生30名。2016年12月牽頭66家省內外醫院成立了廣東省中醫院婦科醫療聯盟,以實現「共策共享、齊發展、同進步」為目標。

應診:周五上午(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婦科門診);周一夜診、周三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特需門診)

向東方:

二級正高,臨床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師從國醫大師婦科劉敏如教授,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司徒儀教授學術繼承人。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婦科主任、國家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盆底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科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圍手術期專業委員會常委等學術任職。獲評廣東醫院最強科室之實力中青年醫師、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等。長於中西醫診治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科腫瘤、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等。中醫臨證遵仲景經方醫學體系,辨機論治。

應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

黃梓燕:

主治醫師、醫學碩士,師從國家岐黃學者、廣東省名中醫王小雲教授。中國中藥協會女性生殖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婦科內分泌學組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盆底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 長:不孕症、先兆流產、卵巢功能減退、更年期綜合徵、多囊卵巢綜合徵、月經失調等婦科生殖內分泌疾病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陰道炎等婦科常見疾病的中西醫診治。熟練掌握陰道鏡檢查、宮腔鏡檢查、計劃生育手術等診療技術。

應診:周四下午(芳村醫院三樓婦科門診)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婦科團隊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婦科是國家級重點專科、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芳村醫院婦科傳承大專科學術帶頭人李麗芸、司徒儀、王小雲學術之精華,融匯中西醫技術,已發展為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病區設有貴賓單間和普通病房,年收治患者1200餘人次,年門診量45000餘人次,病人遍布珠三角及省內外各地區。

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診治子宮內膜異位症、女性生殖系統良惡性腫瘤、盆腔器官脫垂、月經病、不孕症、盆腔炎、圍絕經期綜合徵等婦科常見多發病、疑難病。開設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專科、婦科腫瘤專科、盆底專科、調經種子專科、婦科炎症專科、更年期綜合徵專科等,治療特色鮮明。

專科設備精良優質,擁有超高清腹腔鏡、3D腹腔鏡、進口宮腔鏡、電子陰道鏡、高清一體化手術室、高水平專科超聲設備等先進醫療儀器,能高質量完成婦科良惡性腫瘤各類手術、複雜內異症如深部DIE手術、重度宮腔粘連松解術、宮腔巨大粘膜下肌瘤電切除、子宮畸形矯正術、子宮憩室修復術、宮腹腔鏡微創手術及各種盆底修復手術。對婦科疑難病診治頗具特色,靈活應用經方時方、中醫特色治療改善臨床症狀,促進圍手術期快速康復。內異症專科經過多年建設形成以藥物、手術、慢病管理、輔助生殖構成的「全程—多維」管理模式。全科醫護人員務實進取、溫暖有愛,為女性提供人性化的優質醫療服務。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婦科 黃梓燕

執行編輯:竹心有天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a44a5367b9ac537b7c6fee8dda0bd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