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前,首批享受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便利的131名韓國遊客從鄭州入境,他們先後「打卡」天界山、太行大峽谷等地,在河南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中秋佳節。
如果評選最具詩情畫意的傳統節日,非中秋節莫屬。皓月當空,不僅映射著中國式審美的無窮意境,而且撥弄著中國人無盡的思緒與才情。月有盈虧圓缺、新殘朔望,滿月如盤彎月如弓;月宮有嫦娥、玉兔、吳剛、月桂……一輪明月照古今,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與家國情懷盡匯於此。不得不說,選擇這個時候來賞月,那些韓國遊客是懂中國的。
月亮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賞月往往與詠月聯繫在一起。古往今來,無數人對著月亮淺吟低唱,留下了太多經典名篇。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一首《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值得一提的是,《陳風》出自陳國地區,而陳國的疆土就在周口淮陽一帶。不得不說,在賞月詠月這件事上,河南是有歷史的。
李白曾感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時光流轉千年,中原大地的「今月」映照出一派盛世光景。在鄭州,建業電影小鎮推出「中秋賞月7小時」活動,非遺火壺、國潮打鐵花、新潮噴火、中秋國風大巡遊等演出精彩紛呈;在洛陽,應天門、明堂天堂演出不斷,舞者在月光下起舞,無限光景融入朦朧夜色;在安陽,登洹河遊船、賞洹河美景、觀精彩演藝,夢幻燈光水幕之下,青銅文明和殷墟甲骨閃耀著光芒……
中秋佳節,韓愈說「一年明月今宵多」,蘇軾贊「月色隨處好」。在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節日,我們不僅能領略一脈相傳的文化傳統,而且能打開新場景、解鎖新玩法,還能感受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中秋節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河南是開放的,更是包容的。這樣流光溢彩、生機盎然的新河南,如何不讓人充滿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96a1a2eb8b410cdf4316b08982331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