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千古名方」,抗菌抗炎抗腫瘤,清熱解毒降三高,妙用效果好

2023-06-10     醫者榮耀

原標題:一個「千古名方」,抗菌抗炎抗腫瘤,清熱解毒降三高,妙用效果好

人們對於中藥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尤其是「良藥苦口」,更是深入人心。實際上,並非所有的中藥都苦啊,中藥可是五味具備啊!不過,「良藥苦口」既然深入人心,也的確有一些很不錯的奇效良方,真的很苦。比如中醫四大苦藥之一的黃連,因此,人們便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諺語。提到黃連,就不得不說一個含有黃連的經典名方,而且全方的幾味中藥都是苦的,它就是大名鼎鼎、流傳千年的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的藥用歷史還是比較悠久的。它的方名最早見於《外台秘要》,而《外台秘要》卻是說的引崔氏方。全方的藥物組成是,「黃連三兩,黃芩、黃柏各二兩,梔子十四枚」。具體使用方法是,將四味中藥切細,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次服。現代用法是,黃連、梔子各6g,黃芩、黃柏各6g,水煎服。黃連解毒湯的藥物組成十分簡單,也就四味中藥,但是它的作用,卻是極其不平凡的,自創方以來,一千多年來,一直在臨床中廣為流傳。

那麼,黃連解毒湯的配伍,究竟有著怎樣的奧秘呢?先來看看它的君臣佐使。全方以黃連為君藥,主要起到清瀉心火的作用;以黃芩為臣藥,主要起到清上焦火的作用;以黃柏、梔子為佐藥,其中黃柏瀉下焦火,梔子通瀉三焦,導熱下行。單純從配伍上看,全方將大苦大寒的這四味清熱解毒的中藥匯聚在一起,不僅可以上下俱清,三焦兼顧,清一色的苦寒直折,不用其他中藥佐助或調製,大有一種至剛至直的特點,此四藥一出,就是與三焦實熱火毒之證正面剛。

黃連解毒湯雖然只有四味中藥,但是在臨床使用的時候,往往會根據兼證進行加減化裁。對於黃連解毒湯的加減化裁,也是頗有特色的。如果兼有便秘,可加大黃;如果兼有吐血、衄血、發斑的,可以加玄參、生地黃、牡丹皮;如果兼有瘀熱發黃,可以加茵陳、大黃;如果兼有下痢膿血,里急後重,可以加木香、檳榔;如果兼有濕熱下注,尿頻尿急尿痛,可加車前子、木通、澤瀉等中藥。總之,中醫臨床運用,也不會「照本宣科」,還是需要靈活變通。

對於黃連解毒湯的方劑來源,也是存在爭議。清代名醫汪昂認為,「相傳此方為太倉公火劑」,意思就是說這是漢代名醫淳于意創造的,接著還說,「崔氏治劉護軍,又雲其自製者」,意思是說隋唐名醫崔知悌又說這個方劑是他的自製方。但是,通過文獻考證,黃連解毒湯最早可以追溯至《肘後備急方》,只不過在《肘後備急方》里,只有方藥組成和功效主治,「又方,黃連三兩,黃柏、黃芩各二兩,梔子十四枚,水六升,煎取二升,分再服,治煩嘔不得眠」,卻並沒有給它一個正式名稱。哎!這很正常,有多少古方,在古代是沒有「名分」的。

不過,後世醫家對於黃連解毒湯的創方還是十分認可的,甚至還有一些醫家在此基礎上加減化裁,創造了新方,但是依然稱之為「黃連解毒湯」,比如明代名醫龔廷賢,加柴胡、連翹,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大熱不止,煩躁乾嘔,口渴喘滿,陽厥極深,蓄熱內甚;明代名醫陳實功,加連翹、牛蒡子、甘草,用於治療疔毒入心,內熱口乾,煩悶恍惚,脈實;明代名醫翟玉華,加生地黃,治療痘疹熱甚,血熱氣實;清代名醫秦皇士,加石膏,主要治療外無表邪、里無痰食的發狂病症。

對於黃連解毒湯的配伍,常規意義上是以黃連瀉心火、中焦火,以黃芩清肺火、上焦火,以黃柏瀉下焦火,以梔子統瀉三焦之火。對此,明代醫家張景岳指出,「火有陰陽,熱分上下」,而古書所說的「黃連清心,黃芩清肺,石斛、芍藥清脾,龍膽清肝,黃柏清腎」,如果完全按照這個方法,未免有點膠柱鼓瑟,因此,張景岳指出,「大凡寒涼之物,皆能瀉火,豈有涼此而不涼彼者」。景岳此說,頗有振聾發聵之感。這也體現出中醫的靈活性。

