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兵滯留印度54年,因迷路誤入印度,無奈在印度娶妻生子

2023-07-29     小解說娛樂

原標題:中國老兵滯留印度54年,因迷路誤入印度,無奈在印度娶妻生子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中國人有著「落葉歸根」的傳統,許多人即便遠離故鄉,也總想著有朝一日能回到故鄉,再看看家鄉的山水。

有一位中國老兵就是如此,只不過他離開家鄉的時間著實有點長,超過了半個世紀,並且差點就回不來了。

他本來是駐守於中印邊境的一名工程兵,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印度,並在印度滯留了54年之久,甚至都在印度娶妻生子了,但他一直思念著家鄉,直到2017年才終於回到了家鄉。

那麼,這名中國老兵是怎麼誤入印度的呢?他在印度又經歷了什麼呢?為什麼這麼多年都回不了家呢?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國老兵——王琪的故事。

1937年,正當全面抗戰的烽火燃起的時候,陝西咸陽的一戶農民家庭里,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就是王養院,後來改名王琪。

王琪是家裡的老三,也許正是因為在青少年時期見證了抗戰和解放戰爭的壯烈,他也有了參軍報國的想法。1960年,王琪學習了測繪,之後毅然參軍,被分配到青海當工程兵。

1961年,王琪的母親因為思念兒子,特地在長子王致遠的陪同下來到青海看望王琪,令王琪極為感動。但王琪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他和母親之間的最後一次見面。

1962年,王琪所在的蘭州軍區第55師從青海被調往西藏駐防。

這一年由於印度不斷在中印邊境挑釁,肆意侵占我國領土,我國發動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對入侵印軍展開了迎頭痛擊,沉重打擊了印度的囂張氣焰。

王琪也參與了這場戰爭,戰後王琪所部就駐紮在了藏南的達旺地區,巡防邊境。

但就在戰爭結束後不久的1963年1月,王琪請假後離開部隊散步,可能是想放鬆一下身心,卻不慎在森林深處迷了路,誤入了印度領土。

當時天色已晚,王琪卻迷失在了四周無人的森林裡,又疲憊又飢餓,還可能面對森林裡各種野獸的襲擊,自然焦慮而擔憂。

就在此時,王琪發現了「救星」,一輛印著紅十字會標誌的救援車正好經過,王琪趕緊上前求助。

據王琪說,自己其實在求助前就知道這可能是印度車輛,只不過當時他已經是疲憊不堪,又找不到回去的路,這輛車可能就是他獲救的唯一希望了。並且當時中方已經釋放了許多印度俘虜,向印度表達善意,因此王琪認為印度也會像中國所做的那樣,送他回去。

可惜的是,印度人並未如王琪所願般將他送回去,反而將他視為間諜,當即將他作為俘虜控制起來。

據王琪回憶,在回去的路上,他曾看到一輛中方的救援車並試圖呼救,然而印軍卻堵住了他的嘴巴,不讓他發出任何聲音,他就這樣錯過了回國的機會。

隨後,印軍給王琪安上了「間諜罪」的罪名,將他羈押起來,嚴刑拷問,要求他交代中方的機密情報。問題是王琪只是個普通工程兵,哪有什麼機密情報可以交代呢?

王琪一再解釋,自己只是因為迷路誤入了印度領土,希望印方送他回去。但此時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雖然已經結束,中印之間的關係卻依然很緊張,時不時爆發邊境衝突,印度並沒有放棄其對中國領土的野心,對中國依然採取敵視態度。

因此印軍將王琪當作戰俘看待,一口咬定王琪一定是來刺探情報的。

於是接下來的六年多時間裡,王琪都在印度的各個監獄中度過,印方不斷試圖讓王琪承認自己是間諜,但王琪終究沒有屈服。

直到1969年,在當地法院的干涉下,王琪才終於被釋放,得以走出監獄。

然而王琪離開了監獄,卻不得不進入一個更大的監獄。羈押結束後有個印度官員詢問王琪的打算,王琪表示希望回國,該印度官員同意了。然而印方最後卻沒有送他回國,而是將他送到了位於中央邦的一個偏遠村落——蒂羅迪村。

後來針對網上某些聲稱王琪是戰俘甚至說王琪已經投降印度的謠言,王琪堅稱自己並非戰俘,是迷路誤入印度的,並且從未投降印度。

他這麼多年沒有回國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不斷受到印方的阻撓。事實上,他已經想盡各種辦法和國內聯絡。

但王琪被釋放後的處境依舊艱難,他依然處於印方的嚴格監視之下。

印方一面聲稱釋放王琪,另一面卻嚴格限制他的出行自由,規定他只能住在蒂羅迪村。

如果王琪要離開村子,就必須通過諸多印度官員的層層審批,而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王琪名義上恢復了自由之身,實際上過的卻依然是監獄生活,並且時不時遭到印度官員的刁難。

蒂羅迪村遠離各個交通樞紐,四周都是原始森林,僅有的幾條進出道路也處於印度軍方的嚴密控制之下。

即便是本地人都有可能在這繁密的叢林裡迷路,外地人想離開這裡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這個村子本身就是個天然監獄。

