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現實妥協,谷歌還能撐得起XR的野心嗎?

2023-07-13     VR陀螺

原標題:向現實妥協,谷歌還能撐得起XR的野心嗎?

文/VR陀螺

前段時間,蘋果推出了有著劃時代意義的Vision Pro,科技圈為此興奮不已。Vision Pro公布數日後,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一次採訪中還表達過對Vision Pro的看法:「我對這項技術的潛力感到興奮。」

但幾周後卻傳來谷歌停止開發AR眼鏡項目「Iris」的消息,回想近些年穀歌在AR方面的投入,令人唏噓。

谷歌的「白日夢」再一次醒來

6月27日,Business Insider的報道中提到,谷歌已停止長期開發的AR眼鏡項目「Iris」,並援引了三位知情人士的爆料,聲稱在經過一輪裁員、改組後,谷歌AR/VR主管Clay Bavor於今年2月離職後,這款內部代號為「Iris」的AR項目一度被擱置。

如今谷歌的AR硬體項目似乎不大樂觀,而在此之前,谷歌似乎對開發AR硬體有較為清晰的計劃。

而The Verge曾於2022年1月首次爆出「Project Iris」項目,當時The Verge稱其為谷歌與Meta和蘋果的競爭的賭注,並希望於2024年正式推出。2022年3月,谷歌收購Micro LED創企Raxium,似乎有意加快設備研發進度。在谷歌AR眼鏡項目逐漸明朗之時,Clay Bavor的離職又為其蒙上一層陰影。

Clay Bavor(圖源:網絡)

Bavor於2005年入職谷歌,2015年開始領導谷歌的AR/VR工作,參與了幾個相關項目,包括Cardboard、Daydream Vive、Daydream VR頭顯、180°VR相機等產品。2021年11月,Bavor成為了谷歌實驗室部門的副總裁,該部門「專注於推斷技術趨勢和孵化一系列高潛力的長期項目」,如AR眼鏡和全息通話項目Project Starline。

在谷歌AR/VR相關部門就任長達18年的Bavor離職,無疑會對AR項目進展帶來直接影響。

有內部人士稱,谷歌領導在開發Iris時不斷改變策略,導致團隊不斷改變開發方向,令多數員工對該項目感到沮喪。

另一位高管也因為這層原因宣布離職,谷歌高級工程總監Mark Lucovsky於7月11日發布推文宣布離職。

Mark Lucovsky(圖源:網絡)

作為一名資深的作業系統工程師,Mark Lucovsky曾於90年代協助微軟開發了工作站作業系統Windows NT,它是從XP開始的所有Windows版本的技術基礎。後來還參與過Facebook的AR眼鏡作業系統開發工作。2021年加入谷歌,為其Iris項目和其他AR設備開發作業系統和軟體。

兩位XR領域的高管離職,谷歌在XR硬體方面項目或將進一步受阻,「白日夢」又一次醒來。

回想2022年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展示的AR眼鏡,與現在的Vision Pro完全不同,也似乎沒有處理空間計算的能力。如今外界也在猜測,如果谷歌的競爭目標是蘋果,蘋果Vision Pro的正式公布或對谷歌帶來了壓力,谷歌可能需要時間去重新定位產品,在AR領域繼續研發。

「壯士斷腕」:谷歌的XR硬體之路

一直以來谷歌都對XR領域保持很高的關注度,足以稱得上是XR領域的「元老」,早期新潮的Google Glass一度點燃市場,也為後來的AR眼鏡形態設計帶來了極有意義的參考價值,數年後推出風靡一時的VR頭顯CardBoard更是先一步搶占早期VR市場。

此後一直在為XR領域提供服務,只是對相關硬體開發保持較為沉默的態度,持續在AR濾鏡(Google Lens)、谷歌地圖以及視覺搜尋引擎等AR服務進行投入。

圖源:Killed by Google

及時止損,適時「斷腕」也是谷歌一貫的風格,專門有一個網站「Killed by Google」用來紀念那些年被砍掉的項目,截至目前已有288個項目在列,其中XR相關硬體或服務的「電子墓碑」就樹立了超過10座。

  • AR眼鏡Google Glass和North Focals(項目停止)

2012年,谷歌發布了AR眼鏡的雛形,即Google Glass,第二年正式發布穀歌眼鏡探索版,在當時作為新潮的高科技產品得到了超高關注。該項目由Google X實驗室啟動,這家實驗室多數情況下都在研發一些高潛力的長期研發項目,包括無人飛機、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等等,開發人員的奇思妙想在此處得以碰撞。

好景不長,人們始終無法忍受身旁的人一直戴著有攝像頭的眼鏡到處走,當時不少企業和個人開始紛紛抵制谷歌眼鏡。因隱私安全、技術不成熟、缺少應用等問題影響,谷歌眼鏡在消費者之間並不叫座,最終2015年谷歌宣布暫停該項目,但相關研發仍在進行。

上:Google Glass,下: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2(圖源:谷歌)

後來谷歌將Google Glass定位轉向商業市場,於2017年面向企業陸續推出了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緊跟著2019年推出其第二代產品,主要為醫療、物流、製造業和現場服務等領域的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更智能的輔助功能,也逐步獲得B端行業如物流公司DHL和航空公司波音等企業的認可。

North的第一款AR眼鏡Focals(圖源:網絡)

2020年,谷歌收購了加拿大AR可穿戴設備公司North。谷歌設備和服務高級副總裁Rick Osterloh曾表示,North的技術將「有助於我們繼續投資硬體和環境計算的未來。」North推出的第一款AR眼鏡Focals是通過藍牙連接到智慧型手機的眼鏡,其外觀與一般眼鏡無異,也與後來推出的Iris項目形態相近。