黃連解毒湯是瀉火解毒的代表方,誠如清代名醫張秉成所說,「治一切火邪,表里俱熱,狂躁煩心,口燥咽干,大熱乾嘔,錯語不眠,吐血衄血,熱盛發斑等」,可以比較全面的概括了黃連解毒湯的臨床運用。清代名醫汪昂所說「瀉其亢盛之火,而救其欲絕之水」,並進一步指出,「然非實熱,不可輕投」,也就是說,如果是虛火,應當滋陰降火,便不可使用黃連解毒湯。由此,也可以十分明確的指出,黃連解毒湯的方證病機,乃是實熱火毒充斥三焦,波及上下內外,由此引發內外科的各種疾病。

而黃連解毒湯全方的主要作用,還是依賴於君藥的強大。《本草正義》稱,「黃連大苦大寒,苦燥濕,寒勝熱,能泄降一切有餘之濕火,而心脾肝腎之熱,膽胃大小腸之火,無不治之」,可見,黃連此藥的實力很強,而且黃連「上以清風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膽之嘔吐,下以通腹痛之滯下」,由此可見,黃連解毒湯的君藥黃連,的確非同凡響。而且,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黃連的藥理作用非常強大,黃連不僅可以解熱抗炎,抗菌抗病原體,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凝抗腫瘤,還有降糖降壓,鎮靜催眠的藥理作用[1],不得不說,黃連還真是個神奇的中藥。

黃連解毒湯不僅千百年來備受歷代醫家喜愛,而且現代藥理對它的研究也是頗為深刻,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解毒湯具有抗炎、抗菌、抗內毒素、抗氧化、抗腦缺血、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2-3],抗病原微生物,解熱,清熱解毒,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記憶,抗潰瘍[2];抑制脂肪細胞分化、抑制肝損害、免疫調節[3]等藥理作用。黃連解毒湯及其加減方,臨床可用於治療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感染性炎性疾病,高血壓,腦血管病及腦血管障礙後遺症,皮膚病[2];2型糖尿病,肛周膿腫術後癒合,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心腦血管疾病[3];失眠,反胃,細菌性痢疾,腦梗死,以及缺血性中風,腦血管障礙後遺症,腦損傷,高熱,幽門螺旋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痛風性關節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牙周病,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4]。

不難看出,黃連解毒湯的臨床運用十分廣泛,這也充分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深刻內涵。有醫者指出,不同種類的疾病,由於它們內在病機類似,都是熱毒侵襲,或有熱毒擾亂情志,或蘊結於皮膚,或有痰熱郁阻於肺,只要總的病機都符合「熱毒熾盛,機體失調」,選用黃連解毒湯,往往療效顯著[5]。而且,更是值得一提的是,黃連解毒湯輔助治療腫瘤,可以降低血清腫瘤因子的表達,提高臨床療效,還可以增強化療藥物的敏感性,逆轉多藥耐藥性[6],這個作用很「逆天」啊,值得好好挖掘和應用。

總體來說,黃連解毒湯在古今臨床中的確作用強大,都不得不稱讚它「不愧是你」。而且,現代藥理對黃連解毒湯的研究,更是將黃連解毒湯的臨床運用進行了一個較大的拓展。尤其是黃連這味中藥,它的藥理作用強大,而且還有著很多奇妙的作用。因此,黃連解毒湯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有著巨大的舞台和發展空間。不過,需要記住的是,黃連解毒湯大苦大寒,久服多服容易傷及脾胃,如果不是實熱病症,一般不宜使用,尤其是陰虛火旺者,要禁用

參考文獻

[1]黃玲.黃連化學成分及有效成分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誌,2020,8(17):136-137.

[2]沈映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藥理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3]王宸罡,齊新,王麗 ,等.簡述黃連解毒湯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7(5):433-436.

[4]李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5]楊青,陳國華.從異病同治探討黃連解毒湯的臨床運用規律[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4):53-56.

[6]馬克強,張士剛,李加慶,等.黃連解毒湯輔助治療腫瘤的臨床分析[J].系統醫學,2020,5(18):132-134+137.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4cf1ae7474e2c00c9efd7bee37c4e35.html