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下雨天為何會睡得特香?科學家給出解釋,人類的記憶太神奇

2020-07-31     蜀山筆俠

原標題:人在下雨天為何會睡得特香?科學家給出解釋,人類的記憶太神奇

《夏雨》:何處發天涯,風雷一道賒。去聲隨地急,殘勢傍樓斜。透樹垂紅葉,沾塵帶落花。瀟湘無限思,閒看下蒹葭。雨水是大自然的一種自然現象,在四大季節當中,不同的雨有不同的意境。

春雨細無聲、夏雨滂沱、秋雨淒涼、冬雨如冰,在每個不同的季節,古代的詩人們都可以用下雨寫出一首好的詩詞來,那你有沒有發現,人在下雨天的時候,往往是睡得最舒服的時候,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是也能夠用科學解釋。

白噪音,從物理的角度來講,是指一段聲音中頻率分量的功率譜密度在人耳可聽範圍當中(20~20000Hz),由於人耳對這些高頻聲音十分敏感,聽起來就像是沙沙的聲音,那為什麼白噪音會讓人更加舒服呢?

白噪音產生的聲音都是均勻的,它並不是其餘的有色噪音,這種聲音聽起來很柔和,它有點類似子宮當中的環境,子宮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安全的,也是最舒適的,一般的新生兒在聽到白噪音之後,都會很快安靜下來。

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白噪音,青蛙的叫聲,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最為常見的就是下雨,一些專家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夠接受白噪音,有可能是遠古留下來的記憶,在類人猿時代,人類需要跟野獸搏鬥。

雖說人類先祖掌握了火,也住進了山洞,但還是不能徹底杜絕野獸襲擊,不過一到下雨天,即便是晝伏夜出的野獸,也會安安靜靜躲起來,這一天對人類先祖來說是安全的,這種遠古記憶刻在了人類的基因當中,所以人類聽到白噪音,都會感覺到一種安全。

西方的一些科學家也常常用白噪音來治療新生兒疝氣和多動症患者,一些施工地也會利用白噪音來降低施工噪音,它弱化其餘的噪音的高效性,讓人在下雨天也睡得非常香。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N-乙醯基-5-甲氧基色胺,也叫褪黑激素,這是哺乳動物和人類松果體產生了一種胺類激素,雖然褪黑激素在人類身體極少,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會隨著一天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到了晚上褪黑激素就會明顯增多,到了下雨天,天色都會變得非常陰暗,我們的松果體就會誤以為是到了晚上,這種機會就會明顯增多,一般晚上分泌褪黑激素的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更快的讓人進入睡眠狀態,即便是白天,人也會感到懶洋洋的。

不過這種褪黑激素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減少,在幼兒期,睡眠質量都是最好的,青春期的褪黑激素比幼兒期要少,所以青少年熬夜的人多,經常熬夜會造成睡眠紊亂,這會進一步打亂褪黑激素的分泌,要想擁有一個好的睡眠,最重要的還是調整好作息時間。

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滋潤了世間萬物,給予了大自然勃勃生機,同時雨水又孕育了人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6wRo3MBURTf-Dn5SP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