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日聯手,大舉增持美債649億,背後釋放了什麼信號?

2024-01-21     平說財經張平

原標題:中英日聯手,大舉增持美債649億,背後釋放了什麼信號?

就在本周五(1月19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去年的11月份里,美國海外前三大債主(日本、中國、英國)都在集體增持美債,合計增持規模為649億元。這是近八個月里,日本和中國首次增持美債。

數據還顯示,中國持有美債餘額為7820億美元,持倉增加了124億美元。同時,日本持倉量也增加了293億美元。而排名第三的英國,在11月也增持了232億美元,持有美債的數量突破了7000億美元,達到了7162億美元。

而中、英、日在11月增持美債的數據一經公布,就讓很多人感到困惑,不是美債的海外持有國家都在連續減持嗎?怎麼在事隔幾個月後,又增持美債呢?實際上,以中國為代表的美債海外持有國,之前要持續減持美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美債規模越來越大,已經突破了34萬億美元,遠超2022年GDP的規模。同時,由於美聯儲連續加息,之前美債的利率超過5%以上。這意味著,美國每年在支付利息上的支出都高達1.5萬億美元,這無疑會增加美債償債的壓力。

如果美國債務規模、利息支出的雪球越來越大,萬一哪天到了無力償債,那各國央行購買的美債就都要面臨債務違約風險。所以,各國央行出於安全的考慮都在減持美債,儘可能把將來美債可能違約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第二,調整美元資產在外匯儲備中的占比。之前我們中國的外匯儲備當中70%以上是美元資產,另外30%是黃金、歐元、英鎊等資產。如果美元資產出現大幅貶值,那就會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所以,從2022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已經累計耗資1300億元人民幣,增持了923萬盎司的黃金。除了中國之外,去年其他國家的央行也都在購買黃金,總計約購買了800噸黃金。所以,各國央行減持美債也是為了優化外匯儲備的結構。

現在問題來了,日本、中國、英國等美債海外的持有國家,為什麼在11月份還要大規模增持美國國債?難道不再害怕美債將來可能會出現違約的情況嗎?事實上,日本、中國、英國等國家並沒有在11月份大規模增持美債,而是美債的價格漲上去了。

美債的價格之所以會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測2024年美國的經濟增速會放緩,通脹的壓力會下降。這就導致了大量遊資從股市等市場退出,轉投無風險收益的美債市場,從而推高了美債的價格。這樣一來,現在美債的收益率就會大幅下降。顯然,並不是日本、中國、英國等國家要增持美債,而是美債的價格被市場給推高了。

根據美聯儲公布的數據,日本、中國、英國等美債海外持有國家手裡的美債市值都出現了大幅上漲。實際上,這幾個美債海外持有國非但沒有增持美債,相反還都在減持美債。而這些國家手裡美債的市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由於市場預測,今年美聯儲停止加息,通脹壓力下降,導致投資者並不看好2024年美國經濟和股市。於是,人們都把炒股票的錢用於投資無風險的美債,從而推高了美債的價格。預計中國等國家今年還會繼續減持美債,並且增加購買黃金的數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640c23bd210d280cb31b799892a39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