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延川縣乾坤灣鎮黨委聚焦「三個年」活動,立足鎮情實際,探索發展思路,在「抓黨建、興產業、促增收」上狠下功夫,推進紅棗產業精細化管理,探索紅棗品種改良,轉型發展棗芽茶,為紅棗產業的延鏈、補鏈、升鏈探索出新的路徑,使傳統的「紅」產業迸發出新的「綠」活力。
把「精」字作為關鍵,持續提升精細化管護。 推行「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致富帶頭人+三類戶」聯戶幫帶模式,形成鎮級領導、包村幹部、「兩委」成員聯建共管機制。鼓勵在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積極參與,成立紅色產業先鋒隊,通過履行黨員承諾「一幫一、一帶多」的形式,緊盯農時,對群眾免費提供紅棗管理技術服務。圍繞「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保花保果、掐頭抹芽」等管護問題邀請省、市、縣技術專家進行現場培訓。今年以來,累計培訓6次,精細化管護紅棗1.2萬畝。
在「優」字上作文章,探索良策優化品種。針對老舊木條、團棗等品種不優,市場銷售不暢等問題,主動開展品種優化調研,組織黨員致富帶頭人先後到清澗、吳堡、大荔等地考察,學習探索品種優化良策。積極邀請省內外紅棗專家在防裂果試驗、品種改良嫁接等方面給予技術指導,累計嫁接價美易銷的駿棗200畝。目前示範園內有團棗、條棗、駿棗、晉棗等品種,滿足多元市場不同需求。在黨員致富帶頭人郝國軍的帶領下,示範發展矮化設施棚11座,棚均產量2000斤,年收益達20萬元以上,持續推動紅棗管理標準化、設施化。
在「新」字上求實效,拓展延伸新產業鏈條。加強與蜜棗加工廠、紅棗酒坊等經銷商合作,打通鮮棗、干棗銷售渠道,減消棗農銷售顧慮,實現棗農人均增收6300元;按照政府主導、企業推動、市場運作、農戶參與模式,積極發動棗農參與棗芽茶項目,在全鎮成立2個小型專業炒茶廠,設立8個採摘收購點,引導棗農在抹芽期進行棗芽採摘,棗樹變成茶樹,帶動棗農人均增收1100元,實現1樹多收。6月份在乾坤灣主景區成功協辦第四屆陝西網上茶博會延川專場活動暨延安棗芽茶品牌發布會,讓「紅色土特產」插上「綠色增收翅膀。
來源:延安黨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8861c8f1e748454fd5a1a7b64e8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