從此,王琪就開始了在蒂羅迪村的長期生活。當時,蒂羅迪村成為了印度政府軟禁各類「敵對分子」的地方。

印度內部的反對派武裝人員,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被俘的中國軍人和印巴戰爭中被俘的巴基斯坦人都有被軟禁在這裡的。

王琪就和這些人互相扶持,艱難地在異國他鄉挺了過來,還擁有了自己的家庭。

他的妻子是當地人,名叫蘇希拉。這名善良的印度女子並沒有因為王琪的國籍而排斥他,反而對他的經歷表示同情,經常向王琪提供幫助,讓他逐漸融入了當地的生活。

王琪十分感謝蘇希拉,而蘇希拉也被王琪的勤勞與善良深深打動,兩人就這麼走到了一起。1975年,兩人正式結婚,婚後育有四個子女。

王琪對這樁婚姻很滿意,直到老年時,他與蘇希拉的關係依然很好。唯一的遺憾是他的婚姻只得到了女方家人的見證,沒能得到自己家人的見證。

事實上,自從當年誤入印度之後,王琪就和國內失去了聯繫,已經多年沒有得到家人的消息了。

而在此期間,王琪依然在不斷為回國作著努力。印方自然不會允許王琪使用電子通訊設備,王琪只能使用最原始的聯絡方式——寫信,來儘可能讓自己擺脫困境。

王琪回憶,在印度的漫長生活中,他至少寫了上萬封信,來向印方訴說自己的冤屈,請求他們讓自己回國,至少和國內取得聯繫。

收信人有印度當地的「頭面人物」,有印度官員,甚至還有印度總理,但無一例外都石沉大海,沒有得到有用的答覆。

而另外一邊,就在王琪努力適應印度生活的時候,中國這邊也發生了很多事情。可能有些人會奇怪解放軍一名官兵失蹤了,難道就沒人去尋找嗎?

這麼一個大活人就此杳無音訊,就沒人覺得奇怪嗎?

事實上,當時部隊確實派人去找了,但此時王琪已經被轉移到了印度的監獄裡,因此自然沒有找到。

據曾經和王琪在同一部隊服役的陳耕群老人回憶,王琪的失蹤當年可是件大事。

部隊領導甚至讓戰士們搜山尋找,但終究還是沒有找到,只能將王琪列入失蹤名單。

王琪的失蹤也在部隊里成為了一個謎團,幾十年後他才知道原來王琪誤入印度了。

而王琪的家人這邊在失去王琪的消息後也是心急如焚,王琪的母親四處打聽消息,哥哥王致遠也來到王琪的部隊尋找。

在得知王琪失蹤後王致遠沒敢直接告訴母親,只能對母親說王琪執行特殊任務去了。

王琪的母親一開始信了,不過時間一長,事情終究還是瞞不住了。王琪的母親得知真相後整日以淚洗面,甚至精神都有些不正常了。

再說王琪這邊,在印度的生活也並不容易。王琪的大兒子不幸染上了重病,儘管王琪和蘇希拉花光積蓄全力救治他,但他最後還是不幸離世。

這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讓王琪更加意識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他知道只有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有可能堅持到回國那天。

此後他每天都堅持鍛鍊身體,直到步入老年後依然有著較為充沛的精力。

而與此同時,王琪並沒有停止求助,依然在通過種種渠道爭取回國。

直到21世紀初,王琪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印方放鬆了對他的管制,允許他和國內電話聯繫。

2002年,王琪第一次在電話里聽到了母親的聲音,他淚流滿面,決心一定要堅持到回國和母親相見。

可惜的是,他的這個願望最後還是沒有達成。

王琪的願望一直被卡在「出境許可」這一步上,由於印方依然懷疑他是間諜,王琪的出境許可遲遲沒能通過。直到王琪的母親去世,他依然沒能回國。

2012年,王琪終於得以向中國駐印使館求助。2013年,王琪終於拿到了中國護照,但回國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王琪的事跡在得到報道後引起了廣泛關注,就連許多印度網友都對王琪表示支持,認為印度政府的做法實在是不近人情。

他們認為事情都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王琪身上的嫌疑早就應該洗清了,應該滿足王琪回家的願望。

2017年,在使館的干涉和外國媒體的施壓下,印度政府終於讓步,同意讓王琪回國,而王琪的妻子兒女也對他回國的事情表示支持。

2月11日中午11時38分,王琪乘坐的航班終於抵達北京,王琪也在半個多世紀後終於重新踏上了祖國的土地。隨後王琪又乘飛機飛往咸陽,在幾個小時後抵達了故鄉。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句詩用來形容王琪回故鄉時的場景再合適不過了。只不過王琪沒回家的時間著實有點長,再次回家已經是五十多年後的事情了。

王琪在老家的親人也都早早得到了他要回來的消息,紛紛出來迎接王琪,包括他的大哥王致遠在內。當年分別的時候兩人還都是年輕小伙子,如今卻都已白髮蒼蒼。

王琪看著故鄉熟悉而陌生的一切,熱淚盈眶。無論如何,他終究是完成了落葉歸根的願望,真正回家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50cbebffa0672ecaac0ab283dfe95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