  • 嘗試再生的Project Iris

谷歌概念AR眼鏡(圖源:谷歌)

谷歌繼續在AR領域繼續投入。在2022年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中,谷歌公布了一款概念AR眼鏡,內部人士稱這是Iris的不同版本。這款AR眼鏡可以提供實時翻譯服務,並把翻譯文字展現在用戶眼前,方便語言不通或者有聽障人士更好地進行交流。

  • VR頭顯CardBoard和DayDream(均已停產)

再看VR領域,或許大多數人都曾見過一個插手機的紙板VR盒子,它就是谷歌於2014年推出的一款低成本VR頭顯Cardboard。

整個Cardboard由紙板和兩個鏡片構成,售價為19.95美元,這是一個僅需要一部帶有陀螺儀的智慧型手機(5.7英寸)就可以輕鬆體驗VR內容的紙板VR盒子。官方宣稱該設備旨在激發人們對VR的興趣和開發的積極性。

維基百科顯示,截至2017年3月,Cardboard應用下載量已超過1.6億次。到2019年11月,已面向消費者出貨超過1500萬台。

上:CardBoard,下:DayDream(圖源:谷歌)

CardBoard的大賣也為下一代手機VR頭顯給予了很大的信心,Cardboard成功之後,谷歌開發了新的VR平台Daydream,並推出適配的VR頭顯Daydream View,支持Daydream的智慧型手機可以放置在Daydream View的前隔間中,然後通過頭顯的兩個鏡頭在VR中觀看內容。

只可惜Daydream可兼容手機設備少、耗電快和設置繁瑣等問題限制其進一步向消費端開疆擴土,隨著用戶和開發者對Daydream的興趣逐漸減少,谷歌宣布停止Daydream服務及設備銷售,DayDream終成「白日夢」。

  • 全息電話亭Starline

當Meta和其他XR廠商都在「推薦」消費者戴上頭顯體驗虛實交融的世界時,谷歌卻在嘗試另一種可以放下頭顯的裸眼3D體驗:全息視頻聊天項目Project Starline。

Project Starline(圖源:谷歌)

在2021年谷歌便已推出該項目,後續計劃選定部分合作夥伴並在他們的辦公室安裝Starline原型,以進一步開展定期測試。

這座全息電話亭由許多攝像頭、深度傳感器和一個光場顯示器組成。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可以將一個人以實時3D方式傳送到另一個Starline電話亭,在那裡也可以顯示出3D效果。據稱,其效果就像你真的僅隔著一層窗戶玻璃在與另一個人交談,即使雙方相隔數百英里之外。

一些曾被「斷腕」的核心XR項目給谷歌帶來了珍貴的研發經驗,或許是在硬體設備上沒能完全發揮出實力,谷歌才逐步將重心轉向AR軟體平台,進一步挖掘更多可能性,實現「再生」。

從硬體轉向軟體,換個方向探索AR

Google Glass、Google DayDream等設備已經成為過去式,谷歌眼鏡項目暫停,對於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這是AR技術演進的重要一步,讓開發者們能夠從產品的局限性中汲取經驗,反過來也說明了開發時尚、輕便、重視隱私,可日常全天候佩戴的AR設備是目前AR廠商的首要目標。

三星合作(圖源:網絡)

今年5月,谷歌安卓生態系統副總裁Sameer Samat在I/O期間宣布與三星和高通合作,構建一個基於安卓的全新沉浸式XR平台。他們補充道,部分團隊成員被調往軟體平台和與三星合作方面的工作上。

據爆料,自Iris項目擱置以來,谷歌一直專注於創建AR軟體平台,希望將其授權給其他製造頭顯的廠商。據透露谷歌正在使用內部代號「Betty」的原型設計平台開發該軟體,一名員工將其描述為「AR版安卓」。

但有谷歌員工表示,谷歌有可能在某一天重新啟動Iris項目,目前有一些團隊仍在試驗AR技術,且North的員工,包括聯合創始人Stephen Lake、Matthew Bailey和Aaron Grant,至今仍在谷歌工作。

谷歌與大多數科技公司相比,有更多的資源去嘗試,雖然不是每個項目都能成功。實際上市面上已有不少同類定位的AR眼鏡,儘管Iris的概念產品讓無數人眼前一亮,但如果當下的AR眼鏡產品競爭力不足,卻不一定能吸引更多用戶,暫時擱置Iris項目或許是明智的。

眼下AR設備新品頻出,圍繞AR的軟體應用卻仍以智慧型手機為核心載體而不是AR頭顯或AR眼鏡。

目前AR濾鏡依舊是消費者普遍認可的體驗,既是社交媒體的一大核心互動內容,也是流量時代品牌方的營銷利器。Tiktok在2022年4月表示,在全球範圍內,超過15億個使用AR特效的視頻已經積累了超過6000億的瀏覽量。

圖源:網絡

要推出富有趣味性且有真實性交互的AR內容,少不了底層AR技術的支持,Google I/O 2023開發者大會上,谷歌還推出了由ARCore和Google地圖平台3D地圖提供支持的全新Geospatial Creator,可以令開發者輕鬆設計和發布AR內容。

AR應用的生態建設少不了AR創作者和開發者的努力。接下來谷歌將以三星的XR設備的合作為主,但也不代表會完全放棄打造自己的AR眼鏡,現階段謹慎地選擇在自己更擅長的領域發力或許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84b4c515669465c4e99132d5592f6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