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所聚 即為力量

2020-07-08     明明是廣告

作者:胖一點再胖一點

【明明是廣告】第2238份Case Study

【BRAND】

豐田(Toyota)

【AGENCY】

WPP集團旗下The&Partnership廣告

【GEO】

英國(United Kingdom)

【RECORDS】

【PUBLISHED/AIRED】

2020年 6月

x

隨著世界的發展,司機對環境問題的意識越來越強,城市鼓勵司機暫時不要使用公共運輸工具,尤其是在歐洲。

豐田(Toyota)擁有超過20年的混合動力專業知識。自從它向世界介紹了第一個大規模生產混合動力汽車以來,一直在為混合動力汽車設定基準。

現在,它已經擁有了第四代混合動力系統。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即同時擁有「發動機」和「電動機」兩大動力源的劃時代技術,不需要外部充電。

在豐田(Toyota)的混合動力系統中,電動機「不是輔助裝置,它可以單獨用來啟動和對車輛進行加速,因此,豐田(Toyota)的混合動力系統被稱為」雙擎「。

豐田(Toyota)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可根據啟動、行駛、加速、減速停車等不同狀況,智能地組合、發揮發動機和電動機各自的優勢,同時實現了駕駛樂趣與環保性能的飛躍,讓魚與熊掌兼得成為可能。

車輛可以邊行駛,邊自行發電、充電,所以,無需利用外部電源充電。

在駕駛和日常維護保養方面,和普通汽車完全相同。

豐田(Toyota)混合動力車——將電動馬達和汽油發動機無縫結合——能夠在超過50%的時間內實現零排放。

全球有1500萬豐田混合動力司機,豐田(Toyota)品牌每天的電動行駛里程可能比其他任何品牌都要多。

為了慶祝這一壯舉以及混合動力技術的廣泛採用,豐田(Toyota)和The&Partnership在整個歐洲發起了一項整合的多渠道、多市場(multi-channel, multi-market)的活動,以表明豐田(Toyota)憑藉其下一代豐田混合動力技術,足以成為汽車電氣化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在最廣泛的型號中提供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廣告使用新的Sony Venice在波蘭華沙拍攝了四天,最適合拍攝弱光。

這部60秒的廣告帶我們進入了一系列鏡像場景,我們看到不同的豐田(Toyota)混合動力車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交融。

當我們觀察每輛車時,我們會看到每輛車擁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

它們時而各行其道,暗喻使用不同的動力系統。

但是,當它們一起移動時,它們會聚集成一種力量(暗喻「油電混合」)。

該廣告鼓勵消費者在轉向電動汽車時,做出最佳選擇 ,即使用豐田(Toyota)混合動力車,「衝鋒在前(lead the charge) 」。

廣告創建的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是一項有趣的技術挑戰。

重要的是,視頻中反射不僅要看起來像添加濾鏡以添加效果,還要在不斷變化中實現現實世界的感覺。

通過這種調整,畫面也變得越來越美觀,這對越來越多的豐田(Toyota)混合動力汽車如何減少環境影響具有很好的詮釋。

這項名為「衝鋒在前(lead the charge)」活動旨在加強豐田汽車(Toyota)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廣告投放將涉及所有渠道:數字,社交,戶外,印刷,TVC。

The&Partnership創意總監吉姆·斯頓普(Jim Stump) 說:「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全電動汽車,尤其是現在還買不起,但是他們可以開始使用豐田(Toyota)混合動力技術,至少駕駛半電動汽車,並在集體的環境努力中發揮作用。這是我們在廣告片中體現出來的集體效應。」

該活動是豐田(Toyota)在2020年進行的最大的混合動力品牌活動。

要維持豐田(Toyota)在混合動力方面的領導地位,媒體將集中於「促進聲望和建立認證(stature-driving and credential-building)」渠道,從而吸引廣泛的受眾。

除此之外,豐田(Toyota)將使用數據信號進行識別,目標受眾表明需要進一步的混合動力指導,從而確保豐田(Toyota)是解決關鍵混合動力障礙的第一站。

基於數據和受眾驅動的策略,該活動將有助於向現有的1500萬名豐田(Toyota)混合動力汽車駕駛員傳達豐田(Toyota)混合動力的領導地位,並鼓勵那些考慮加入混合動力車隊的人在今天選擇豐田(Toyota)混合動力車隊。

可見,豐田(Toyota)這則令人著迷的千變萬化廣告證明了他們的混合動力車正在引領潮流,「衝鋒在前(lead the charge) 」。

案例點評:我們每個人為環境保護付出行動的影響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當我們一起努力時,也就聚集成了一種力量。

互動:你贊成豐田(Toyota)的混合動力系統改善環境嗎?

A、同意

B、不同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WpqLnMBiuFnsJQV5m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